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一位研究生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了一种混合“涂料”,涂在发光二极管灯上后,原本发蓝光的灯会像普通白炽灯泡那样发出白光。
迈克尔·鲍尔斯是范德比尔特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混合“涂料”的发明来源于他在一次实验中的偶然发现。在那次实验中,鲍尔斯原本只是想制造出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的量子点,尺寸为几纳米,还不到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但是当鲍尔斯用激光照射他的量子点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一束白色的光线笼罩桌子时,我不由惊讶起来,”鲍尔斯回忆说,“这些量子点应该发蓝光,但是它们现在发出了美丽的白光。”
这一意外发现之后,鲍尔斯和另一名学生萌发出一个新点子。他们把这种量子点与一种名为聚氨酯的树脂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涂在一只发蓝光的发光二极管灯上。涂上混合“涂料”的灯泡体型“臃肿”。但重要的是,它真的如鲍尔斯所愿发出了白光。
这种白光并不是发光二极管的蓝光经由转换后形成的白光,而是像白炽灯泡发出的温暖、微黄的白光。
与60瓦标准白炽灯泡相比,涂上“涂料”的灯泡光线比前者明亮大约两倍,照明时间也延长大约50倍。
这一发现登载在10月18日的网络版《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
量子点混合“涂料”的发明,被科学家认为将使发光二极管的应用步入一个全新时代。
与60瓦标准白炽灯相比,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更明亮,照明时间也更长,能持续5万小时,而且不容易打碎。另外,发光二极管不发热,因此更节能。美国能源部估计,如果全使用发光二极管照明,到2025年时,美国用于照明的能源消耗将比现在下降29%。
[上海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