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石头剪刀布”研究获麻省理工大奖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5-01-23

 

“石头剪刀布”研究获麻省理工大奖

    在“葛大爷”的忽悠下,儿时“石头剪刀布”游戏摇身变成身价200万欧元的“分歧终端机”,这是电影《非诚勿扰》里的经典片段。在现实生活中,它却真成了一项正儿八经的科学研究,还一举赢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了我国首次入选这一评论的社科领域成果。

  我国社科领域成果首次入选

  据统计,近5年全世界共有50项成果入选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年度最佳成果,其中来自中国的共3项。该研究成果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入选,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这项由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共同完成的成果,叫作“‘石头剪刀布’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解释了“石头剪刀布”的制胜原理。

  “‘石头剪刀布’是一个基本的博弈系统,它体现出了一种循环相克的机制。”作为参与该项目的科研人员之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周海军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项研究主要是通过这一看似简单的游戏,来发现人在这种非合作的状态下,会如何做出决策。

  获胜策略为“胜留输变”

  研究中,科研人员共招募了360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分成12组,让他们对着电脑玩儿“石头剪刀布”游戏,在线进行300轮两两随机配对博弈。周海军解释,用电脑是为避免人面对面“过招”时,动作快慢等一些可变因素带来的干扰。

  按理说,这个游戏无论出“石头剪刀布”中的哪一个,概率都应该是1/3,输赢也应该是随机的。但是实验结果却让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看似随机的游戏竟有规律可循。简单来说,如果你的剪刀输给了对手的石头,那么下一轮你更有可能出能战胜石头的布;而如果你是获胜者,那么下一轮你更有可能沿用相同的出手。这就是论文中总结的制胜策略——“胜留输变”。如果你是输家,下一轮换用能打败对手的出手;如果你是赢家,下一轮不要再使用原来的出手。也就是说,你用石头打败了对手的剪刀,那么下一轮你不能再出石头,而应该出剪刀,因为对方很有可能会出布。

  成为博弈论本科教学参考

  “不少媒体把这个叫做必胜法,我个人并不认同。至多只能说,在某种情况下它可以提供一些好的策略。”周海军举例称,这种策略如果用在营销领域,可通过掌握顾客的心理,从而影响某一件商品的销量,甚至一家公司的发展。

  而在基础研究领域,该成果也意义重大。此前,统计物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是诸如水、空气等一些没有生命的物体,这是第一次对具有复杂行为的人进行研究。“这是对统计物理学传统研究范围的一次拓展,但在大的研究方向上,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周海军说。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是对人们玩“石头剪刀布”方法的第一次大规模测量,测量揭示了隐藏的行为模式,聪明的人可以利用这个模式来提高自己的胜算。

  事实上,该成果也已多次成为国内外科研机构和研讨会讨论的内容,成为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优化算法理论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本科教学教程的参考内容,并开始被正式发表的经济学和物理学类期刊论文引用。

  “石头剪刀布”研究引争议

  “石头剪刀布”策略的研究引发诸多网友热议,不少人调侃“没帮助”,也有人怀疑该研究的价值,甚至有人觉得科学家研究这个纯属“闲的没事”。对此,周海军却觉得“能引起公众关注是件很好的事,说明他们在关心科学研究”。

  相反,周海军对此番入选“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显得不以为意,“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大奖,更多的是杂志社编辑部的取向,并不能代表什么。”

  记者了解到,有关“石头剪刀布”的研究最近又有了新的理论,并且即将展开新一轮实验,但相关实验内容仍处于保密阶段。“因为仍需要招募学生或公众参与,我们不能提前泄露研究目的,以免影响最终的实验结论。”

    [新华网-北京日报] 

"石头剪刀布"实验入选麻省理工大奖 曾被讥吃饱撑的

  还记得浙江教授做“石头剪刀布”的实验吗?4年前,这个被视为儿时的游戏,被学者用到一项正儿八经的科学研究中。现在,这项此前被讥为“吃饱了撑的”研究,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了中国首次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社科领域成果。

  据统计,近5年全世界共有50项成果入选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年度最佳成果,其中来自中国的共3项。该研究成果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入选,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这项由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共同完成的成果,叫作“石头剪刀布”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解释了“剪刀石头布”的制胜原理。

  “石头剪刀布”研究采用经济学控制性实验方法——也就是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利用“石头剪刀布”这一家喻户晓而又在博弈论中处于元博弈模型的框架进行研究。这其中,包含了物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内容。

  4年前,浙江大学实验社会科学实验室王志坚研究员、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彬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周海军研究员,开始这项基于“石头剪刀布”模型的实证研究。

  实验共招募360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志愿者参加,分成12组,让大学生们对着电脑做 “石头剪刀布”游戏,在线进行为期300轮的两两随机配对的“石头剪刀布”博弈。

  这项研究旨在揭示“石头剪刀布”中的宏观周期现象与微观行为基础。研究发现,在宏观尺度下,对于不同激励参数,社会系统普遍存在持续的周期循环现象;而在微观层面,个体行为则存在一种隐藏的模式:在一定情况下,赢了会更多选择保留刚刚获胜的策略,输则更多按照“石头剪刀布”的名称顺序变动,而平的则按照“石头布剪刀”这样的反方向顺序变动。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是对人们玩“石头剪刀布”的方法的第一次大规模测量,测量揭示了隐藏的行为模式,聪明的人可以利用这个模式来提高自己的胜算。

  该成果已多次成为国内外科研机构和研讨会讨论的内容,成为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优化算法理论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本科教学教程的参考内容,并开始被正式发表的经济学和物理学类期刊论文引用。

     [新华网-浙江在线] 

 

相关报道

“石头剪刀布”逆袭 学术劳动能否赢回舆论善意?

  四年前,国内三位研究人员组成跨学科团队,开始了一项叫作“石头剪刀布”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研究,被讥为“吃饱了撑的”研究。日前,该项研究成果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中国首次入选的社科领域成果。(1月22日《钱江晚报》)

  网友冷嘲热讽之声犹在耳边,“石头剪刀布”研究却暗暗收获大奖,堪称完成了一次舆论逆袭。剧情反转之快,以至曾经起哄的看客,如今颇有“被打脸”之感。

  当初,“石头剪刀布”研究,之所以被网友“玩坏了”,其原因实则也不难想象。一方面,无论正规媒体抑或社交账号,在传播原始新闻时,都刻意淡化了其学术背景,反倒刻意为之贴上无厘头、没事找事的负面标签。此一做法,赚足了眼球,同时也误导着受众;另一方面,网络舆论和世俗大众,素来存在反智主义的倾向。它们习惯于,通过解构“专业权威”,来谋求一种脆弱的自我认同,以及虚幻的智商优越感。

  全社会对“学术劳动”的轻蔑、敌视情绪,无疑由来已久。这既是因为,国民整体的科学素养有限,不具备基于科学视角的健全审美和价值评判;也是由于,国内学术群体“劣迹累累”,众多垃圾论文、灌水研究、砖家叫兽,深深“伤透了人心”——在此语境下,所谓石头剪刀布研究,很容易被误解、被调侃。那么,即便被调戏得体无完肤,似乎也情有可原?

  一般而言,大众舆论的态度,并不会左右一项科学研究的走向。所以,纵使“石头剪刀布”被吐槽至死,也一样还是获得了学界的充分认同……与之相较,真正的风险其实在于,动辄对“学术劳动”充满敌意的社会族群,永远难以发育出健康的科学文化。这意味着,普罗大众与学术精英之间,将会加速疏离;也意味着,本就巨大的知识鸿沟,将越拉越大。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的世俗化表达,原本是普及科研知识的有效手段。然而,我们的网络话语,却总是将之视作取笑、玩弄的对象。这种致命的自负,不仅会遭遇现实的尴尬,更会让全社会付出长远代价。“石头剪刀布”研究,也许只是一个极为偶然的案例。可其确乎在提示人们,对基于专业分工的学术劳动保持尊重,对不了解、不理解之事保持敬畏。围观所谓“奇葩研究”,少些莫名其妙的傲慢与附和,多一份理性和耐心,我们可能便会有不一样的判断。(评论员 蒋璟璟)

    [新华网-华西都市报] 

“石头剪刀布”折射出科学认识的差距

  “石头剪刀布”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和简单事物下控制方法的研究,对于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然而仅因为“石头剪刀布”是一种游戏,就无以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足见科学素养的苍白。

  科学都是相通的,再简单的形式背后,都有着相似的原理。“石头剪刀布”不仅是一种概率研究,其间还包含了物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内容,并成为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优化算法理论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本科教学教程的参考内容。不理解甚至视之为笑料,恰是对科学不尊重的结果,由此也折射出科学素养还有待于加强。

  一直以来,基础教育被弱化已成一种通病,重实用而轻研究,使得对科研少了一些耐心。要么是科研人员难以获得社会的尊重,要么就是研究型人才去从事一般的管理,要么就是难以培养出真正的研究型人才。虽然我们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研究生群体,也具有全球数量最多的论文,但真正有用者却乏善可陈。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现状映射着创新动力不足,缺少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伪科学、伪养生学大行其道。在实践中,我们往往重视了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却忽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普及。很容易因为功利忽视了科学的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石头剪刀布”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评选,然而依然挡不住 “研究出来成果了,有什么用”的论调。如此看来,基础研究依然无以得到普遍的接受,在很多人看来不能变现的东西,都没有实际的价值。也正是因为这种功利而具有偏见的认知,使得基础研究在国内的基础还十分薄弱。由于基础研究的弱化,无以培育牢固的科研基础,“山寨产品”由此大兴其道。若不能转变这样的科学态度和认识,那么建设创新型国家则将会成为无源之水。

  但愿“石头剪刀布”的“意外”成功,能带来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四川 唐伟)

    [新华网-扬子晚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89582911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