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 就5月29日意大利北部发生的5.8级地震,多国专家认为这是一次大型余震,并且将来仍可能发生余震,但由此判断地球进入新地震活跃周期尚缺乏足够证据。
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学家帕斯卡尔·贝尔纳告诉当地媒体,意大利北部5月下旬的两次地震都发生在亚平宁山脉北部的断层,5月29日发生的地震可以视为前一次地震的大型余震。接下来几个月甚至几年内都可能发生余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余震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德国国家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德籍华人科学家汪荣江博士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意大利所在的地中海地区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在意大利、巴尔干半岛和希腊南部地区分布着多个断层和俯冲带。从历史上看,意大利的地震频率较高,但强度一般不大,多在4级到6级之间,最强的也不到7级,但由于震源一般较浅,因此破坏相对较大。
他说,总体上看,近期意大利地震成因并无特别之处,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相互作用。这次意大利地震及余震的分布呈条带状,在意北部形成一个50多公里长、20多公里宽的“群震带”。这个活动断层的能量还没有释放完全,新的断层将应力传递到周边地区,因此不排除今后再发生类似级别地震的可能性。
谈及全球进入地震多发期的说法,汪荣江说:“从全球的地震观测记录来看,没有明显迹象表明全球地震发生的频率在加大。”他说,地球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级别的地震,只是多数地震较偏远,没有引发大型海啸或造成重大伤亡,因而未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能仅凭近期地震“曝光率”增加而做出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的论断。
美国地质勘探局专家露西尔·琼斯博士5月3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电子邮件采访时说,地震发生频率并没有增加,目前地震相关报道大幅增加的原因是互联网传播发挥了作用。中国地震频率同样没有增加。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伊丽莎白·科克伦曾表示,全球平均每年都会有一次8级以上地震,20次7级以上地震,120多次6级以上地震。近期5级以上地震虽然接连发生,但并不表明今年5级以上地震总数会增加。
美国华裔地球物理学家林间5月30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所谓大地震“周期”通常在100年以上,科学家从1900年才开始有专业仪器记录地震,对1900年前的地震活动了解非常有限,“当判断地球是否进入一个新的地震周期时,我们需要特别谨慎”。
意大利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5月20日发生5.9级地震,5月29日这一地区再次发生5.8级地震。这两次地震及全球近期的一些地震使“地球进入新地震周期”的说法一时间甚嚣尘上。(综合新华社驻巴黎记者黄涵,驻柏林记者韩墨,驻洛杉矶记者郭爽,驻旧金山记者毛磊、李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