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高原草甸退化速率达每年1.42千米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4-07-17
成都理工大学王谋、李勇等研究发现,当前的全球环境变化,导致青藏高原腹地气候呈现暖干化趋势,也引起该区高寒草甸植被向高寒草原植被的退化,退化速率达到每年1.42千米;与之相应,退化区内的生物总量也呈下降趋势。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资源学报》上。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在读博士生王谋向记者介绍,青藏高原是一个独特的巨型地貌单元,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在第四纪初的快速隆起,导致亚洲和全球气候格局的重新确立,也铸就了高原严寒缺氧的生活环境,以及受此控制的脆弱的高寒植被生态系统。高寒缺氧的生活环境,抑制了人类对该区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相对原始和自然的演替过程,使得青藏高原成为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天然实验室”,也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
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是同纬度带中气温平均变率突出的高值区,拥有脆弱而更为敏感的生态系统。因其气候和植被能对气候变化做出迅速响应,一直被称为全球的“气象灶”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预警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持续增温的趋势,而之前研究表明,在温度上升2~3度以及与之相伴的降水量下降的情况下,亚洲干旱和半干旱区域的草地生物量将下降40%~90%。为解释长江源地区的环境变化,并为分析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在气候暖干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王谋和同事一起,在唐古拉山以北温泉—沱沱河地区以高寒草甸—高寒草原生态过渡带为对象,依托125万温泉兵站幅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生态与环境”重大研究计划进行了为期3年的研究。
2002年6月开始,研究人员在平均海拔高度5000m,由山地、宽谷、盆地和冰原等地貌景观组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羌塘盆地东部的研究区内,先后进行了两个阶段的野外调查。在2002年5~9月的第一阶段,主要对研究区植被概况、典型植被群落组成和结构进行研究;2003年4~8月的第二阶段,则主要对各群落控制区域和范围进行了确定,对典型群落控制范围进行了时间序列上的纵向比较,并开展了植物碳同位素组成与受季风控制的区域降水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探索研究区植被变化与高原季风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受高原季风控制的区域降水因素影响,研究区内植被呈现由南东方向较湿润的高寒草甸植被向西北部较干燥的高寒草原带过渡的特征。高原气候暖干化被认为与全球变暖有密切联系暖干化在研究区内导致了高寒草甸植被向高寒草原植被的退化高原面上则表现为表征干旱气候系统的高寒草原植被带逆高原夏季风运移方向,即向南东方向的不断扩张。
与前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该区植被分布研究对比王谋等计算出全球变暖导致研究区内干旱草原带扩张的速率约为每年1.42千米。如果年均降水量减少、年均温度降低的情况继续保持,高寒草原带向南的扩张速率将会加快。这种扩张不仅导致扩张区域内植被盖度的降低,同时引起该区地表生物总量的下降,进而直接影响当地牧业经济等政策的修改与制定。(科学)
|
anbaoe@public3.bta.net.cn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