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7-25
我国城市建设面临五大环境瓶颈
——环保部推广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发展模式
本报记者 赵雪 刘志强
“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服务功能下降,能源消耗迅速增长,水资源短缺且利用效率低下,防灾减灾体系脆弱城市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大城市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及噪声污染严重,这五个问题正在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环境瓶颈。”在7月17日第三届生态文明贵阳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如是评价我国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环境问题。
徐匡迪说:“目前我国近2/3城市陷入了垃圾包围;江河湖泊及土壤中已经测出10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建筑耗能比重达到30%;机动车耗油占到石油总消耗量的1/2;缺水严重挤占生态需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台风、地震、旱灾、涝灾、地面沉降及突发性和传染性疾病灾害严重威胁着城市安全;交通拥堵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扮演着环境恶化肇事者和环境恶化受害者的双重角色,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一环。由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成为全球的共识和选择。“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印度的塔纳、荷兰的鹿特丹等许多城市,通过智能科技、基础设施规划、绿色经济,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居民生存环境,并能够较好地回应城市灾难。”国际地方环境行动理事会秘书长康拉德介绍说。
为探索生态文明城市模式及其建设的有效途径,2008年和2009年,环境保护部在全国批准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27个地区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现在试点地区开展的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人居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良性互动、良性循环的区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介绍说,“常熟市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关停并转了679家‘六小一无’企业,引进了一批高科技、低污染的新兴项目,正在形成可持续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西安市浐灞区,通过整治河道、建设广运潭、雁鸣湖、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项目,成为西安人居环境最好、最有发展潜力的区域。”
李干杰表示,为了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环境保护部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扩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覆盖面,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环保新道路,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体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行业为主体推动生产方式转变、以公众为主体推动消费方式转变的工作格局,形成以一定规模的行政区为主、以跨行政区的区域联动和重点行业企业示范为辅的试点结构,加快制定生态文明城市的指标体系,推进机制建设。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