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7-04
专家解读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新政:结余经费不再全部收回
改进管理方式 结余经费不再全部收回
——专家解读《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五)
本报记者 陈瑜
6月初,“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重大项目,正式通过了国家组织的验收。
这个历时6年多的项目共设置了10个课题,经费高达10亿元,结余的1800多万元经费验收时留给了课题单位。
“具体到某一个单位,结余的金额并不多,但与以往相比,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在6月24日科技日报社组织的解读《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座谈会上,一位专家说,这并不是孤案。刚刚结题验收的一批973项目,2000多万元的经费留给了课题单位。
所谓结余经费,是指所有科研任务都已经结束,最后还剩下的一些钱。按照以前的经费管理办法,项目完成后结余资金要全部原渠道收回。这一规定与科研活动的规律和实际需求不完全适应,是科研人员讨论比较集中的焦点。
“我们和很多单位交流,人家都说怎么能剩钱呢,必须平账。”座谈会上,有专家解释,这是因为一旦出现结余,将影响下次课题申报预算总额的批准,并有可能影响整个单位的信誉。
“《意见》不再一刀切地把结余经费收回,更能体现科研活动的基本规律,将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北京科技大学曹文斌教授谈及了“在一线干活的”科研人员的感受。
曹文斌说,项目预算是一个很专业、也比较复杂的工作。尽管科研人员在前期进行了认真的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但由于科研工作的特点,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研究内容难免会出现一些变化和调整,继而引起经费使用的变动,包括出现科研经费结余。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淑英和记者分享了自己所在单位的一个真实例子。
去年,院里承担的一个项目进入验收程序,当财务审计验收时,判定其中两个课题分别有8万元、3万元的结余,一个月后召开项目验收会议时,财务专家开据了11万元结余资金原渠道退回的通知,但课题负责人解释该经费在财务审计验收时已支出,只是当时没报销。经财务部门确认后,面对退款通知书,院里只好用自有资金垫付了11万退款。
宋淑英分析,因为财务审计验收和项目验收二者隔了一段时间,可能课题组已花了钱还没有报账,或预留给验收的经费不满足最后实际需要,但财务审计验收已给项目画句号了。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是怕经费被收回而突击把钱花完。
与会人员认为,按照《意见》的规定,可避免突击花钱,更加合理地使用经费。
“比如科研人员在课题完成后要进一步完善课题内容或开展下一步预研,但在没有申请到新课题经费时,院里可以把结余经费统筹安排给科研人员做续研或预研,这既鼓励科研人员合理预算使用经费,也有利于科研任务的持续和延续。”宋淑英说。
有专家表示,结余经费大概有几个来源:实验做得很顺,减少了重复性过程;在申请项目经费时,多报一点以备审批时被缩减,而缩减的幅度又没预想的那么大;项目主持人花钱比较节省。
北京牛牛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牛刚提出,科研人员不应该成为财务专家,但其生活在经济社会中,应该去学一些财务知识,知道东西的价钱大约是多少,因为尤其涉及到大任务,合作单位多时,预算显得尤其重要。
结余经费应该留下来,这比突击花掉要好很多。牛刚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如何管好、用好结余经费是个难题。
牛刚建议,是否采取梯次管理,比如10%、15%或者25%,应该设置一个上限,要不然预算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即使只有10%的比例,对几千万的项目来讲,结余的经费额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但也有观点认为,任务本身有它的不确定性,归根到底要看是什么原因出现了经费结余。
《意见》规定,结余经费的安排将与项目验收和信用评价相挂钩。对于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验收、且承担单位信用评价好的,可按规定留归项目单位使用;项目未完成、资金管理存在严重问题的,仍要原渠道上缴国库。
“这个信用体系如何记录、评价?”对于与会人员的疑问,科技部有关人士表示,信用评价和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套系统,国外的信用体系也是经过多年摸索逐渐完善的,目前科技部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这项工作。
(科技日报北京7月3日电)
[中科网-科技日报]
相关报道
深化体制改革 激发创新活力
——我国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年中述评
新华社记者 吴晶晶 余晓洁
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今年以来,我国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面向世界高技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创新驱动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前不久,安徽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全面取消行政裁量权,变政府组织专家评价为市场化、社会化第三方评价,变科技专项经费切块支持为按市场机制竞争择优支持,变传统科技评审立项支持为后补助和奖励支持等。
“打招呼、托关系都没用!上报的项目能否通过,取决于项目本身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达标第三方评估机构说了算。”安徽省科技厅厅长徐根应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这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与市场高效配置资源作用紧密结合,打通科技与经济之间转移转化通道,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融合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我国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稳定增长。全国财政科技支出从2006年的1688.5亿元提高到2012年的约5600.1亿元。如何保证科技资金的规范分配和安全有效使用,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对改进加强中央财政民口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作出八方面共29条部署。要求“坚持遵循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公开公正,坚持规范高效”的基本原则,加快建立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统筹协调、职责清晰、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使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院士制度改革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中科院和工程院分别对各自章程进行“大修”,对院士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两院的改革方案直面社会反映强烈的行政化、功利化等问题,从候选人提名渠道、增选机制、退出机制等方面展开,着力使院士称号回归荣誉性和学术性。
“我们希望通过改革能把院士称号上承载的与功利相关的负担排除掉,让院士更好发挥明德楷模作用,为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发挥作用。”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说。
成果和人才双丰收
与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同步的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不断加强原始创新,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通过验收,成为深海高技术领域继“蛟龙号”之后又一标志性成果;科学家在甲烷高效转化相关研究中获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甲烷在无氧条件下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北京谱仪Ⅲ实验发现四夸克态物质,将丰富人类对宇宙物质结构的认识;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染色质左手双螺旋高级结构,揭开“生命信息载体”第二级密码……
与此同时,我国自主创新的环境不断优化,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形成。各地各部门把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摆上重要日程。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制约人才的体制性障碍正在逐步消除。
在国家“千人计划”带动下,我国多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取得实效,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北京“海聚工程”、江苏“双创计划”、浙江“省级千人计划”……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与进步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超级计算机、北斗系统、智能电网、3D打印、智能机器人、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系统集成、先进生物制造、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我国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加强部署,突破重点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生长点,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我国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重大前沿技术研究。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2%,“渤海粮仓”等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国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加强医疗健康、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等技术和装备研发,支撑和保障公共安全;加强清洁能源、资源高效勘探与开发利用、清洁生产等技术的开发和示范应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而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看到,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完全适应,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影响自主创新的诸多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实现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引领,依旧任重道远。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中科网-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