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01-08
彩灯、礼物、家庭聚餐……这些是许多欧美家庭圣诞季的“标配”,如果天空还能飘下雪花,节日氛围会更加美好。但是,这来自老天的“恩赐”难以捉摸。2010年圣诞节期间多地暴风雪连天,2011年却丝毫不见雪花的踪影,直到今年初,少量冰雪才姗姗来迟。
美国气象学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北极震荡”造成了极地与中纬度地区气压差异异常。然而,这个冬天迄今为止虽然少了些“雪趣”,让一些滑雪胜地担忧客流,但也为挣扎在财政困境中的一些美国城市省了一笔除雪钱。
“北极震荡”指数偏高
美国中北部偏东的伊利诺伊州城市芝加哥一般在年底前就会出现11英寸的降雪,去年却只有1.7英寸;东北部的纽约市自有气象记录的140年以来第三次12月无降雪。据统计,美国多地去年12月气温为同期平均气温的两倍。
气象学家说,美国北部地区大部降雨量高于往年,但是由于缺少冷空气,大量降雪迟迟未发生。而在大洋彼岸,欧洲多地去年12月也经历了50年以来最热的冬天之一。
美国气象学家安吉拉·弗里茨在接受本报记者邮件采访时表示,“北极震荡”指数偏高是造成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至今少雪的原因。
“北极震荡”是指北极上空气压变化的形式,如果北极上空气压高于一般年份,中纬度地区上空气压低,北极附近的寒流就容易南下,则“北极震荡”指数下降。
2009年和2010年冬天,美国、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遭遇了强劲的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这皆是北极和中纬度地区气压差过大所致。
但是,这个冬天,“北极震荡”的钟摆却摆向了另一端。弗里茨介绍说,从“北极震荡”的“姐妹指数”“北大西洋震荡”指数便可见,这一指数在去年12月达到+2.52,创下1950年有记录以来的新高,上一记录是1994年12月的+2.02,而且也逼近1978年10月的历史高位+2.61。
弗里茨说,“北极震荡”指数为正值时,美国的冬天比较温暖,这并不罕见,“但这次有些出人意料,因为我们过去一年经历了飓风、洪水、暴热等那么多极端天气。这个相对少雪的冬天在另一种意义上也是极端。”
滑雪不成只能“滑石”
降雪稀少令一些欧洲滑雪胜地头疼不已。据报道,去年12月,因为雪量太少,法国和瑞士多个滑雪胜地被迫延迟开放。在奥地利,一些不耐烦的滑雪爱好者干脆在铺满碎石的山坡上“滑石”。
但是,少雪的冬天对不少财政紧张的美国城市却是“意外惊喜”,因为这可以让他们可减少环卫除雪支出。
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2010年最后3个月花了190万美元除雪,而去年第四季度,公共部门在这方面仅支出40.5万美元。
俄亥俄州城市克利夫兰今年公共部门裁减的雇员中有四分之一来自负责除雪的部门,降雪稀少对该市也是运气。
芝加哥市仅在2010年12月一个月便支出600万美元除雪,去年年底前仅支出50万美元。但是,该市公共部门发言人也谨慎地表示,“芝加哥的冬季不止一个月”。
在许多美国东部城市,每年1月和2月才是降雪量最大的月份。
气象学家表示,现在还未能掌握“北极震荡”的发生规律,但目前来看,较温和的天气会至少延续到本月中旬。
本报见习记者 陈慧稚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