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8-18
本报实习生 张盖伦 吕苗莉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方方面面,我们需要时间。”针对本报此前关于北京垃圾分类问题的调查,北京市市容市政管理委员会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副处长邓俊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没有什么比这个(垃圾分类)更难。”他说。
试点10余年没有改观?
观念在改变!
北京市小范围的垃圾分类试点开始于1996年,这在当时是一个有些“超前”的举措。
“那个时候,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垃圾量少,成分不复杂,让居民将垃圾分类,他们也不理解。”邓俊表示,当时提垃圾分类,还有不少反对声音。随着垃圾问题越发严峻,作为最基础的环节,垃圾分类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一道不可逾越的关卡。
不过,“1990年代的试点工作是断断续续的”。据邓俊回忆,工作真正铺开是在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作为对绿色奥运的承诺之一,2002年北京市将垃圾分类提上工作议程,开始在小区、单位进行分类试点;奥运会结束后,北京市市管委重新重视垃圾问题,又在北京开展新一轮“试点”;今年4月,北京垃圾分类正式启动。根据北京市垃圾分类推进计划,明年50%城镇常住人口将实现垃圾分类达标。
虽然工作一直在推进,但根据笔者走访情况来看,10余年的试点并不如社会期待的那样。对此,邓俊解释说,试点不是示范,在10年之前,社会环境不一样,人们的认识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之前试点工作的成效。
“以前,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垃圾分类’,你看现在,连几岁大的小孩也知道垃圾应该分类。至少,‘垃圾分类’从一个陌生词汇变成了一种共识。”他说,政府也意识到垃圾分类不止包括垃圾源头分类,分类投放后还需要分类运输等配套设施,否则“分合、合分都没有意义”。
巨额投入能否换来分类效果?
做的好坏将与政绩挂钩!
笔者调查发现北京市海淀、朝阳等区的某些试点小区至今不见分类动静,但邓俊表示,今年“配套设施”将陆续上马,在试点小区实现“从头到尾”的垃圾分类,即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
当然,这一浩大的工程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投入。此前,团结湖北里密闭式清洁站的环卫工人也曾向笔者表示,经过改造之后,垃圾站“干净是干净了,但就是费钱”,实行垃圾分类运输之后,垃圾处理成本比以前增加数倍。
据邓俊粗略统计,从工作启动至今,政府已投入了上亿元用于垃圾分类收集站、厨余垃圾站建设,密闭式垃圾站改造和分类运输车配备等配套工作。但这些资金具体如何分配,邓俊并不清楚。他预计本轮试点工作要投入近两亿元,因为“工作还在进行,具体数字没有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投入巨大”。
巨额投入能否换来相应的分类效果?邓俊告诉科技日报,今后将安排第三方机构到试点小区进行暗访调查,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好坏将直接与各区政府的政绩、垃圾分类补助资金挂钩,同时也将采取经济刺激,对完成优秀的小区实行物质奖励,而对于工作不到位的小区,可能会通过媒体等机构进行点名曝光。
实现垃圾分类还要多久?
年底所有设备达标运行!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这是一句关于垃圾的流传度极高的“名言”。
各国都在试图实现这样的效果:分好类的垃圾经过专门的回收处理,都能物尽其用:食物垃圾变成沼气和生物肥料;废塑料瓶变成新的塑料制品;旧报纸可用于印刷新报纸;金属瓶盖可用来造汽车……
瑞典的垃圾分类井然有序,家家户户都在厨房的水池下或抽屉中放置不同的垃圾收纳容器,分别收集玻璃瓶、金属、纸张、塑料和厨房垃圾等;每条街边都设有不同分类的大垃圾箱,每家每户附近都有一个垃圾回收中心,专门收集分类后的垃圾。
而在德国,丢垃圾一直是刚到的外国人最头疼的事情,因为放在你面前的不是一个垃圾箱而是一组垃圾箱,扔错了可能面临罚款。德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至今已有100多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而合理的体系。
在北京,垃圾分类试点14年却收效甚微。邓俊对这一问题直言:“没有什么比这个(垃圾分类)更难。”他认为,“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每个人、每个单位都是主体,“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意识需要培养,设施改造、习惯改变、政策法规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处理技术的研发等,也需要时间。“人要变,管理要变,设备要变,我们只能一步一步来。”他说。
按计划,今年年底之前,北京市600个试点小区应该全部实现垃圾分类。但根据笔者之前走访的情况,相应设施的建设情况并不乐观。海淀区一名环卫司机曾告诉笔者,他不曾听说过海淀有哪个小区实行垃圾分类运输,尽管据媒体报道,海淀有100多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
“各个区垃圾分类工作做得程度不同,可能是因为每个区的重视程度不同,自身情况不同。”邓俊说。但他表示,在今年年底之前,可以实现所有垃圾分类设备达标运行。
(本报北京8月16日电)
[科技日报]
相关报道
垃圾分类投入须讲实惠
□民意眼(东风中)
自去年以来,垃圾分类成为城中的重要民生议题。近日市政协委员视察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有委员叹“心寒”,因为“垃圾分类处理提出十几年了,成效不大”。
目前,对垃圾分类的支持已有了强大的民意基础。有第三方机构调查数据显示,高达85%的市民认为有必要推行垃圾分类且时机成熟;超过90%的人表示如果在自己居住区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会积极配合(这与城管委的调查数据有较大出入)。可是,在多个垃圾分类示范点试点以来,成效却不理想,推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市民参与少”是官方认为的主要阻力。民意的落实为何会出现这样偏差?
有许多人说,是政府的立法不到位。如果靠宣传教育,盼望市民道德水平的自我约束和自愿原则,垃圾分类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关调查也显示88.4%的市民认为“应该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地方立法,变成每位市民的义务”。可喜的是,政府在这方面已有所跟进,广州市垃圾分类立法项目已由去年底的“预备立法”状态提升为今年必须完成的正式项目。
可是,也有不少人担忧,就算垃圾分类相关法规出台了,真的能把社会陋习轻易抹去?会不会如禁烟、养犬条例停留上文本之上?
对垃圾分类这个社会工程,除了在硬件建设、宣传教育、立法立规方面,政府在管理思路上也应有所突破,在这方面应多借鉴别人的经验。远的如日本、韩国,近的如香港地区,都是学习的好榜样。
年初笔者去了一趟韩国,刚一出机场,韩国导游就给我们发黑色垃圾袋,笑说在这里垃圾桶是“稀世珍宝”,很难找到;接着还叮嘱大家,请爱惜垃圾袋,不要把它弄穿搞破,因为垃圾袋是要花钱买的。用完的垃圾袋如果完好无损,还可以把它寄送到指定点,政府会按原价回收,邮寄费也是由政府支付。
可见,政府投入须找对门路,这样方可事半功倍,毕竟要老百姓积极参与,“实惠”的办法是最见效的。
[南方都市报]
相关链接
广州城管委主任说“垃圾分类真难” 推广期免费发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