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12-19
专家称实践证明三峡工程论证工作完全正确
三峡工程于1993年破土动工,经过数以万计的工程建设者的努力,目前已基本建成。但社会上一些人对三峡工程的质疑从未停过:建设三峡工程之前的论证是否科学?三峡工程的建设是否增加了库区水质的污染?今天,中国工程院发布了《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报告》(下称《评估报告》),对整个三峡工程的建设及运行进行了全面地评估,同时也对有关三峡工程的多个质疑进行了正面回答。
实践证明当年的论证工作完全正确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向记者介绍了对三峡工程进行评估的因由。2004年2月,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根据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在充分酝酿和多次协商的基础上委托中国工程院组织实施了“三峡工程论证及可行性研究结论的阶段性评估”工作。工程院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徐匡迪院长任组长的评估领导小组和沈国舫任组长的评估专家组,聘请了37位院士和近300位专家参与评估工作。
一年多来,项目组在实地考察与调研、分析相关历史文献、研究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和相关资料、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评估报告》。报告认为,三峡工程在1986年—1989年的论证工作与可行性研究(以下简称“原论证”)时做出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的总结论、推荐的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及“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建设方案,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经受了工程建设和初期运行的实践检验。三峡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枢纽工程建设、库区移民安置、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初期运行已开始发挥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实践证明“原论证”的总结论和建设方案是完全正确的。
预测指标与实际情况贴近度较高
《评估报告》认为,“原论证”中10个专题的结论都是正确或基本正确的。10个专题的具体结论和预测指标与实际情况的贴近度均较高,但各专题论证结论的贴近度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大致可分为3种情况:
一是主要属于工程技术学科的地质与地震、水文与防洪、枢纽建筑、电力系统和机电设备5个专题,具体结论和预测指标均与实际情况符合良好,贴近度较高。但泥沙专题的预测指标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这是由于“原论证”中充分考虑到泥沙问题的复杂性,为保证结论的稳妥可靠而留出了较大余地。目前三峡水库的实际入库泥沙已减少6成,从而使“原论证”中关于水库有效库容可以长期保留的结论更为合理可信。
二是主要属于工程管理学科的航运(规划部分)、移民和财务与经济专题的部分结论和预测指标与实际情况有不同程度的出入,个别预测指标的贴近度不是很高。如航运专题中对长江航运迅速发展估计不足;移民专题中对实物指标与环境容量的预测与实际情况也有较大差别。其原因是三峡工程建设时间长,又处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时期,因而当年难以对长达20年的某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做出准确的预测。
三是属于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又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联系的生态环境专题。目前看来,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基本上没有超出“原论证”报告的预测范围,在定量的预测上有些出入,但尚不至于产生大的不良后果。
原估计不足或始料未及的问题主要有:库区结构性污染突出,污染物排放量远高于原预测;没有注意到影响区、上游区污染物排放和水质的不利影响;对农村面源污染估计不足。
在本次评估中,专家们还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三峡工程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报告指出,三峡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川渝大旱和暴雨等与三峡工程没有必然的联系;汶川地震并非由三峡水库蓄水触发;库区地质灾害是可以控制的;三峡蓄水后,长江中下游的河势总体上未发生巨大变化,“崩岸”现象虽较蓄水前有所增多,但采取切实措施是可以保证堤防安全的;总体上讲,三峡工程不会引起长江口的盐水入侵增加等。
《评估报告》还对三峡工程建设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需要关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没有反对意见,对工作没好处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两院院士、评估专家组副组长潘家铮特别谈到了如何看待对三峡工程建设的反对意见。
“在三峡工程论证时,我就听不进去反对者的意见,对反对意见很恼火。”潘家铮说,通过实践我慢慢体会到,一个人一个单位无论怎么高瞻远瞩,总是不可能把问题想得很全面,十全十美。如果没有人提出不同见解,甚至是批评,这对工作是没有好处的。1985年,当时国家已经决定建设三峡工程了,但很多同志提出反对意见,有人认为蓄水150米的水位太低,也有人认为根本就不应该建。所以中央决定把三峡工程停下来,重新进行论证。我想幸亏有这些反对意见,否则真按150米水位建设,防洪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通航到不了重庆,发电效益也很差。
关于三峡工程移民问题,潘家铮认为,当年的论证不够充分。有些同志强调只要让移民往后靠就行了。到真正实施时,中央又采取了许多新政策,大批的移民外迁。这就是当时没有真正听取反对者意见的结果。
潘家铮还特别谈到三峡水库的污染问题。“我们要把本末问题搞清楚。水没有被用掉,也没有加入什么东西,无非是用它发了电。它的污染是由于上游的人、企业把大量的污染物排到长江里了。千百年来,老百姓就把各种污物、垃圾丢到长江里。以前没有大工厂、化工厂,问题还不大。现在上游经济大发展,企业多了,城镇化也很快,大家还像以前把污物垃圾排到长江里,修不修三峡,长江都会污染。如果不修三峡工程,这些污染物排出长江口,大海也禁不起这种污染。”
(本报北京12月17日电)
[科技日报]
反对“豆腐渣”说法 院士称三峡工程万年不垮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潘家铮称其为“长江上的钢铁长城”,特别反对“豆腐渣”说法
据中新社电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两院院士潘家铮17日在《三峡阶段性评估报告·综合卷》首发式上对社会上一些人有关三峡工程的误解给予澄清,他特别反对称三峡工程为“豆腐渣”工程的说法,并斥之为“谣言”。潘家铮称,三峡工程是“长江上的钢铁长城,千年万年不会垮,质量上非常好”,这说明相关管理非常到位。通过三峡工程,中国科技水平尤其是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如果三峡工程需要有人献身,我将毫不犹豫地率先报名……”,作为一名毕生从事水电建设和科研工作的老专家,潘家铮曾作过上述表态。由此可见,这位83岁的老人对三峡工程的感情之深。而前天在面对媒体提问如何看待对三峡工程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时,他的回答多少有些令人意外: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是那些提反对意见的人。
潘家铮也承认他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认为。他说:“相反,在三峡工程开始之初,我是最听不进反对意见的,一听到有人说反对意见我就感到恼火”。之所以有了今天的感触,他表示,是“通过实践慢慢体会出来的”。
他举例说,三峡工程在1985年就已基本决定,那时的总方案是蓄水到150米,并已基本上定案,工程要搞了,但许多人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有些人认为150米的水位太低应该提高,有些人甚至认为工程根本就不该上马,所以中央决定把工作停下来,重新进行论证。
“幸亏有这些反对意见,不然三峡工程如果150米就建起来,现在该怎么办呢?防洪起不到什么作用,发电效益也很差、航运也不行,所以说反对意见就很重要”,潘家铮说。
[南方都市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