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2-12-15
中国科技网讯 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2月14日(北京时间)报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7月4日曾宣布发现了高度疑似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消息令整个物理学界为之欢呼,不过研究人员仍反复强调只是发现了一种新粒子,至于其是否为希格斯玻色子,还有待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加以确认。现在,来自ATLAS(超环面仪器)项目组的最新结果发现,新粒子在质量以及衰变为双光子的速率等属性上与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预测有一定偏差,这使得新粒子为“上帝粒子”的身份依旧存疑。
欧核中心有两个寻找希格斯玻色子的实验在同时进行,一个是ATLAS项目,另一个是CMS(紧凑缪子线圈)项目。研究人员并没有直接探测到希格斯玻色子,而是利用最后观测到的光子等其他粒子来反推它们是否是由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粒子碰撞产生的希格斯玻色子衰变而成的。ATLAS项目组在分析衰变而成的两个光子时发现,新粒子的质量比以其衰变为Z玻色子来计算要多大约3GeV(1GeV=10亿电子伏特)。
CMS项目组主要成员阿尔伯特·勒克认为这个不一致的结果令人费解。但他说,之所以出现不一致,几乎可以肯定是在测量方面出了问题。
“有可能是由于大的统计涨落,才导致数据异常。”美国罗格斯大学的马特·斯特拉斯勒说。他表示,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的分析结果。
此外,ATLAS项目组还发现,希格斯玻色子衰变为双光子的速率比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要快。其实早在7月,研究人员就已经发现了这一现象,但当时还缺乏足够的数据。如果希格斯粒子衰变为光子的速率过快,或将为新物理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线索,解释长久以来困扰人们的一些谜团,比如暗物质、引力和宇宙中反物质的缺失等。
斯特拉斯勒称,新的研究结果“非常有趣,吊人胃口”,但他补充说,这仍不足以确定地说明什么。在斯特拉斯勒看来,新粒子的质量大于标准模型预测的问题可能传递了一个信号,他们不应该相信测量到的高得不同寻常的衰变速率。“随着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我对于通过光子信号测算出多余的质量越来越信心不足。”
“我猜(大家)现在非常期待CMS的结果。”勒克说。CMS项目组还没有公布他们的关于新粒子衰变成双光子的数据,理由是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做分析。
下周,大型强子对撞机将再次提升能级,然后准备在2013年年初关闭,进行设备升级。 (记者陈丹)
总编辑圈点
当初争分夺秒、信心满满,几乎“言之凿凿”;小半年之后,却变得一个赛一个地出言谨慎。看到这条消息,比起是不是希格斯玻色子本身,科学精神是否会渐行渐远更加让人担忧。当拥有一项成就,可以和财富、地位、荣誉等过多“欲望”关联过大之时,在本该严肃、严谨的科技领域,“先下手为强”成了很多人当仁不让,抑或别无他选的“战术”。当然,作为媒体,面对所谓的“重大发明、发现”,更应该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就算新发现是希格斯玻色子,它也不是“上帝”;即便不是,也不能否定科学家为之付出的心血。
《科技日报》(2012-12-15 一版)
[中国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