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5-18
文/蓝建中
人类目前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在这种情况下,地震多发的日本把防震重点转为建设地震发生后的快速警报系统,力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挽救生命,降低损失。
位于神户市的人与防灾未来中心事业部主任多治比宽向新华社记者介绍说,地震发生后,一般是破坏力较小但速度较快的P波先向外传导,接下来才是破坏力大的S波。根据震源深度和所处位置与震中距离不同,P波和S波到达的时间可能间隔几秒、几十秒甚至更长,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可能有效避免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日本气象厅在全国约200个场所设置了地震监测站,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全国约800个场所设置了地震监测站,上千个地震监测站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捕捉地震波的网络。
一旦发生地震,有关部门立即开始分析由监测站传来的数据,推定震源和地震的规模,预测地震波到达各地的时间,然后气象厅迅速发布紧急地震速报。
紧急地震速报传达到日本广播协会后,日本电视和广播马上会向全国发布这一消息。企业、团体和个人获得信息后,根据之前制定的紧急预案等当即采取措施。
这个过程说起来复杂,但是由于每个步骤之间均实现了无缝衔接,因此往往可在转瞬之间完成。2005年8月16日在宫城县海域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日本有许多地方在“S波”来袭之前10秒到25秒就获得地震警报并启动紧急应对措施,获得了明显降低灾害影响的成效。
据介绍,与S波抵达的时间相比,警报提前一两秒,人可以远离即将倾倒的大型衣柜或书架;提前5秒,人可以钻到桌子下面避难;提前几秒、几十秒,高速行驶的新干线列车可以紧急制动,降低车毁人亡的几率。
为了加强地方政府的信息获取能力,从2007年10月1日后,日本地方各级政府可通过日本总务省消防厅的“全国瞬时警报系统(J—ALERT)”直接获取专业和全面的地震、海啸等紧急信息。“J—ALERT”利用卫星通信,所以即使地震造成网络和通信中断,也能继续发布信息。
【北京日报】
相关报道
地震专家:精确“预测”地震都是谣传 晨报讯(记者 韩娜)昨天,中国地震局网站刊登了中国地震专家张晓东谈如何识别地震谣言和科学正确应对地震等问题的专题。张晓东指出,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的“地震预测”都是谣传,目前我国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很低。 南京要地震纯属谣传 张晓东说,今年4月份以来,网络上流传着关于陕西兴平市、江苏南京市等多个地区的地震谣传,谣传中发生地震的地点不同,但是主要内容基本相同,都是“据美国宇航局、美国国家地震台网预测:中国某地几级大地震于2010年几月几日几点降临,震中为某某地……” 张晓东指出,这是典型的地震谣传,首先它超过了目前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我国地震预测预报的实际水平是对一些类型的地震进行某种程度的预测预报,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测预报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很低。国际上也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 另外,跨国地震预报既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也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谣传还有意渲染官方色彩,并发布“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耸人听闻的有关地震后果的消息。 动物大迁徙可能因繁殖 张晓东指出,产生地震谣传存在一些具体原因,一是把一些自然现象,如由于气候返暖果树二次开花,动物繁殖造成的迁徙,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异常。二是地震部门正常的业务活动,如野外观测、地震考察、对某种前兆异常的落实、地震会商、防震减灾宣传、地震应急演练等引起猜疑。三是来自海外蛊惑人心的宣传,或为达到某种目的别有用心的造谣。四是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蒙蔽而上当受骗。 政府不会隐瞒地震信息 张晓东指出,尽管地震预测尚未过关,但有地震部门在进行监测研究,有政府部门在组织和部署有关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相信,只要政府知道破坏性地震将要发生,是绝对不会向人民群众隐瞒的。 另外,如果发现动物、植物或地下水异常时,要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不要随意散布,地震部门会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地震多发是基本国情 张晓东还解释说,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多发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根据20世纪全球资料统计,我国在全球陆地面积7%的国土上,发生了占全球地震35%的7级以上大陆地震;我国大陆平均每年发生20次5级以上地震。 张晓东介绍说,我国地震灾害十分严重,而破坏性地震大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员中近60%为农村人口。
【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