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3-29
日本大地震后出现的地面裂缝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地质学家日前警告称,3月11日的日本强震已经改变了地球表面,并可能造成更靠近日本的断层累积更多应力。
英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家罗杰•穆森(Roger Musson)表示,尽管由于板块和断层构造特点,东京地区不可能发生像这次的9级地震那样规模的灾害。但考虑到东京及其周边地区拥有3900万居民,任何较大规模的地震都将是毁灭性的。他说:“打个比方,即便是一场7.5级的地震,对于东京而言都将是非常严重的。”
日本位于太平洋火环带上,地震发生非常频繁。
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州厄勒姆学院(Earlham College)的安德鲁•摩尔(Andrew Moore)告诉美联社(AP)记者,认为一部分地质学家在这次特大地震发生前便一直认为日本是发生此类强震的候选地。
然而,在过去的3500年中,日本似乎已经有过遭受严重地震袭击的经历。摩尔称,在北海道找到的地层遗迹中发现了某种泥沙沉积,这强烈暗示这里曾遭到高达30英尺(9米)的海啸袭击。
相似的,在仙台地区也发现了这种泥沙沉积构造。只是这次海啸灾难的发生时代较近,是有记载的。公元869年,这里发生的海啸侵入内陆达2.5英里(4公里)远,造成超过1000人死亡。
而来自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埃里克•菲尔丁(Eric Fielding)则表示3月11日发生的大地震已经改变了地球表面。在一份声明中,他表示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日本方向俯冲,这次地震已经在日本近海海床上形成了一条长240英里(386公里),宽120英里(193公里)的裂谷。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布莱恩•艾特沃特(Brian Atwater)告诉美联社,这次地震似乎已经堆周边的其他断层造成很大的压力。他认为,这种地质应力的增加可能会在东京附近引发一次毁灭性的余震。
这在特大地震之后很常见,在2004年年底发生在印尼,造成23万人死亡的特大地震之后就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在那次强震之后3个月,发生大地震的断层位置以北区域,再次发生里氏8.6级强烈余震,造成人口密集的印尼尼亚斯岛(Nias island)1000多人遇难。
“但这也很难说,”艾特沃特说。“有很多很好的例子说明这样的强震之后会引发强烈余震,但也有很多例子中并没有这样的余震发生。”
目前科学家们正加紧分析此次地震引发的地震活动变化,以便估算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有多大。
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学家苏珊•吴(Susan Hough)表示:“当发生这样规模的强震时,以震中为圆心,余震的发生是非常常见的,每个方向上都可能发生。这就表示,东京方向也在其中。”
但是他们仍然谨慎地表示这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另一位USGS的地质学家螺丝•斯坦恩(Ross Stein)告诉美联社记者:“我们现在就像是在对着消防龙头喝水。大量的数据不断涌入,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晨风)
[新浪网]
相关报道
全球数十核反应堆位于地震带
南都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该报的一份分析评估报告显示,全球在地震易发区运行的核反应堆有数十个,其中至少14个反应堆位于地震高危区。而这些核电站大多分布在两个地方,即日本和中国台湾。这两个地方由于自然资源有限,所以选择建设核电站,宁愿冒着核灾难的风险,也不愿完全依赖外国能源供给。
随着日本核危机造成的影响不断显现,日本和中国台湾均被迫重新评估自己的能源选择。台湾上周一(3月14日)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55%的被调查者对台湾核设施缺乏信心。
根据英国伦敦行业组织世界核协会提供的数据,全球正在运行的核反应堆当中,有48个位于已知至少会发生中等地震活动的区域,占运行中反应堆总数的11%,这其中就包括日本核危机焦点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有14个反应堆位于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的区域,占3%,其中有10个位于距海岸线不到一英里(1.6公里)的位置,面临地震和海啸双重风险。
在位于地震活动水平较高区域的14个反应堆中,日本和中国台湾两地就占了10个。美国也有两个反应堆位于地震高发区,斯洛文尼亚和亚美尼亚也各有这样一个反应堆。此外,亚美尼亚还有一个规划中的反应堆。
能源专家们说,日本和中国台湾或许很难放弃对核电的依赖。能源咨询公司IH S C ER A负责全球电力的常务董事、台湾人Jone-LinW ang说,发展核能既是为了多元化,也是为了减轻对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赖。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