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11-11
本报记者 曹丙利
由科技日报社主办,《前沿科学》编辑部协办的“超光速科学问题座谈会”11月7日在京举行。这是本报继10月14日邀请国内权威物理学家对“中微子超光速”进行解读之后,再次就超光速这一科学问题展开座谈交流。
在质疑声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
中科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程津培在讲话中说,与跟踪性的研究相比,进行重大理论的创新研究、特别是挑战现有的权威理论更加困难。挑战现有的理论往往只能获得较少的支持,而且容易受到质疑,但正是这种在质疑声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更令人钦佩。
“做科研就要有一种精神,要甘于寂寞,即使不被主流认同也要坚守,这是科学追求的真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计量院研究员张钟华补充道。他还举例说:“由庄松林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在光波波段发现逆多普勒效应,这一物理界和光学界的重大发现成果被《自然·光子学》发表,这一成绩非常鼓舞人心。尽管挑战传统理论非常困难,但我们也应该勇敢去做。”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性创新仍然太少,原创思维与探索精神十分缺乏。与会专家认为,在宽容非共识的意见上我国做得还不够,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的座谈会可以促进管理部门对非共识创新工作的关注,促进创新环境进一步完善。
积极探索超光速实验的可行方案
“我认为科学没有禁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并不承认绝对和永久的权威。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都没有为速度设置上限,‘光速不能超过’只是相对论力学的一家之言。”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黄志洵说。
中国计量科学院研究员沈乃澂详细介绍了欧洲中微子超光速实验的具体实验内容,与会专家就这一实验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我国应尽快启动光速可变验证实验的研究。”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教授董晋曦呼吁。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谭暑生提出了一个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实施的实验设想。“我们提出的测量单程光速的实验方法在世界上没有先例,对所有技术细节都已经做过仔细考量。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们都要下定决心筹措经费,坚持不懈地向前探索,完成这一将会令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实验。”
“目前所建造的加速器测试粒子运动参数的方法都是以相对论为基础,因此很难突破相对论的束缚。”中国科技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教授裴元吉认为,“也许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设计一段相速为1.05c的加速管开展实验。”(本报北京11月9日电)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