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党领导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绝种已存在数百万年的可耻物类—长江“江猪”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05-07

 

洞庭湖连现江豚死亡:“微笑”还能见多久

洞庭湖连现江豚死亡:“微笑”还能见多久
 一头“微笑”的江豚将脑袋探出水面(见图)。

  近日,洞庭湖连续出现多起江豚死亡事件,自3月3日以来就有10头江豚死亡,其中仅4月9日到15日,洞庭湖区就发现6具江豚尸体。不仅是洞庭湖,鄱阳湖近期也发现江豚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这些死亡的江豚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消化系统里没有任何食物残留。江西省渔政局副局长陈芙分析,江豚饿死的可能性较大。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介绍,目前江豚的生存环境十分糟糕,航运、采砂、非法捕捞、气候突变、水污染等都是导致江豚死亡的原因,洞庭湖水位降低、非法捕鱼屡禁不止、人类活动以及其造成的水污染,都严重威胁着江豚的生存空间。

  中科院武汉白鳍豚馆生活着7头人工保护饲养的江豚,记者18日走进这里,拍摄下这些有着天然“微笑”表情的可爱生物。

  俗称“江猪子”的江豚,生活在长江中,因其稀少曾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13个全球旗舰物种之一。据介绍,长江江豚和白鳍豚是长江中仅有的两种鲸类哺乳动物,均处在长江水生物食物链顶端。2002年,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在武汉孤独离世;2006年,国际联合科考队在长江上未发现一头白鳍豚,宣布在长江生活了2000多万年的白鳍豚物种“功能性灭绝”(野外50年没发现即为灭绝)。

  根据今年1月份声呐与目视结合的调查统计,洞庭湖的江豚数量仅有85头,鄱阳湖的江豚数量在300头至400头之间。江豚的数量已少于大熊猫。专家称,在目前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江豚死亡的速率在每年5%到10%之间,照这样下去,长江江豚将继白鳍豚后在15年内功能性灭绝。也许人们再也看不到这种有着天然“微笑”表情的物种了。

  据新华社

    [北京晨报]

江豚之殇

  2008年以来,江豚每年死亡的案例都在20起左右,今年更是来势汹汹,一江二湖接连发生江豚伤亡事件。以洞庭湖为例,至2012年3月初江豚锐减至85头,而此次12头江豚命殒又宣告了洞庭湖的江豚只剩70多头。

  首席记者—杨 江

  江豚再次告急!

  将两头已腐败多日的江豚尸体移交给两名从武汉赶来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后,徐亚平的心情愈发变得沉重起来,江豚的尸体将被运至武汉进行解剖研究,徐亚平暗自祈祷:在死因找到之前,千万不要再接到江豚的死亡报告。

  这是2012年4月16日中午,此前的42天内,洞庭湖水域接连发现12头江豚死亡,作为洞庭湖唯一一个专门保护江豚的组织——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承担了对这些江豚的处置工作。

  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是一个成立于今年1月8日的民间组织,徐亚平正是这个协会的会长。“这是洞庭湖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江豚集体死亡事件,意味着洞庭湖江豚正在加速走向灭绝!”徐亚平忧心忡忡。

  江豚,鼠海豚科的一个物种,作为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这种生物的主要特征为:最大体长1.9米,体重一般39公斤。头圆,无喙突,体呈纺锤形。无背鳍,仅在背鳍处有3厘米至4厘米长的皮肤隆起,高2厘米至4厘米。体色灰黑,腹部较浅,一般不集成大群,多单独或二三头一起游泳。繁殖高峰期在12月至翌年5月,每隔两年产1胎。

  被民间称为“江猪”的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与白鳍豚是长江中的一对难兄难弟,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万年。白鳍豚有“长江女神”的美誉,然而令人惋惜的是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从此江豚成为我国淡水水域唯一的胎生哺乳动物,尽管有白鳍豚的警示,尽管它也嘴角含笑,大脑被认为与海豚一样发达,智力与大猩猩接近,仍旧未能唤起人们的真正重视。

  江豚已然不可避免地在重复着白鳍豚的悲剧,它的种群数量正在逐年锐减,2006年的统计数据是,在长江、洞庭湖、鄱阳湖这“一江两湖”江豚主要生存水域的江豚数量仅1800头,其中长江1200头、鄱阳湖400头、洞庭湖200头。

  这个数字少于大熊猫,且江豚非正常死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濒危野生动物。于是,江豚也悲壮地获得了一个称号——水中大熊猫。

  2008年以来,江豚每年死亡的案例都在20起左右,今年更是来势汹汹,一江二湖接连发生江豚伤亡事件。以洞庭湖为例,至2012年3月初江豚锐减至85头,而此次12头江豚命殒又宣告了洞庭湖的江豚只剩70多头。

  一江两湖现在尚有多少江豚不得而知,但专家认为,它仍在以每年5%至10%的速度锐减。如得不到有效遏制,15年内将灭绝。

  被疑中毒

  “太惨烈了!”徐亚平介绍,此次发现的12头死亡江豚中至少有7头是母豚,眼下正值江豚的孕期,母豚的死亡直接导致小江豚胎死腹中。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何大明是一个地道的洞庭湖渔民,让他回忆起最初看到江豚尸体的场景也是一个很沉重的压力。3月3日,何大明接到洞庭湖老港芦苇场副站长杨岳希的电话,在煤炭湾发现两头成年江豚尸体。经过尸体检查,这两只江豚是被螺旋桨打死,其中一头母江豚肚里还有一头未出生的小江豚。

  “此后发现的10只江豚外表均无伤,应该不是受伤致死。”徐亚平分析,这些江豚都已高度腐败,死亡日期推断至少一周。往年,洞庭湖到了这个季节都会发现江豚意外死亡,因而最初发现这两头被螺旋桨打死的江豚,徐亚平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近一个月的沉静期后,4月9日开始突然进入了江豚尸体发现的高发期,最为严重的是4月14日这一天。徐亚平称之为“江豚的灾难日”。

  下午2点,徐亚平接到消息,渔都附近开餐饮船的陶玖玖在太平嘴附近发现1头死亡江豚。一个小时后,徐亚平与何大明等人赶到现场,这头雌性江豚长1.63米,胸围长1.1米,是3月以来发现死亡江豚中最大的,已经高度腐烂,头部有明显的伤口。老渔民李仁红认为这应该是水污染致死,这些年,年年都有江豚死于水污染。洞庭湖的船越来越多,水面越来越小,江豚既容易受伤,又容易受水污染影响。

  还没来得及休息,4点又有渔民给何大明打来电话:北门渡口以北发现1头死亡江豚,正运往洞庭渔都。5点,这头江豚被运上岸。它长约1.3米,胸围0.9米,同样是雌性,下颚部有明显伤口。何大明认为那是腐烂后被波浪冲刷所致。

  下午6点45分,电话再次响起,太平嘴再次发现1头死亡江豚,这是当天发现的第3头死亡江豚!

  对这些高度腐败的江豚如何处置成为徐亚平们面临的难题,协会刚成立不久,缺乏对此类事件的处置经验。协会志愿者中有高级兽医师、副教授谢拥军、主任医师李筑光、易科,徐亚平与他们商议后决定对江豚进行解剖,查找死因,还原真相。

  解剖在岳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这项工作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后,他们开始着手对第二头母江豚进行解剖,母豚隆起的腹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随着手术刀划开母豚的腹部,一个尚未出生的小江豚出现在众人眼前,谢拥军惊叹:“太可惜了!”

  这头胎死腹中的小江豚体长55厘米,约9个月大,至4月14日这天,发现死亡江豚达到4头。

  然而,悲剧并未就此止步,4月15日,岳阳市渔政站和江豚保护协会一行9人乘快艇从渔都到岳阳县鹿角区洞庭湖水域巡查,11点55分,鹿角渔民报警,在雁子洲又发现1头死亡江豚。

  “我们初步怀疑后10头江豚死于环境污染引起的中毒,因为我们解剖的其中3头,外表都没有伤,且内脏都是黑的。”

  15日发现的是一头雄性江豚的尸体,志愿者们打开它的嘴时,在口腔内发现了一条尚未被吞进的鱼。徐亚平唏嘘不已。

  对于江豚频频死亡,除了气候不正常,水位较往年低外,目前嫌疑最大的是灭螺行为,有消息称,3月27日、28日,湖南湖北两省沿洞庭湖举办了血吸虫防治灭螺竞赛,为此湖边打了很多灭螺药,有可能药与垃圾被冲入河内造成了污染。当然,江豚的真正死因有待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相关专家以及有关部门的科学分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洞庭湖就曾因血防灭螺不当导致过江豚的集体死亡。

  洞庭湖短时间内在某些集中区域突发江豚集体死亡绝对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徐亚平不敢深想,因为这12头江豚只是发现了的,照以往经验,很可能还有因沉没、漂流、失踪而导致未能被发现的江豚尸体。“有分析认为发现一头就意味着死了四头,这个数据无从考证,但隐性的肯定居多!”

  目前这一事件已经一起岳阳市相关部门的重视,4月15日下午,岳阳市畜牧水产局长陈克祥紧急召集岳阳县渔政局和江豚保护协会召开会议对江豚群体死亡事件展开充分探讨。陈克祥表示:必须深刻认识江豚群体死亡事件的严重性,将接下来的一个月定为“江豚特护期”,要迅速查明江豚异常死亡原因;迅速制定落实克服江豚死亡过硬措施;迅速明确克服江豚死亡的责任。所有工作必须在4月20日前完成。

  洞庭湖困境

  作为我国现存江豚最为重要的生存水域之一的洞庭湖在江豚保护上被包括徐亚平在内的多方人士公认为过于滞后。在徐亚平看来,洞庭湖绝对是江豚伤亡的重灾区,其主要原因便是岳阳市对江豚的保护很落后,在政府层面至今没有配备专门的机构、人员与经费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岳阳的江豚保护落后鄱阳湖一大截,甚至至少落后湖北石首20年,才有了今天的被动。”现实让徐亚平哭笑不得,岳阳市从畜牧、渔政到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一共有五个部门可以管理江豚的的保护工作,但五个部门居然还管不好。“堂堂一个江豚保护居然要归结到一个民间组织来做,这就是一个悲剧,一个黑色幽默。”

  洞庭湖曾经是江豚的乐园,很多老渔民至今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洞庭湖江豚多达一两千头,渔民们经常在湖面上看到江豚翻滚、跳跃、喷水甚至追逐船尾泛起的浪花。那时候的徐亚平在临洞庭湖的岳阳宾馆当服务生,他工作之余经常透过窗户看到洞庭湖里成群结对的江豚嬉戏的场景,至今仍是他脑海中美好的一段回忆。

  在他看来,江豚之所以到了今天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的标准,已完全达到了“极危”级,其生存威胁完全来自于人类。水污染、非法捕捞、无序采砂,被认为是江豚生存危机的三大原因,人类行为毁了江豚的生态链,“江豚危机就是洞庭湖危机,就是长江危机,乃至人类危机。” 徐亚平说。

  他所提及的三大原因实际多年来一直是洞庭湖的顽疾,协会志愿者何大明被徐亚平认为是“500万岳阳人中最爱江豚的人”,他对这三大顽疾深有体会。渔民出身的何大明对江豚再熟悉不过,2003年一次偶然的行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3年6月7日夜,何大明开船捕鱼行至岳阳县六门闸时,发现数百米外的地方有两个“大鱼”在湖水里上下翻腾。把渔船马达关了后,何大明用桨划着船,缓缓地驶向闸口。最后,他确认这是两条被渔网缠住的“江猪”。何大明发现江豚受了伤,没有立即把它们放回长江,而是承包了闸口的一块水域,把江豚放进去疗伤,还雇了一名工人专门看护,他与妻子也搬到船上住。9月,六门闸内湖的水位不断下降,水面由原来的2万亩锐减至2000余亩。随着秋天的到来,水域又迅速缩小到仅剩200多亩,真正适合江豚生活的水面也只有闸口周围不到50亩的深水区。

  最终何大明与畜牧局、渔政部门在检查江豚健康状况后,将2头江豚放归长江。“护豚行动”就此开始,因为这些在何大明看来是洞庭湖“微笑天使”的生灵却不断被湖中非法捕鱼的“迷魂阵”困死、被船桨打死甚至被毒死、电死。

  徐亚平也披露,虽然洞庭湖也有禁渔期,但实际上渔业活动尤其是非法捕捞一直没有停止过。在洞庭湖,经常可以看到矮围、迷魂阵、海网、电捕鱼等毁灭性的捕捞场面。甚至原本被用于远洋深海捕捞的海网也被拉到了洞庭湖。这种海网12米高、3000米长。何大明痛斥:“这是赶尽杀绝的搞法。江豚被围,死路一条。”

  电鱼也是屡禁不止,改装后3000W柴油发电机所经之处,无一生物可以逃脱,令人恐怖的还有一种吸螺蛳的船,船尾拖着两个大铁耙,铁耙上连着粗壮的吸管,直达甲板上巨大的高压水泵,大有将洞庭湖底螺蛳赶尽杀绝的气势,一天下来打的螺蛳不下60吨,洞庭湖的食物链就此断裂。

  除了迷魂阵、海网拖、电捕鱼外还有雷管炸、下毒等五花八门的毁灭性捕鱼方式,当地渔政部门长久以来以罚代管更是助推了渔业资源在这些疯狂作业下走向枯竭。30多年前,洞庭湖鱼类120多种,而现在常见的不过十多种。

  “挖沙对江豚的生存影响很大。”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王克雄博士分析,“挖沙挖掉了湖底淤泥,对鱼类的生存不利,而江豚是吃鱼的。其次,挖沙改变了湖底的回声性质,而江豚主要依靠声呐系统来寻找食物。最重要的是,挖沙船密度太大,堵塞了航道,把长江流域分隔成小段,妨碍了江豚种群的基因交流。”

  据记者了解,江豚雌雄比例已经失调,雄性居多,这也严重危及江豚种群的繁衍。

  在目睹了江豚的悲剧后,何大明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保护江豚行动,甚至为此弃渔上岸,他从身边的亲友开始,最终组成了一支江豚保护队,日夜巡逻劝说捕鱼者。

  实际上,早在2001年,国家农业部就制订了《长江豚类保护行动计划》。长江中下游已有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建立了6个江豚自然保护区。2005年,农业部拨专款350万元要求岳阳建立“东洞庭湖长江江豚市级自然保护区”。然而,东洞庭湖长江江豚市级自然保护区7年来并未真正建立,耐人寻味的是,何大明期望建立一个民间保护江豚的协会一直以来也是得不到政府部门的响应,直到2011年底,身为湖南日报岳阳记者站站长的徐亚平出现,协会才迅速获批成立。

  即便掌握了更多人脉资源的徐亚平,要促成协会的成立也历经坎坷,他留着泪写下《为一头“猪”发表宣言》,并撰文回忆,自己揣着江豚的“安危”,开始硬着头皮、低声下气找岳阳主管部门。先后去了4次。第一次,局长把他的唠叨全记在本子上。但此后局长开始回避他。最后,局长摊牌:“一个处级干部不要搞这样的事。”一位副局长还说“江豚又不是你的”。徐亚平意识到,拯救江豚,得成立保护协会,得先从领导“抓”起。

  2012年1月8日,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成立,发表了《中国长江江豚保护宣言》;确立了3大攻坚目标。其3大攻坚目标即尽快让江豚升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让它成为湖南的“大熊猫”和岳阳的新名片;助推政府尽快建立东洞庭湖江豚保护区;探索实施江豚迁地岳阳南湖保护,让南湖成为世界瞩目的观豚旅游目的地。

  40多个志愿者在宣传与巡逻上投注了巨大的经历,尤其是此次12只江豚集体死亡后,徐亚平每天轮轴转,持续工作15个小时以上,每每深夜1点还在巡湖。

  他不无抱怨地告诉本刊记者:“我们全力以赴,没报酬还要自掏腰包,每天巡逻的油费就要400多元,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规劝非法捕捞的人。”

  尽管政府部门有些后知后觉,但他已然感觉到政府的态度已经开始发生好的转变,他迫切希望政府部门及早归位,加大对江豚保护工作的支持。

  “这是一次破釜沉舟的战斗,不真正唤起大家对江豚的保护意识,江豚保护就是一句空话。”

  徐亚平忧心忡忡,“如果照现在这个速度,不出一年,洞庭湖江豚就可能灭绝。”

  专家的呼吁

  徐亚平呼吁,我们已经对不起白鳍豚,不能再对不起江豚。他有意给这12头江豚立碑。而远在河北,另一个名叫于江的人已经将这12头江豚编号记录进2012死亡名录。“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环境事件!”于江2008年开始发布江豚死亡名录,在他的记录中这几年国内每年江豚的死亡数量都在20头左右,但今年这次在某一地区集中爆发实为罕见。他颇为失望的是“从3月3日至今持续已经42天,当地政府部门反应过慢,没有一个及时的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制止事态进一步发展。”

  于江参观过最后一头白鳍豚“淇淇”,痛心于白鳍豚的功能性灭绝,转而关注江豚的命运,“江豚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从2006年开始就在呼吁将江豚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至今没有解决。虽然依照目前的保护方式,即便升级了可能也无济于事,但起码代表了一种态度。”

  “30年的时间,我们眼睁睁看着一个进化2500万年的古老物种——白鳍豚——灭绝,在人们开始关注白鳍豚时,江豚数量很多,压根就没引起大家注意,没想到转眼间,江豚也岌岌可危。”于江感叹。

  因为还没看到运至武汉的两头江豚的尸体,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克雄专家对死因不愿揣度。他告诉记者,对于江豚的保护,学术界一直推崇三个原则——1)加强对江豚生存环境“一江两湖(长江、洞庭湖与鄱阳湖)的环境保护,如果环境保护得当,有所改善,江豚数量将有望上升;2)迁地保护,既然自然生态环境没法更好改善,只能将江豚迁入自然环境相对较好的人为控制的水域保护繁衍;3)在人工环境下加快繁殖的规模、进度。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江两湖的相关城市都想充分利用水体发展经济,自然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无论是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干流还是洞庭湖与鄱阳湖中的江豚,快速增长的长江航运、过度及非法渔业捕捞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和水污染、气候异常导致的持续性超低水位都是它们面临的共同威胁。洞庭湖的悲剧在鄱阳湖也同样上演。王克雄认为这些年江豚数量下降趋势非常明显,每年5%至10%的速度,而且长江中游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历史上从宜昌至长江入海口的长江江段,江豚分布十分普遍,洞庭湖及其支流湘江、沅江等流域,鄱阳湖及其入湖的赣江、饶河等流域都是江豚历史的分布区。但是由于水质变化、各种水利设施及人类开发活动、渔业资源下降等因素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流域严重的干旱和低水位,江豚数量急剧减少,许多江豚历史分布区域难觅江豚踪影。

  环境恶化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江豚适应的能力。在短期内无望有效改善环境的情况下,专家们更倾向于对江豚迁地保护与人工繁衍,目前这两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992年,湖北石首天鹅洲故道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种群,同时开始尝试开展长江江豚的人工饲养繁殖。与长江江豚自然种群快速下降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故道中长江江豚群体数量不断增加,现有长江江豚数量已达到约40头。

  王克雄介绍,在这个保护区每年新出生长江江豚3~6头,种群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以上。天鹅洲故道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成功开展鲸类动物迁地保护,并具有很高国际声誉的水生哺乳动物示范保护区。

  此外,目前在中科院武汉水生所人工环境下生存的江豚有7头,其中1头是唯一在人工环境下出生并成年的个体。

  “但迁地保护与人工繁衍的这个数量对补充自然种群仍然是太慢了。我们期望人工环境下每年新生三五头小江豚。”

  天鹅洲故道对长江江豚的最大环境容纳量为80头左右,按照故道长江江豚目前的种群增长速度,预计将很快达到其最大环境承载量,亟须通过扩大保护区面积或建立新的迁地保护区。此外,在安徽铜陵也有一个江豚迁地保护区,但那里的规模较小,只有10头左右江豚。

  “只有这两个迁地保护区显然不够,当务之急是要扩大保护区规模并增加保护区数量。”王克雄设想长江上中下游都可以各自建立一个江豚迁地保护区。

  位于天鹅洲故道东侧的黑瓦屋故道长约30余公里,水域面积稍大于天鹅洲故道,是开展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又一理想场所。对其水域面积和渔业潜力进行估算的结果显示,其对长江江豚的环境容纳量在80头至100头之间。目前该故道大部分水面被用于鱼类网箱养殖。专家们希望农业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协商,落实将天鹅洲故道和黑瓦屋故道通过人工渠道连通。同时在天鹅洲故道的上口和黑瓦屋故道的下口修建排灌设施,定期与长江干流进行水交换,促进故道水体循环。

  “我们希望基层渔政部门对环境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前后,比如撒药灭钉螺或者水位突然下降,有可能出现江豚死亡、搁浅的地方要加强巡查,及时救护。”至于打击非法渔业活动、恢复鱼类资源,王克雄认为都是常态工作,但就目前对江豚保护而言,迁地保护必须放在首位。

  “但迁地保护目前面临着一个问题,地方政府不太愿意将他们所管辖的我们认为比较好的水域拿出来作为江豚迁地保护区建设,因为那些水域可能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王克雄透露,年底专家们将可能再次对江豚展开种群调查,为下一步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长江——母亲河。

  江豚——长江生物多样性和江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

  豚绝——人悲的前奏。■

    [新民周刊]

 

 

 

相关报道

专家称江豚保护到危急时刻建议设保护区

 跟海豚一样,江豚也有着一副天生的笑脸。但笑容背后,却藏着难以言说的哀伤。 资料图片 记者高宝燕 摄

跟海豚一样,江豚也有着一副天生的笑脸。但笑容背后,却藏着难以言说的哀伤。 资料图片 记者高宝燕 摄

江豚

江豚

 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的何大明(图左)和孙孝喜(图右)在街河口码头向本报记者介绍有关江豚的情况。 特派记者彭年 摄

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的何大明(图左)和孙孝喜(图右)在街河口码头向本报记者介绍有关江豚的情况。 特派记者彭年 摄

  “他本该背着宝宝往前游”

  记者洞庭湖边与死亡江豚亲密接触

  特派记者罗京

  下高速,进入岳阳市区,顺着巴陵中路直行,终点就是闻名中外的岳阳楼。向右拐,离横跨洞庭湖的洞庭湖大桥不远处,有一个颇为陈旧的鱼批发市场。运往武汉解剖的江豚,就曾安放在这个市场里面的冷库中。

  还有一头江豚,至今还冷冻在里面。昨日下午,在负责看管的陈平良老人带领下,记者进入冷库,与这头横死的江豚亲密接触。

  江豚被冻得硬邦邦的,并用墨绿色塑料布包裹。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被抬上平推车,推到室外。揭开塑料纸,记者发现,这头江豚形同木乃伊,原本瓦墨色的皮肤已经褪掉,只在头部和鳍部残存,雪白肉身毕现。

  这头江豚,是岳阳江豚保护协会的志愿者,13日在洞庭湖鹿角镇水域发现的。没有掩埋是为了让前来采访和参观的人们,有更直观的印象。

  征得看管人同意,记者用手摸了摸江豚,皮肤细腻光滑。

  “120斤重,1.2米长,年龄应该是7岁,公的。”志愿者孙孝喜语调哀沉,“他们的智力相当于3岁细伢,聪明得很。”细伢,在湖南话中,是小孩的意思。

  看着冷冰冰的江豚躯体,孙孝喜们有一种如同失去伙伴和好友的痛楚。“现在是江豚繁殖期,这个7岁的江豚算是成年了,他应该也有自己的小孩啊。”孙孝喜说,江豚喜欢像人一样,背着自己的宝宝往前游。可是现在呢?

  3头死亡江豚连夜运至武汉

  专家:江豚保护已到危急时刻

  本报讯(记者李佳)16日14时20分,位于武汉的中科院水生所派出的专业人员董黎君和方亮,将2头冷冻的未解剖江豚,带上返回武汉的路途。一同运至武汉的,还有一头已由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人员解剖过的江豚。

  昨日,记者联系正在白鳍豚馆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豚类研究专家王克雄。王克雄介绍,连夜送至武汉的2头完整江豚尸体,“已严重发臭”,昨日已解剖,大约有六七位专家参与,和已解剖的一头江豚一并,3头江豚的样本都已保存起来,而脂肪和肌肉深埋地下。

  据参与解剖的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专家谢拥军介绍,根据他解剖的一头江豚腹中无食物这一特点推测:要么是遭到传染性疾病侵袭,要么中毒,要么是饿死的。

  对此,王克雄介绍,下步可能会将样本送到外单位进一步做专业检测,“在解剖报告出来之前,江豚的死因尚无定论”,但他认为,可以肯定的是,连续的江豚死亡,说明洞庭湖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洞庭湖生态环境较复杂,水污染、采砂……江豚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王克雄表示不能下定论,但。

  来自民间的江豚死亡报告持续更新

  志愿者:心痛!心痛!心痛!

  记者 李佳

  志愿者于江,建有“淇淇的天堂”博客。昨晚6点半,更新了“2012年长江江豚死亡纪录”:“今年仅仅过去3个半月,本博客记录的死亡江豚已高达22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过去4年每年的死亡记录(2008年20头、2009年21头、2010年19头、2011年21头)!!!”

  在这份今年的第8号更新日志中,他忠实地将媒体对洞庭湖江豚死亡的报道一一列举:

  3月3日,在岳阳市煤炭湾发现被船桨打死的1雌1雄两头成年江豚,雌性江豚肚里还有1头未出生的小江豚。

  4月9日,在岳阳县鹿角镇老港芦苇场对岸水域发现1头雌性死亡江豚。

  4月12日,洞庭湖大桥以北600米处发现2头死亡江豚。

  ……

  这,已成为他的例行工作。于江告诉记者,为追忆白鳍豚,他开了博客。但他发现,连江豚都濒危,他开始记录江豚死亡。他说,所根据的,都是媒体公开报道或网络披露的江豚死亡事件。尽管对这样的统计,官方未知可否,但在民间和学界,却引发了强烈共鸣。

  于江说:“我想问:如果是9头大熊猫一周内非正常死亡,国人该作何反应?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现在比大熊猫还要少,而它们每年的死亡比大熊猫要多得多,难道它们的大量死亡无关痛痒,不该心疼吗?”

  “”网友们纷纷表示,不断上升的死亡数字,让人无法安坐。

  江豚“祥林嫂”和他的巡逻队

  特派记者罗京

  徐亚平,湖南日报驻岳阳记者站记者,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在此之前,他长期为洞庭湖的江豚保护奔走呼吁,并乐于向人讲授保护江豚的重要性,他因此自嘲为“祥林嫂”。

  去年4月,在徐亚平的感召下,11位渔民组织起了江豚保护巡逻队,固定在东洞庭湖巡逻,防止有人违规、违禁捕鱼,以免伤害到江豚。今年1月,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成立。“我们过去靠捕鱼为生,现在没有什么鱼捕了,靠着良心,来保护江豚。”白发丛生的巡逻队员范钦贵告诉记者,他们巡逻的斗争对象,主要是高科技。

  他说的高科技,就是海碗、迷魂阵、围网等违规捕鱼技术。协会副会长何大明说,巡逻队是民间组织,没有行政执法手段,碰到上述违法现象,只能靠嘴皮子和人死磕。

  按照规定,11名巡逻队员3人一组,晚上多加一个人,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10点半,3班倒巡逻,不论春夏秋冬。在街河口码头,记者看到,他们的巡逻船,是一艘木质的敞口船。

  民间组织,没有政府补贴,协会收入全部来源于会员的捐献。队员孙孝喜告诉记者,他们一天的补贴是5块钱,只能买点面包吃和矿泉水喝。现在,这些曾经都为渔民的巡逻队员,在离岳阳楼不太远的慈氏塔下,合伙开了间餐厅,希望通过它来补贴协会的开支。

  此次江豚大量死亡,让徐亚平感到十分痛心。根据中科院水生所王丁教授的估计,一头江豚的死亡,意味着有4只遇到同样的危险。这让他曾以为洞庭湖江豚还有10年的灭绝期,大大提前。“我们活着一天,就要保护它们一天。”范钦贵说,希望能让更多的后人,还能在洞庭湖看到江豚。

  岳阳市启动江豚死亡调查及保护工作

  专家:设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本报岳阳电 (特派记者罗京)从3月3日到4月15日,东洞庭湖水域,12只江豚死亡,死亡比例超过洞庭湖江豚总量的10%。

  2008年,洞庭湖水域有江豚200只,2011年还剩85只,在经历过40天的浩劫后,到底还有多少只?这一问题让岳阳官员和当地民间人士揪心却又无法不面对。

  昨日,世界自然基金(WWF)项目官员韦宝玉和岳阳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徐亚平,向记者透露,岳阳决定成立江豚死亡情况调查和江豚保护两个领导小组,将江豚保护综合治理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并积极向湖南省争取经费和技术支持。

  在这个本应是江豚繁殖生长的期间,发生大量江豚意外死亡,当地居民感到震惊。陈先生对记者说,小时候经常见到江面上江猪子(当地人对江豚的一种称呼)在水面嬉戏跳跃,现在却突然发现这些可爱得伙伴濒临灭绝,十分意外和悲伤。

  行走在洞庭湖边,记者发现,湖水较为浑浊。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副会长何大明说,这还算好的,如果到江豚比较集中的马拐石等水域看,取一瓶水可以澄出很厚的泥。

  在江豚保护组织的呼吁和劝诫下,现在政府已经拆除了蔓延在湖面的渔网,海碗、电打等竭泽而渔的捕捞方式,也得到了有效遏止。对于洞庭湖江豚该如何保护,各方都有自己的建议。徐亚平认为,从长远看,应将江豚升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在洞庭湖设立国家级的江豚自然保护区,改善江豚栖息环境。

  ■专家分析

  六大原因

  影响洞庭湖江豚保护

  特派记者罗京

  江豚大量死亡,具体原因正在紧张调查中。昨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长沙项目办官员韦宝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影响洞庭湖江豚保护的原因有六。

  其一是食物缺乏,过去的过度捕捞,让江豚赖以生存的鱼类资源枯竭;其二是水污染,易引发江豚中毒;三是高密度的航运,加上船舶航行中的噪音,让靠声呐系统在水中前行的江豚,易被螺旋桨打死打伤;四是采砂破坏了江豚栖息地,并干扰它们的生活;而且破坏性捕捞和水利工程建设,容易影响江豚;再就是极端天气,比如干旱,使水面下降和水域缩小,渔民选择集中捕捞后,更容易伤害江豚。此外,修建在洞庭湖上的大桥,也影响了江豚生活。

  ■背景链接

  10年前,洞庭湖还有1200多头江豚;200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00头;到今年3月,已不超过85头。洞庭湖生态发生变化,20年灭绝110多种鱼类资源。

  整个长江流域情况怎样?“根据我们的估算,目前长江流域一共生活着大约1800头江豚,长江干流的江豚种群数量正在以每年6.4%的速度下降。换一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说法:长江干流的江豚总数每10年下降一半。”这是中科院水生所专家王克雄在“2011江豚守望者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发布的数字。

  1991年,中国科学院组织过一次科考,当时的统计数字是长江干流大约生活着2550头江豚。也就是说,长江干流江豚数量在15年里减少了1250头左右。

  2011年,专家们估算的1800头,除开长江干流估算的1200头左右外,鄱阳湖尚存400头左右,洞庭湖有150~200头。但王克雄想不到的是,半年未过,洞庭湖江豚数猛降,令人唏嘘。(记者 李佳)

    [武汉晚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