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5-03-05
专家:中国每年水污染造成经济损失2400亿元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说了上述这番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指引。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截至昨日21时,中国网两会在线调查显示,在20个“您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候选词中,“环境治理”列在第7位,关注度高于住房保障(第9位)、就业问题(第10位)等。
本报记者发现,与往年有关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的建议和提案议案有所不同,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市场化、法治化思路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民主党派建议设京津冀治霾基金
根据记者观察,把代表、委员和公众的心紧紧攥在一起的是三大环境问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雾霾,水污染危机,以及土壤污染。
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今年,大气污染防治写进了28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雾霾”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
环保部统计数据显示,在灰霾“重灾区”京津冀区域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014年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为156天,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少85天;PM2.5年均浓度为93微克/立方米,12个城市超标;PM10年均浓度为158微克/立方米,13个城市均超标。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也同样让人喘不过气来。
今年两会上,民盟、民建、农工党等民主党派建议京津冀三省市应联手应对大气污染,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设立“生态保护基金”的建议。
农工党中央在其提案《关于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金的建议》中,对这个基金进行了详细的制度设计,建议资金规模设定为300亿元左右,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由中央财政拨款;二是按照共同又有区别的原则,由京津冀协商按一定比例出资,京津应承担主要部分;三是由社会投入和社会捐赠;四是在京津冀设立专门的生态环保附加费,如电力、燃油附加费等。
基金重点支持开展节能减排、污染防治、水源涵养、循环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和生态修复等重大生态环保工程,以及表彰和奖励在京津冀环境保护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但是,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专项资金设置来解决问题并不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财政改革的方向,应在确定事权时考虑中央和地方的责任,通过协调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责任,最终通过预算程序来解决。
对于空气污染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的议案聚焦在优化排放考核指标上。他认为,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为解决交通拥堵、空气污染问题而采取汽车限购和限行措施,实际上这是治标不治本。
为此,他提出了三项对策建议:多修建立交桥和高架桥,保持道路通畅;交通指挥智能化,提高道路运行管理水平;积极治理汽车尾气污染。
宗庆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穷二白的时候,为了吃饱饭穿暖衣,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金山银山青山绿水都要。
而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的提案则建议,大力推广清洁高效用煤技术,提升能源安全。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对本报记者说,在工业领域,大量散煤低效率粗放燃烧是当前我国急需提升和治理的重点。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吕新华表示,加速大气污染治理不仅会使京津冀一亿多常住人口受益,受首都圈示范作用影响,全国各地也会加速,并对邻国产生好的溢出效应,“相信国际奥委会会充分考虑以上因素,让此次冬奥会落户北京与张家口。留住奥林匹克蓝,我们充满期待。”
每年水污染造成
经济损失2400亿
今年,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关于采取有力措施处理直排污水有效缓解河湖黑臭现象的提案》称,河湖黑臭正在全国蔓延,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骆建华向本报记者介绍,当前,我国城乡普遍存在河湖黑臭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我国城镇存在不同比例的直排污水。
截至2013年底,全国城市(指设区市)污水处理率为89.21%。据住建部数据,2012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到87%,县城的接近80%,建制镇的不到30%,村庄的只有8%。设区市、县、建制镇、村庄的直排污水比例分别约为11%、20%、70%、92%。
“考虑到统计数据的全面性,实际比例可能更大。”骆建华说。
环保部去年公布的《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等十大水系的国控断面中,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19.3%和9.0%。在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和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9.6%。
天津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研发部部长、高级工程师许丹宇告诉本报记者,我国每年水污染对工业、农业、市政工业和人体健康等方面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400亿元。
“向黑臭水体宣战已刻不容缓。”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永会此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国务院即将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对黑臭水体的治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本报记者从多地两会上得到的消息显示,目前许多地方正在进行黑臭河湖治理,如杭州市今年治理黑臭河超过30条;成都市对全市200条黑臭河渠实施综合治理;苏州市也宣布,年内对辖内29条河道“清肠”换水除黑臭。
对于水污染治理,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上述提案建议,以一级强化处理作为底线手段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所有尚未并网的污水必须采取一级强化处理措施,不得直排。
该提案称,城镇污水应急处理应是一项符合政府采购范围的公共服务,可以按照国家环保部当前大力推行的以效果为导向的合同环境服务模式来运作。该模式由环保企业提供投资、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并由其运营,而政府与企业签署合同购买环保服务。该合同以水质指标的质和量为合同标的。在具体操作中,可根据主要的环境问题及环境目标选择技术,签署环境服务合同。
土壤污染防治将耗资数十亿元
比空气、水污染更为严重的是土壤污染。住建部专家委委员、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益告诉本报记者,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在工矿业废弃场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的同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更加令人担忧。
去年,环保部、国土资源部等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退化面积比例超过40%,七至十等的劣质耕地比例达到27.9%,耕地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达到19.4%,耕地质量整体表现为“四成退化、三成劣质、二成污染”的“四三二”状态。全国土壤污染总体呈现出“老债新账、无机有机、场地耕地、土壤水体”等并存复合污染的严峻局面。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在编制中,环保部专家预计,土壤污染防治将耗资数十亿元。
根据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部署,环保部2015年“三大战役”中就包括,继续推动“土十条”制定实施,紧紧抓住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个重点,提出保护、禁止、限制和控制的措施要求,抓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持续推进污染场地治理修复项目。
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关于加快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提案》和《关于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领域PPP模式的提案》引人关注。
所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通过委托治理服务、托管运营服务等方式,由排污企业付费购买专业环境服务公司的治污减排服务,来提高污染治理的产业化、专业化程度。
“第三方治理是将专业化环境治理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引入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可以使污染治理相对集中、减少环境治理设施的重复投资、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水平。”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说。
而PPP模式,则是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近期,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先后出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文件,意味着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的PPP模式或将是未来城镇化建设的主流融资渠道之一。
1月1日起,全国人大新修订的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组合拳”式的多种执法手段纷纷出炉,环保、公安、司法、公众等也握紧了痛打环境违法企业的拳头。
2月27日,陈吉宁履新环境保护部部长,其在3月1日的媒体座谈会上表示,“十三五”环保规划的主要思路将放在紧紧扭住改善环境质量这个核心,重点要攻克大气、水体、土壤污染防治。
2015年,或许将成为中国环保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
(原标题:环境治理成两会建言热门:宁要绿水青山) 立早 张国栋 郭晋晖
[光明网-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报道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外国专家学者积极评价中国生态保护成就
本报北京3月3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不断加大环保投入,践行减排承诺,获得国际赞誉。一些国外专家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相信随着中国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大执法力度,中国未来一定能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做到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加大绿色投入 践行减排承诺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对本报记者说,近两年来他曾到中国各地走访参观。他最近出版的书籍《神奇的中国》记述了中国政府为治理污染所付出的努力。他在书中称,中国正转变粗放型的发展理念,从“唯GDP(国内生产总值)论”到重视绿色GDP。在这方面,习近平主席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早在2005年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习近平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塔夫罗夫斯基表示,他在中国亲眼目睹了政府采取的环保措施,比如为降低能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政府在大城市对车辆限行、搬出重工业企业等。为减少“污染大户”煤炭的负面作用,政府正在加速工业能源来源的转变。最近一两年来,无论在中国的东部还是西部地区,他都能看到新建的风能发电设备越来越多。
国际能源署顾问樊俊表示,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结果,过去20年,中国电力碳排放强度(每发一度电排放的二氧化碳质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由1996年每度电排放970克二氧化碳,下降到2012年的每度电产生734克二氧化碳。其中,煤电碳排放强度在2012年已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并正逐渐接近欧洲和美国的水平。燃煤电站的改造升级带来的能效提升,以及大量可再生能源的扩容并网,对降低中国电力碳排放强度功不可没。从能源技术角度看,中国开展的适用于超低风速的海上风电机组等研究工作已经取得实质进展,这些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将为中国的碳排放强度继续下降注入新的动力。
从去年11月至今年2月,日本丽泽大学教授梶田幸雄几乎每月都要访问北京一两次。他说,最近几次去北京都是晴天,空气很不错,切身感受到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成就。2009年,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目标;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这一系列措施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的决心。在新常态下,中国已经摆脱了“GDP至上主义”,正在制定新的目标。他表示,对中国今后即将采取的具体措施充满期待。
转变环保理念 依法从严治理
世界环境保护基金中国事务负责人丹·杜德克认为,中国从一个传统农业国迅速完成工业化、现代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环境问题。但中国领导人应对环境问题的决心不言而喻。新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证明中国准备倾力应对这些问题,体现了行动的态度,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新法规加大了对污染者的处罚力度,并开启碳交易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在限额之外的排放将面临严重后果,体现了中国严格执法、保护环境的决心。
南非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经济发展论坛主席达里尔·斯万普尔表示,中国政府近些年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从宏观上说,中国政府从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注重经济结构转型,狠抓经济增长质量。从微观而言,中国政府加大对绿色产业扶持力度、提高产品绿色技术含量、出台严格的环保法律等,都表明了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中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难以避免地对生态环境带来一些破坏。但是他相信,有了政府的重视和具体的行动计划,未来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环保问题并不是中国一个国家面临的难题,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国正在加强与全球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美国马萨诸塞州史密斯学院历史系教授丹尼尔·加尔德那长期关注中国环境问题。加尔德那认为,经过了30多年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开始面临空气、水源和土壤污染的问题,这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末的情形类似。一系列环境污染事件唤醒了中国人的环境意识,同时也让国家领导人采取了更有力的环境保护措施。碳排放交易项目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试行;在一些高污染地区,政府设定了煤炭消费上限。在治理空气、水污染方面,政府也在大力投资。目前中国对可再生资源的投资是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此外,政府还限制上路汽车数量,调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对购买电动车和油电混合车给予鼓励。中国的环保努力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益于整个世界。
哈萨克斯坦国际问题专家瓦里汗·图列绍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节能减排,其最终的目的是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的身心健康,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从长远来看,造福子孙后代。这是契合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
图列绍夫认为,中国近些年来在生态保护领域采取的措施、取得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中国在国内通过立法,加强监管力度,取缔了不少污染严重的企业,在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中推行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同时大力开发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渐减少并摆脱对碳能源的依赖,在全社会倡导节能低碳的理念。另一方面,在国际上,基本上所有涉及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的国际公约,中国都签署并在积极落实履行。作为人口大国和能源消耗大国,中国在节能减排和治理污染方面所做努力,也是对国际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贡献。
(本报记者陈效卫、李永群、刘军国、张朋辉、倪涛、李博雅、黄文帝)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04日 03 版)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