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坑是一种地质灾害现象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6-26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坑是一种地质灾害现象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王立彬)中国地质调查局对近期各地出现的“天坑”实地调查发现,所谓的“天坑”并非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而是地面塌陷,属于一种地质灾害现象。

  记者25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近来媒体陆续报道,我国南方广西、湖南、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区,频繁出现“天坑”,被误传为是地震前兆,造成一定程度社会恐慌。中国地质调查局迅即组织南京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广西、湖南、四川、浙江、福建等省区地调院和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选择影响较大的“天坑”开展了实地调查。

  调查结论认为,这些所谓的“天坑”,实际上是地面塌陷,是一种地质灾害现象,主要发生在岩溶区,因长期干旱、强降雨等气候因素和工程建设、地下水抽采、矿产开发等人为活动引发形成。

  经过中国地质调查系统对8个较大“天坑”的实地调查,发现均具备常见地面塌陷特征和形成条件,不是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据调查,这些“天坑”属于两种类型的地面塌陷。一是岩溶塌陷,如四川长宁县硐底镇、湖南岳麓军营村、湖南宁乡大成桥、广西来宾吉利村、浙江黄衢南高速、福建大田下地村等地的“天坑”。二是松散碎屑沉积层塌陷,如四川大邑县新场镇和四川崇州怀远镇的“天坑”。

  据介绍,岩溶塌陷多发生在有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的隐伏岩溶区,主要情形一是岩溶含水层地下水位大幅度波动,上覆第四系松散沉积层承受的顶托力(水压力)发生较大变化,在隐伏溶洞较发育的地区极易产生塌陷。二是降水入渗过程中和溶洞自身地下水(地下河)的长期溶蚀,造成下伏溶洞垮塌,引起上覆第四系松散层塌陷。岩溶塌陷通常受断裂构造控制,成带出现,并常伴有地裂缝出现。

  松散碎屑沉积层塌陷,多发生在第四系和第三系碎屑沉积物中。若为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含水层颗粒一般较细,以粉细砂为主;若为第三系碎屑沉积层,含水层一般较破碎,结构疏松。松散碎屑沉积层塌陷多因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孔隙水压力变小,含水层骨架被破坏,沉积物自重造成地面沉降,引起塌陷。

    【新华网】

地质学家称天坑频现与过度开采有关

  新闻晨报 葛志浩

  最近地球像一个空心球一样四处出现 “窟窿”。一个个直径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的诡异巨坑接二连三地出现:4月27日凌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硐底镇红旗村、石垭村陆续发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共形成27个塌陷坑。 5月30日,危地马拉街头出现一个约60米深的巨坑;6月4日,浙江衢州高速公路出现直径8米、深度10米的大坑;6月4日,江西南昌市一处路面突然塌陷。同样是在6月,广西来宾良江镇吉利村的大山头下又塌陷形成了4个大坑……记者了解到,这些频繁出现的“天坑”其实属于地质现象,专家认为起因与这些地区前期干旱有关。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会群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地下的构成除了泥土和石块之外,还有不可或缺的地下水。水虽然处于流动状态,但在地下却能帮助泥石保持平衡,如果一个地区的地下水在短时间内大量蒸发,就会导致地面失去下方的支撑而出现坍塌的结果。

  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地质学家格乌泽认为,能够导致水流入地下土壤的任何因素都能加速陷坑形成。在很多城市,下水道、光缆等公共基础设施埋入填满松散料的沟槽内,这些充填料会随时间推移被最终冲走。

  “天坑”的出现提醒人们要注意保护地下水资源,不能过度开采。地质专家表示,除了过度抽取地下水,过度开采煤矿等行为也会造成地面沉降,此外,如果对地质了解程度不够,不恰当地开挖地下隧道、地铁等做法也会造成“天坑”现象。

    【解放日报】

地质专家殷跃平:最近十年中国都没出现天坑

地质专家殷跃平:最近十年中国都没出现天坑

4月27日开始,四川宜宾长宁县接连出现“天坑”。资料图片

地质专家殷跃平:最近十年中国都没出现天坑

重庆奉节县的小寨天坑。

  ■ 对话动机

  近期各地不断出现的地面塌陷,使得“天坑”作为一个地质名词,成为大众关注的话题。结合近年气候异常以及地震频发,这些“天坑”被与灾难片《2012》相联系,引来一些疑虑和恐慌。那么,近期频现的是不是天坑?由什么引起?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今年是否会有地质灾害频发?

  ■ 对话人物

  殷跃平 知名地质灾害防治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他正组织实施全国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预警监测示范工程。

  天坑 2001年之前,通常指重庆奉节县的小寨天坑(上图)。2005年后,这个中国人定义的术语获得国际喀斯特学术界认可,以“tiankeng”通行国际。

  天坑是指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或有证据证明河道已迁移)。目前世界上确认的天坑约80个,50多个在中国。

  “塌陷”专业普及不够

  新京报:最近多次出现某地出现“天坑”的报道,出现的是否是天坑?

  殷跃平:没有一起是天坑。最近十年中国都没有出现天坑。最近报道的,都属于地面塌陷,主要是岩溶塌陷,是一种地质灾害。而在城市中,主要是下面挖空了形成了一种工程性的塌陷。

  天坑一般叫做天坑地缝,一般下面有地下河穿过。天坑演化历史比较长,形成的年代至少是几千年以上。

  新京报:天坑不是一种地质灾害?

  殷跃平:天坑是一种自然景观,常常成为地质公园的一景,就目前看来,不属于地质灾害。

  新京报:为什么今年一些地面塌陷会被认为是天坑?

  殷跃平:可能是因为5月底危地马拉出现的一个巨大深坑,引起关注,大家无形中会做一种对比。

  新京报:危地马拉的是天坑吗?

  殷跃平:危地马拉的是一个竖井,也还不是天坑。它的成因比较复杂。

  新京报:你能感觉到今年大家对地面塌陷关注度的增加吗?

  殷跃平:塌陷、地裂缝都属于缓变形的地质灾害,今年确实能感觉到这两点比较受大家关注。而恰恰这几年我们对这方面的宣传普及比较少。

  新京报:为什么呢?

  殷跃平:我们平时关注较多的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因为这些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是减灾防灾的重中之重。而对于缓变性的灾害,社会关注度不大够。

  新京报:这种专业普及不够,应该也是对地面塌陷误解的一个原因?

  殷跃平:应该有这方面原因。而且从国际背景来说,最近火山、地震比较多,加上国外发生深不见底的竖井,大家会恐慌是不是和地壳运动有关。再加上影片《2012》,以及网络的放大效应。我想有这种想法是正常的,关键是要专家从专业角度向公众解释清楚。

  新京报:我看到现在确实媒体上也有很多专家解释,但很多网友仍然不相信,你觉得问题在哪里?

  殷跃平:对于这类引起公众关注的事件,专家解释时经常是我告诉你一个结果,好像对付小孩一样。其实完全可以和公众一起去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去解释,可能会有更好的沟通。

  目前的塌陷与地震无关

  新京报:可不可以这么说,虽然不是天坑,但今年的地面塌陷比往年要多?

  殷跃平:根据统计数字,每年塌陷的数量在350到400起,今年来说,还没有比这个数字高。

  新京报:350到400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数字?

  殷跃平:大概从2006年我们做调查开始,差不多每年稳定在这个区间。而且塌陷的地方基本上没太大改变。

  新京报:你觉得今年的地面塌陷有什么与往年不同的地方吗?

  殷跃平:总的来说,分布有些变化。今年的塌陷,城市里出现比较多。这也是引起关注多的原因之一。

  新京报:城市地面塌陷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增多?

  殷跃平:最近几年城镇化扩展,线性工程也越来越多,管线、高速公路、铁路,这些工程的挖掘都会造成地面的塌陷。现在城市扰动太大,对地下水抽取过多,容易引起塌陷。还有就是一些工程问题,例如地下水管爆裂也会造成塌陷。

  新京报:在你们的统计里面,有没有城市和农村塌陷的比例?

  殷跃平:数据不全。现在看来,城市有个特点,防范性强,出现塌陷会立即治理,不会出现塌陷(坑)群。塌陷(坑)群一般在农村出现。

  新京报:那现在可不可以说,城市地面塌陷的趋势将会越来越高?

  殷跃平:城市人为造成的塌陷应该是在逐渐增多。比如北京、杭州、上海出现的塌陷多是施工问题。施工过快,没有经验,质量监管不够,就会出现问题。

  新京报:我们有避免这种趋势的方法吗?

  殷跃平:我们在武汉在做类似的工作,把地质结构查清楚,找出空洞,然后做地下水监测。到一定时候控制地下水的开采。第二种就是治理,比如空洞回填,加固。

  新京报:近期出现的地面塌陷,你们都会找出它的原因吗?

  殷跃平:地面塌陷属于地质灾害,国土资源部门的监测队伍分布到全国,出现灾害时都会赶赴现场,找出原因,也会向社会公布。

  新京报:最近几年地震多发,大家都很关注今年出现的塌陷与地震是否有关?

  殷跃平:今年没有一起地震引起的塌陷。地震是内动力,而今年的塌陷是表生的。

  灾害多发生在圈定点外

  新京报:在你看来,今年最需要担心的地质灾害是什么?

  殷跃平:一个是地震灾区,汶川和玉树,一个是三峡库区。还有一个是重要的工程建设区和山区城镇。那些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比如兰州、天水、宝鸡等地。这些地方,高速远程滑坡的防范压力大。

  而对于工程建设区,要特别提醒外来施工人员。现在施工人员越来越多地成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死亡对象。他们对于当地地质不了解。这就需要加强一些预防,进行教育防范。

  新京报:地质灾害是可以预报的吗?

  殷跃平:目前的情况来说,发现灾害点后,定点预报是可能的。在地质灾害点上,能进行实时监测,发现情况后及时预报。

  新京报:这些定点的地方,是指全国十万个左右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吗?

  殷跃平:是部分危害大的地质灾害点。

  新京报:区域性的地质灾害可以预报吗?

  殷跃平:区域性的还是比较困难的,关键是不易识别,容易漏报。因为区域性的,面积比较大,地质灾害点不好识别。我们现在的地质灾害预报主要是先识别,识别出来,才有预报的可能。

  新京报: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大多是在圈定的灾害隐患点之外?

  殷跃平:是的。曾经做过统计,最高的80%都在隐患点之外。

  新京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殷跃平:现在工作精度远远不够。现在的调查精度主要是1比10万的比例尺。这种比例尺上,有的县城就是一个小圈。有的西部工程地区,1比10万的地形图都不全。香港的比例尺是1比1000。

  比如滑坡点,上亿立方米的滑坡能勾出来,但是小的就很难。现在恰哈是小体积滑坡造成了大的伤亡。例如今年大渡河的滑坡不过是几万方,江西铁路的滑坡也就是几千方。这也要求我们工作要越做越细。

  江西灾害调查难度大

  新京报:今年的地质灾害是不是比往年多很多?5月份地质灾害3389起,比去年同期的526起,数字的增加还是非常明显的。

  殷跃平:一个月有它的随机性。光从5月看,死亡确实比同期有所增加。但特大型灾害损失没有明显增加。

  新京报:今年普遍感受到极端气候增多,这会不会造成地质灾害有所变化?

  殷跃平:今年是气候反常、变乱,而且面积很大。比如说,到现在还没有一次台风,往年的话已几次了。而且一般6月份江西不该出现这么大的汛情。

  地质灾害也会因气候原因有所改变。比如,西北地区年初就因冻融引起滑坡。

  新京报:现在江西、福建等地大雨,最需要担心的地质灾害是什么?

  殷跃平:江西属于丘陵地区,山包低矮,植被很好,只要不开挖基本没问题。但是要注意,切坡未加支护盖房的地方,往往形成灾害。还要注意的是沟谷行洪区和沟口的问题,原来在盖房时都避让一段距离,但有的地方慢慢就盖到沟口去了。

  新京报:我们地质灾害的专家去江西了吗?

  殷跃平:去了。但是做调查难度很大。

  新京报:为什么?

  殷跃平:我们原来对于地质灾害的关注主要是在西部。东南部地区,植被发育,隐蔽性比较高,灾害体积小,人口密度高,扰动性也大。灾害发生后,地貌恢复很快。只能开展小流域调查才能有效,一条沟一条沟的理。但会需要大量时间。

  新京报:你觉得极端气候增加后,地质灾害防治方面要做哪些工作?

  殷跃平:修正我们常规的判断标准。我们考虑成不成灾主要从三方面看:一个是地质结构,再一个是触发因素,然后是受灾对象。

  现在极端气候增加,触发因素加强,极端降雨重现期缩短,人类工程活动能力大大增强。所以需要把这些因素都要加进去。

    【新京报】

 

 

 

相关报道

新闻分析:所谓“天坑”频发传递了什么讯号

新闻分析:所谓“天坑”频发传递了什么讯号

4日,南昌市昌南大道与迎宾北大道交叉口附近路面突然发生塌陷,一辆过路小轿车被卡在洞口处。图/新华社

    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记者 王立彬)中国地质调查局25日发布的调查结果表明,近来媒体陆续报道的我国南方省区频繁出现的“天坑”属于一种地质灾害,不是误传的所谓地震前兆,对此社会不必恐慌。然而作为一种短期内集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地质灾害,“天坑”却值得国土、地质、防汛、交通运输和城建部门高度关注。

    作为地质灾害的“天坑”,近期集中出现,主要原因首先是极端气象条件,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前旱后涝的极端气象形势。这表明今年汛期,南方地区以及干旱少雨、地质疏松的西北地区,地质灾害形势严峻。去冬今春,我国南方长时间干旱,致使地下水水位大幅度降低。今年入汛以来,南方又连续出现8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广西大部、湖南南部、广东、福建、江西、广东北部等地局部出现强暴雨,降水量比往年多五成以上。在岩溶分布区,持续干旱造成上覆表土层及砂石层变得异常疏松,甚至出现干裂。强降雨使松散表层土层和沙砾层充分饱水,变得松软。下面岩溶地下水暴涨暴落产生推拉作用,极易使地下溶洞埋藏较浅、顶部结构较破碎的位置出现地面塌陷。特别是前期干旱的西南地区,成井质量不高的民井,常年抽采地下水。今春的干旱,更加大了地下水开采量,使红土层和卵砾石层的细颗粒沉积物一同抽排出来,地层形成架空结构。春耕插秧以来,伴随灌溉水不断入渗,在地下水位变化及土层自重作用,极易发生塌陷,值得当地居民及施工者高度警惕。

   “天坑”近期集中出现,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工程施工的影响。中国地质调查局实地调查的8处地面塌陷,都有工程活动的影响。四川长宁县硐底镇岩溶塌陷区,上有正在修筑公路的大型重型设备碾压,下有煤矿在灰岩地层中挖掘运输坑道排水。湖南军营村和大成桥地面塌陷区均有煤矿采煤、抽取地下水,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广西来宾吉利村塌陷区附近机井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浙江黄衢南高速塌陷,有高密度车辆重压影响。四川大邑县新场镇及崇州市怀远镇地面塌陷均与长年抽采地下水有关。汛期既是我国极端天气集中时期,又是从南到北工程施工最为集中的时段,特别是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推出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2010年进入施工最高峰,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格外严峻。

    国土资源部统计显示,今年前5个月,因地质灾害死亡、失踪人数同比明显增加,5、6月则呈现出迅速增加趋势。“天坑”频现虽然与地震无关,但对地质灾害防治却是一个强烈警讯。当前,对“天坑”多发地区,要加强调查,开展岩溶塌陷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圈定岩溶塌陷危害区。对岩溶塌陷严重地区开展详细勘查,提出防治方案。对易造成危害的重点地区和重点地段,要开展群专结合的监测工作,及时分析预测塌陷的危害和发展趋势。必要情况下及时发出预警,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特别是南方地区交通运输及工民建施工,必须把地质灾害勘测预警,放到至关重要的突出位置。

    【新华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