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5-27
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凸显 硬着陆、滞涨风险聚集?
中国经济不确定性凸显 宏观调控走近关键节点
新华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刘劼 岳瑞芳)本周,中国股市在经历了“黑色星期一”后接连下挫,跌至近半年来新低。背后宏观层面的原因被普遍解读为投资者担心经济增速放缓,“硬着陆”、“滞涨”风险开始聚集。
虽然GDP在一季度同比增长9.7%,但4月份的经济数据支持了“放缓”的说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有所回落。汇丰本周发布的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更是下降至51.1,为10个月以来最低,显示制造业收缩明显。
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表示,最担心的是一方面目前通胀高企的形势短期内无望缓解,而同时采取的紧缩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动能的负面影响却在放大。他们普遍认为目前“形势复杂”。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经济放缓的风险不能排除。而目前判断增长会大幅放缓的根据还不充分,有待进一步观察。”
在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看来,紧缩货币政策环境下经济放缓几乎是肯定的。但担心“硬着陆”和“滞涨”还为时过早。
“滞涨”指经济增长停滞与高通货膨胀率、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硬着陆”指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后,一国实行的政策过紧,导致失业增加,经济速度下滑过快。
中国对于“经济下滑过快”并没有确切的定义。8%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经济保证健康运行、充分就业和社会稳定的最低速度。全球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中国出口,致使经济增长在2009年一季度骤降至6.1%的冰点,造成大量企业倒闭,数以千万的农民工失业。
尽管如此,庄健说中国经济今后的增长不太可能低于8%。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通过结构调整,内生动力加强。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可逆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空间”,庄健说,减速也是宏观调控朝经济可持续方向发展的“应有之义”。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说,金融危机期间的下滑不太可能在今天重现,全球经济仍在温和复苏,外部需求比较稳定。近几个月的外贸数据也支持这种观点。
虽然多数经济学家和研究机构表示,中国经济将出现“硬着陆”或“滞涨”为时尚早,但通胀高企下的紧缩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有放大趋势。鉴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走势所产生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拿捏政策的力度和分寸是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巨大考验。
受输入性通胀压力、国内有关成本上涨压力及去年翘尾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近半年来一直高位运行。3月份上涨5.4%,为32个月以来最高涨幅,4月份小幅减慢至5.3%。食品价格涨幅已经连续6个月呈现两位数。
央行一直把抗通胀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自去年10月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以来,央行已经4次加息,8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直至目前21%的历史高位。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说,银根紧缩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加上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赚钱愈加艰难。企业如果在这种情形下减产,势必再度推高物价,反而没能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认为,政府应防止紧缩政策“超调”。由于经济增速与通货膨胀率的回落存在明显的时间差,猛烈的紧缩措施可能会给经济带来过大的下行压力。
野村证券的一份报告指出,“决策者现在要非常小心谨慎。如果当局对通胀反应过度,投资可能会迅速疲软,从而引发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此外,过于宽松的政策或会引发资产价格泡沫,这类泡沫几乎必然会破灭。”
如何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点向来是各国央行调控职能中的难点。比如2008年,上半年还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料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下滑严重,直至年底央行宣布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后,行动已略显迟缓,以至央行在当年最后3个月中连续降息4次。
近来,不少国际经济组织和机构纷纷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周三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中下调了对中国2011年GDP的预期,从去年11月份预计增长9.7%下调至9.0%。它还上调了2011年CPI预期,从此前预计上涨3.3%调整为4.6%。高盛在周二将其对中国2011年经济增速的预测从10.0%下调至9.4%。
然而,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曾表示,货币调控不会无限,第二、三季度进入观察期,还可能调一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加息已结束,随着经济下滑,第四季度货币将转向放松。
经合组织也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受到国内紧缩货币政策的制约,这使得中国政府可能放慢紧缩步调。
[新华网]
相关报道
人民日报连发5篇评论建言 关注“社会心态”
南都讯 记者刘苗发自北京 昨天,《人民日报》刊发了评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详见本报今日A02版“推荐”),称“维权就是维稳,维权才能维稳”,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有助于维稳,倡导政府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权。这是该报“关注社会心态”系列文章的收官之作。从4月21日起,该报观点版已陆续发表五篇“本刊评论部”评论,主题都是讨论如何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并针对社会热点、敏感问题进行点评,引起较大社会反响。
系列评论建言执政者关注社会心态
昨天发表的《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一文指出,在表达的“黄金时代”,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重视这些声音,是协调利益关系、理顺社会心态的起点。
文章称,诸多矛盾冲突事件背后,往往是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有利益的表达才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才有长久的社会稳定。社会管理者应维护弱势人群的表达权,使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
在这篇评论之前,《人民日报》已陆续发表了4篇“关注社会心态”系列文章,分别是《“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和《追求理性从哪里起步》。这些文章全部刊登在该报每周四出版的“观点版”头条位置,署名均为“本刊评论部”。关于文章作者和写作背景,人民日报相关负责人昨日向南都记者表示,没必要作过多解读,更重要的是让文章的传播效果自己说话。
作为“关注社会心态”系列的开篇,《“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一文开门见山地指出,在急剧转型中社会心态的失衡之势,正对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产生抵触消解,把握和调适社会心态成为一种执政挑战。因此,文章呼吁,对执政者而言,既需倡导公民树立良好精神风貌,重视“无形”的心理疏导,更应积极解决那些“有形”的问题,让公平正义的社会现实,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灵鸡汤”。
其他几篇文章也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如何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包括执政者应以包容的心态尊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用规则和制度创造公平发展的空间、共建共享的平台,让人们的权利都得到保证,奋斗都获得价值;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以培育和保护公共理性等。
社会心态问题首次写入五年规划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今年3月刚刚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写入了“社会心态”,在两会期间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关注和热议。
这是“社会心态”首次写入五年规划,不过中央高层对社会心态问题的重视则早已有之。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曾经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问题也引发了学界的关注。5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首部社会心态蓝皮书———《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
蓝皮书指出,当前我国的社会心态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但生活压力特别是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增大,对物价上涨更为关注;人们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和社会治安等问题比较担忧,但社会整体风险意识还不够;社会信任度总体不高,社会交易和运行成本较大;人们的社会参与热情逐渐提高,但较多表现为关注型参与,实际行动参与比例不高。蓝皮书建议应积极构建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心态调适机制,有效引导和调节社会心态。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