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远眺珠峰测高 世界之巅中国之骄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5-05-30
2005年5月22日上午11时零8分,将在世界测绘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将为这一刻而感到自豪。在这一刻,我国珠峰登顶测量队员成功登上世界之巅,开始进行峰顶测量。人类大规模、高精度地为地球测量“身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登顶·前夜 所有的人都没有合眼 21日晚上,从5200米的大本营到8300米的突击营地,所有的人都没有合眼,以往漆黑一片的珠峰大本营,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国营地都亮着灯光,所有的发电机都和着风声轰鸣着工作。登山指挥部、测量指挥部以及在此驻守了一个多月的各路媒体,都在紧张地关注着队员们登顶的进程。 22日凌晨2时,珠峰峰顶的风力是8至9级。据前方的队员反映,由于风大,有些看不清路。所以登顶的时间从原定的2时推迟到了3时30分。 凌晨3时30分,登顶测量队员和多名高山协作人员一起,携带着登顶测量设备,从8300米的突击营地向峰顶发起了冲击。这是珠峰登顶最关键、最艰难、最危险的一段路程。 登顶·出发 把雷达带上世界之巅 第一批突击登顶队员分别是珠峰登顶测量队队员小嘉布、普布、阿旺根堆和多吉格桑等,中国女子登山队队员吉吉和拉吉,以及女队的高山协作人员大齐美、开尊等,此外还有西藏登山队的队员阿克布、拉巴等。 登顶队分成两批A组和B组。22日突击登顶的是A组,其中包括两名女队员,共22人。据珠峰大本营测量总指挥张燕平介绍,当天登顶测量的主要任务,一是在峰顶竖立觇标,觇标上包括GPS的天线、激光的反射棱镜和照准的标记;二是进行雪深测量,把雷达也带上去了。 此外,第二批突击登顶队员现在已到达海拔7790米营地,按照计划,他们继续向海拔8300米营地进发,23日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冲击峰顶。 登顶·后方 心情跟着天气变 8时30分 中科院科考现场。据负责人李茂盛博士介绍,当时珠峰上的风速是19.27米/秒;风力9级左右;温度-30.8℃;风向西北。而以往登顶的情况,风速在15米/秒;风力7级左右。这样的天气显然不理想,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登义认为,当时的天气不适宜登顶,而且风不会很快变小,测量队员的攀登将会十分困难。当时人们的心都不免“一沉”。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上午9时56分,温度开始回升,风力也逐渐变小。所有队员都翻过第二台阶,第一名队员距离峰顶大约还有15分钟左右的行程。通过望远镜看,他的步伐轻松。 10时50分 根据指挥部消息,有一名队员马上就要登顶了,但他停下来在等候后面的队员。上面的风力瞬时达到8级。队员们背着6.6公斤的氧气和食品,还有机器设备,走几步,歇几步,比较累,不便于过多的通话。 11时04分 探测气球传回的天气数据显示,珠峰峰顶风速16.2米/秒,气温为-29.6℃,太阳也出来了。专家表示,这样的天气对登顶有利,大本营内情绪高涨。 登顶·成功 小嘉布:“我们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11时08分报话机终于传来了小嘉布的声音“我登顶了”接着对讲机又传来了女队队员拉吉清脆悦耳的声音指挥部里顿时一片欢腾人们在欢呼在祝贺之后国家测绘局的测绘人员又马上投入他们负责的测绘工作了。 5月22日11时08分 2005年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队员、西藏登山队国际级登山运动健将小嘉布,成功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之巅。紧随其后的20多位队员也成功登上珠峰顶峰。 登顶之后,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队员的身体状况良好。从前方获知,珠峰峰顶风力达到8至9级,温度约-29℃。在这样的情形下,队员们仍然按照事前部署,有条不紊展开工作。珠峰脚下的6个交会测量点与顶峰同步进行测量工作。 登顶·喜悦 队员们在峰顶展开国旗 11时50分 他们在峰顶竖起了鲜红的国旗和测量设备。现场测量指挥岳建利一声令下,峰顶测量开始。峰顶觇标的透镜将彩虹一样的光芒发射到海拔5200米到6300米的6个交会测量点的仪器上,千万条数据同时录入系统。12时01分 登顶的队员门在11分钟之内便完成了第一组测量数据。随之,第二组测量数据也已完成。12时10分 测声雷达(雪深探测仪)测声、测位。12时20分 队员们在峰顶展开国旗。12时25分队员们开始下撤。下午6时30分已全部下撤到海拔8300米的营地,接着朝更低海拔营地下撤。 登顶·连线 现场指挥的妻子为胜利高兴 时间:11时08分 地点:西安 连线人物:王立芳(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现场指挥、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岳建利的妻子) 他们胜利了,我感到特别高兴。几个月以来,我几乎每天都在祈祷,珠峰测高一定会成功。 如果他不给你打电话,你根本就联系不上他。尽管他手上有卫星电话,但他基本上不给家里打,说电话费太贵。比方说,1999年他去珠峰,在那里发高烧三天,差点连命都丢了,也始终没打电话回家。回家后他才说差点见不到我了,我认为他在开玩笑,一看照片才知道他没骗我:他的脸是青的,嘴唇是黑的,病得非常严重。 这次去珠峰,他又是杳无音信。有一天我有点不舒服,想到他连电话都不打,有些生气,就给他们单位的书记打电话。我说,书记,岳建利有没有给你们打电话汇报工作?书记也说没有。没办法,我只好每天出去买报纸,仔细寻找测绘队员的消息,要不就是盯着电视看新闻。 还有一次,他去海南搞测绘回来,我一个人在二楼阳台上坐着,看见一个人远远地向楼下走来,觉得这个人样子很熟悉,但就是没认出这人是谁。后来他上楼、进屋,站在我前面,又黑又瘦,胡子老长,真的不敢相认。等他洗完脸后,我说,好久没见孩子了,去抱一抱吧。他说发烧了,不能抱孩子。 今天上午,我和女儿都在电视上看到登顶了,我们特别高兴,希望他把事情做完后,平平安安回家来。 登顶·问候 国家测绘局:这是壮举 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22日成功进行登顶测量,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在代表国家测绘局向测量队发来的慰问信中指出,这次登顶测量是“珠峰测量史上的壮举”。 慰问信中提到,珠峰是世界最高峰,中国人为拥有这样雄伟的高峰而自豪。作为中国的测绘工作者,精确测量珠峰高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是中国首次测量珠峰高程30周年。这次珠峰高程测量的成果,将对地壳运动研究以及其他地学研究提供十分宝贵的数据资料,为中国科学事业作出贡献。 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热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西藏登山协会等发来贺电,祝贺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中国女子登山队同时成功登顶珠峰。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22日也发来贺电,祝贺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登山队登顶重测成功。 陕西省政府发去贺电 本报讯 (实习记者 雷鸣 实习生 齐瑛)昨日上午11:08,当中国珠峰登山测量队首批登顶队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后,为了表示对测量队员的敬意和谢意,陕西省人民政府在第一时间向担负此次测量任务的我省第一测绘工程院(国测一大队)珠峰高程测量分队发出了贺电。 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转陕西省第一测绘工程院(国测一大队)珠峰高程测量分队: 欣闻你们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于5月22日11时在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后,圆满完成测量任务,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全省三千七百万人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登顶·关注 珠峰“清洁工”抵达拉萨 5月21日,“2005地球第三极珠峰大行动”全体志愿者抵达拉萨,经过短暂的体能休整和身体检查后,志愿者们在活动领队的带领下对布达拉宫两侧进行了集中的清扫,这是环保队员们到达西藏后的第一次环境美容工作。 昨天上午,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珠峰环保活动宣传站与抵达拉萨的志愿者们进行了现场电话连线。据了解,截至发稿时,除一名环保志愿者感到身体不适外,其他志愿者并未出现不适症状。今天在布达拉宫前进行誓师仪式后,全体志愿者将开赴珠峰,预计今晚到达日喀则。 登顶·背景 中国人十余次登顶 对珠穆朗玛峰的攀登活动,开始于20世纪初。在过去的40多年中,中国健儿已经10多次登临“地球之巅”,把足迹留在珠峰峰顶。 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首次从北坡中国境内登上了世界最高峰,这次中国登山队共有29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 1975年5月27日下午2时30分,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再次从北坡登上了这个地球的最高点。 1988年,中国、日本和尼泊尔三国登山家携手挑战珠峰,从南北两侧会师顶峰、双向跨越珠峰成功。 1990年,中国、前苏联和美国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义会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 1993年,海峡两岸的6名登山运动员首次携手登上珠峰,吴锦雄成为第一位登顶的台湾同胞。 1996年和1997年,中国先后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开展联合攀登活动。 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队10名藏族队员一次全员登上珠峰,并在8848.13米的顶峰采集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 2000年5月21日,中国第一个民间单人挑战珠峰的黑龙江勇士阎庚华登顶成功,但在下山途中不幸遇难。 2002年,又一名勇士王天汉单人挑战珠峰获得成功。 2003年,中韩联合登山队和中国珠峰登山队的14名中国队员分别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顶。 登顶·感动 这对夫妻两次以上登顶 大齐美和拉吉这对藏族夫妻有幸同时参加2005年珠峰登山测量和中国女子攀登珠峰活动,于5月22日11时40分携手登上珠峰之顶成为中国第一对两次以上登顶珠峰的夫妻。大齐美曾于1990年和1997年攀登过珠峰之顶;拉吉于2004年5月登顶过珠峰。
相关链接 你好 珠穆朗玛 还有哪个高度让人如此心驰神往?还有哪座山峰让人如此魂牵梦萦? 从1717年第一次将“珠穆朗玛”的名字标注在地图上开始,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憧憬和向往。“我来过了,我见到了,我超越了。”近百年时间里,激情做伴,1500多名健儿成功登顶,近200位勇士风雪魂归。一条登山路,刻满了人类走近自然、探索自然、了解自然的重重险阻和无限情怀。 对自然世界的深入了解,激发出人们无尽的潜能。在这个九天揽月“高路入云端”、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的时代,珠穆朗玛已不像当年那样高不可攀。单人登顶,南北对跨,盲人翻越,不吸氧攀爬……登山者们一次次抬升着跨越的标杆,似乎惟恐难度不够,挑战不大。只有将勇往直前的目光移向脚下时,他们才猛然发现,自己对这神秘的“第三女神”其实仍然知之甚少,无论是她的历史,她的未来,还是她今天确切的身高。 这不奇怪。即使哈勃望远镜的视力已经足以分辨100亿光年之外的星斗,我们对“太空中能否用肉眼看见长城”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至今也难以回答。即使计算机遥控程序可以推动陷入沙坑的火星车重新上路,我们的工程师还在为拧不紧的水龙头和时常卡壳的餐桌转盘发愁。魔鬼在细节当中,而细节是如此之多。科学技术纵有三头六臂,也不得不为它们大费周章。 细细算来,中国人对珠峰的精确测量,已经有近50年历史。但令人遗憾的是,专业的测绘人员只是业余登山选手,始终未能亲临峰顶动手操作,而专业登山队员的测绘知识和技能有限,对复杂情况的把握和处理很难说尽善尽美。专业测绘人员和专业登山选手同时登顶,用最先进的技术以最高的精确度复测珠峰,由此成为这次珠峰综合科考的最大看点。 也许有人觉得,8848.13米也好,8850、8846米也罢,这微不足道的差异什么也改变不了。果真如此吗?数学家为把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精度在小数点后前推10位,摸索了几乎整整1000年,而物理学家只要能够证明宇宙大爆炸以来的100多亿年间,精细结构常数的数值变化了0.001%,就可能将广义相对论彻底改写。当科学将细节中的魔鬼赶出来之后,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而科学家们从没有国界的科学探索中转过身来,站在自己祖国的国旗之下,握有这样一组精确的数字,他们那兴奋的心跳,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清晰地听到。 你好!珠穆朗玛! 敬礼!向珠峰科考的众位英雄! [人民日报] 追问地球之巅:挑战自身突破极限 今年3月至5月,数百名科学家、登山队员和测绘队员聚集在珠穆朗玛峰脚下,展开197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珠峰高程复测活动 本报赴珠峰特派记者 赵亚辉 追问——— 对珠峰高程的探索是人类认识地球、了解自然、挑战自身、突破极限的过程 2005年5月22日凌晨,珠峰锥形的峰顶在朦胧的夜色中若隐若现。在通向峰顶的东北山脊上,一队中国人正顶着月光和呼啸的寒风,一步一步缓缓前行。他们是珠峰测量队第一批冲顶队员,他们此去携带了先进的测量设备,他们此去将经历种种磨难,他们此去要向珠峰发起最新的追问。 公元1714年,3名掌握当时世界最先进测绘技术的中国人———清朝理藩院主事胜住、喇嘛楚尔沁藏布和兰木占巴受中央政府的委派,对广大的西藏地区进行勘测。他们跋山涉水,历尽艰险,直接深入到珠穆朗玛峰下,采用经纬图法和梯形投影法,对珠峰的位置和高度进行初步的测量,并在绘制成的《皇舆全览图》上明确地标上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名称。这是人类第一次向世界之巅发起追问,尽管对于珠峰高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结果。 又过了100多年,1852年的一天,在英属印度测量局局长埃弗斯特的指挥下,测量师们把巨大而沉重的经纬仪慢慢地对准了200公里之外的珠穆朗玛峰。8840米!这个粗略的结果让世人首次知道,这就是地球之巅。 此后的100多年间,人类对于珠峰高程的追问一发而不可收。它的高程数据、地理资料“成果”,一直被外国的“测量权威”们所垄断。 1975年,我国组织了大规模的珠峰登山、测绘、科考行动,首次在珠峰峰顶设置3.5米的觇标,测定珠峰高程为8848.13米…… 人类一轮又一轮追问,获得一个又一个“答案”。追问珠峰高程,已经成为人类认识地球、了解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检验科技水平、探索科技发展的过程,更是人类挑战自身、突破极限的过程。 挑战——— 全球已有1500多人次到过地球之巅,将近200名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遇难 在中国珠峰测量队大本营的旁边,有一个不到20米高的小山包。小山包上是几十平方米的小平台,静静地摆放着一些石堆、石板和石牌,这就是攀登珠峰遇难者的墓地!这里没有绿草和鲜花,只有呼啸的寒风和刺骨的冰雪默默陪伴着他们。 挑战珠峰的过程中,既出现了众多的英雄人物,也出现了众多的悲情事件。至今,全球已有1500多人次到达过地球之巅,又有将近200名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被雪崩、滑坠、暴风雪、酷寒和极度缺氧所造成的各种凶险夺去了生命。殉难者中包括11名中国的登山健儿和高山工作者,包括著名的登山家邬宗岳和王富保。 2005年4月中旬的一天,一群中国人怀着追问和挑战的精神来到了珠峰大本营,他们是中国珠峰测量队的队员们。 在过去的1个多月里,他们已经让自己的足迹穿越了藏北无人区和昆仑、唐古拉、喜马拉雅、冈底斯等藏区大山,行程上万公里。他们已经在青藏高原的30个主测量点和50多个附测量点上展开了6轮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联机观测,监测网覆盖了1/4个西藏,获取了青藏板块地壳变化的翔实数据。 “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的地理情况和多变的道路状况给我们执行任务制造了很大的障碍。”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副队长陈永军说:“前前后后有10多名队员身体出现过问题,但大家都挺过来了!” 责任——— “珠峰是中国的山峰。我们中国人当然要自己来量清楚她的身高。” 2001年,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列确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正式提交议案,建议重新测量珠峰。2003年,经过充分论证,国家决定在2005年复测珠峰:要用科学严谨的方法,要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要亲身登上地球之巅,获取珠峰准确的高程数据。 “珠峰是中国的山峰。我们中国人当然要自己来量清楚她的身高。”珠峰复测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的话说出了中国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心声。 在前方负责实施复测行动的中国珠峰测量队的队员们更是激情澎湃。“作为一个测绘人,这次可能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参与测量世界最高峰”,一名普通的测量队员说:“这时候不拼命,什么时候拼命?!” 正是有了这种精神,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在测量队里涌现:队员王新光的父亲突然去世,他最终选择了留下来继续工作;队员张江齐在海拔6500米出现严重病症,他依然咬牙坚持,完成了所有仪器培训工作后才开始下撤;队员孙占义的车灯坏了,为了把维修好的仪器准时送到大本营,他开着手电筒在大山里跑了6个小时;中队长高国平严重的痔疮病又犯了,他忍着疼痛,带领队员爬行4个小时,在海拔5300米建立了测量二本营…… 2005年5月22日上午11时08分,中国珠峰测量冲顶队员冲击珠峰顶峰成功;11时50分,当觇标在峰顶竖起,早已守候在东绒布、西绒布、中绒布等6个交会测量点的测量队员们同时打开经纬仪和GPS,展开了联机观测。 这一刻,所有的艰苦都不再是艰苦,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随着各种数据无声地装进测量仪器,一曲无声的珠峰测量交响曲在每个测量队员的心中响起。 [人民日报] 珠峰竖立高程测量纪念碑 珠峰竖立高程测量纪念碑 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在5月22日成功进行峰顶测量,测量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将在数据分析处理后公布珠峰精确高程。为纪念这次测量,中国首次在珠峰大本营竖立的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于5月25日揭碑。这是纪念碑揭碑现场。新华社发 [北京娱乐信报]
|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Tel:010-62063238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