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8-11
本报北京8月9日电 (记者游雪晴)近10年全球气温是继续变暖,还是停滞或变冷?全球和中国是干旱增加,还是减少或不变?中国未来主要雨带是北移,还是南移或停滞……今天在北师大召开的全球变化研究973计划课题之一——“基于CMIP5多模式模拟试验的气候变化集合预估和归因分析研究”启动会上,首席科学家董文杰教授列举的几个预估研究内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但他同时也指出,只有真正做出了准确而可靠的结论,可以成为决策依据了,才可以说这个项目成功了。
该项目由北师大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作为承担单位,联合了中科院、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海洋局等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合作完成。具体课题设置包括:模式不确定性的定量评估及多模式集合预估方法研究,基于CMIP5试验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归因研究,气候系统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的模拟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暖贡献的定量评估研究。
全球变化研究973计划专家组成员吴国雄院士认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有了一些成绩,但依然没有摆脱“跟踪性研究多、创新性研究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研究、应用、决策各部门之间联动不够”等等问题,尤其体现在不能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上。他举例说,对于中国降水模式的预估,IPCC报告认为未来将改为“北涝南旱”,而美国一个研究机构给出的预测结论则是会继续“南涝北旱”,还有一个机构的研究结论则是“西北降水增多、东部降水减少”,这样的结论让水利部门和防总等机构非常为难:“我们到底听谁的?”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如果想得到科学而准确的结论,需要在综合观测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预测模型,这是有很大难度的。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更直接表示,目前全球有25个气候预测模型,但依然不能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虽然我们清楚这种研究的困难所在,但目标并非是不可达到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组长徐冠华院士认为,中国应发挥不同部门、不同领域间相互合作、协调及组织能力强的优势,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必定能做出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来。
[科技日报]
相关报道
英专家研究称极端天气源自大气活动异常
英国气象局专家彼得·斯托特10日发表文章说,近来全球各地高温和洪水等极端事件频发的直接原因是大气活动异常,虽然还难以将它们直接归因于气候变化,但类似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今后将会随着气候变化而明显上升。
斯托特是英国气象局“气候监测和归因”研究小组负责人,他在10日出版的《卫报》上发表文章说,造成这些极端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大气活动异常。通常,来自印度一带的季风可以越过青藏高原直达北方,而今年北方的气流却一直推进到巴基斯坦,与季风相遇并导致严重降雨和洪水。他认为,俄罗斯高温引发严重火灾以及中国的洪水也都是这种大气异常的后果。
在谈到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时,斯托特说,不能将某一极端天气事件完全归因于气候变化,因为过去也一直存在极端天气事件。但是,如果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上升,就可以认为是受到了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的影响。观测数据显示,近来全球极端高温和严重降雨事件数量的确有所增加,这与研究人员利用气候变化模型计算出的结果相一致。
[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