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9-08
于 珍 赵家新
让深埋几十年、业已发黑的陈旧尸骨“开口说话”,准确认定受害对象,从而使犯罪嫌疑人无处遁形,这看似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在DNA实验室已经成为现实。
8月下旬,笔者来到位于长江口岸、与上海一江之隔的江苏省南通市,探访在全国陈旧尸骨DNA鉴定领域的领头羊——南通市公安局DNA实验室。当我们走进这个位于刑事技术楼五层的DNA实验室时,刑警支队刑事技术大队大队长兼DNA实验室的负责人贾东涛和他的队友刚刚完成了一起杀人抛尸案DNA鉴定和比对,“我们通过对在事发现场捆绑尸体的胶带提取指纹进行DNA鉴定,已经基本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只要有一点生命物质,诸如一滴血、一口唾液、一根头发丝、一个指纹、一点精斑等,我们基本就可以通过DNA来鉴定出谁和这起犯罪事件有关系。”贾东涛介绍,2001年8月,基于打击犯罪的需要,南通市公安局建立了DNA实验室。DNA检测技术室是将法医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在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在刑事技术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年39岁的贾东涛从警15年,是刑事技术物证鉴定尤其是陈旧尸骨鉴定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用改良硅珠法首创陈旧尸骨DNA检测鉴定和ABO基因型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其牵头研发的《陈旧尸骨DNA提取方法研究》获得了公安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被问及缘何对陈旧尸骨DNA研究产生兴趣时,贾东涛沉思片刻,然后讲述了发生在南通海安县的一起杀人案。
2004年初,海安县角斜派出所民警入户调查获悉,陈某的妻子李某在2000年春节突然失踪,疑被陈某杀害,经过突审,陈某交代了4年前的杀妻过程,民警据其交代在他家梧桐树边挖出了一堆已经发黑的尸骨。“但定案的证据链并不完整,还需要通过DNA鉴定,证明所挖出的尸骸就是李某,我们不想‘佘祥林’式的悲剧重演。”
由于尸骨埋在地下时间过长,DNA提取检验难度相当大,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贾东涛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一次次调整和完善方案,20天后,16个位点的基因型终于被成功地扩增出来,断了的证据链条重新被无缝对接。
这次鉴定使贾东涛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他彻底迷上了陈旧尸骨鉴定。同时,他和他的团队不断完善研究成果,使最难的DNA尸骨检测不再成为问题。“在一般的保存环境下,目前我们能鉴别的年限已经达到了56年。”贾东涛欣慰而自豪地说。
在南通公安DNA实验室成为全国刑事技术的金字招牌的同时,他们还累计完成了北京、新疆、吉林、广东等外省区市公安机关的陈旧尸骨的尸源鉴定近千起。同时,贾东涛也毫无保留地向全国各地的法医同行、各省市警方的DNA实验室负责人传授经验做法,培养出了一批陈旧尸骨鉴定能手和专家。
“当一件又一件命案告破时,所有通宵熬夜的辛苦都化为了喜悦,这让我和我的团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命案必破’也是对一名公安法医和刑警最好的回馈,能够让百姓感到平安是我们一直的追求。”2005年,贾东涛所在的刑警支队刑事技术大队被国务院授予“特别能战斗刑警队”荣誉称号。
[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