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论评:微软拿技术创新之手扭断中国计算机软硬件脖子
微软“帝国”以及投靠微软“帝国”所积累下的社会财富可能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财力了。微软“帝国”具有的惊人创新能力和超常规发展速度,实在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经济奇迹。比尔.盖茨这个当年只能寄居在破旧车库中玩电脑的洋娃娃,而今更是成为了威震世界并家喻户晓的“软”巨人。现今,“软”巨人的力量也越来越显重要和强大!
微软因为技术创新所形成的强大市场占有率,使得他具有在其强大操作系统平台上轻而易举建立任何虚拟性电子产品销售窗口,可以随时敲脆众多企业花巨资开发的电子产品,且从中获得巨大的利益。有人估算,如果微软按操作系统使用时段收费的话,微软的财富将达到世界极限。又假如微软将操作系统安装界面以广告版面出售,微软的广告收益也将是全球最丰厚的。......
眼下,微软又推出一新的产品,它的触角是各个企业。很显然,微软的目的是想将世界上各个企业通过自身研发的先进软件系统平台串联起来,并最终借助这些企业建立一种旨在全方位为企业服务并日收取其佣金的全球网络体系。这一点是一般人所看不见的。
新的软件、新的服务方式,以及全新的管理理念,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微软在构建全新的全球服务体系过程中,全球所有的资金、技术和管理都将重新组合。世界经济完全可能随着软件业寡头的指挥棒而转动,各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在新软件和全新管理理念的推动下,过去所有的计算机硬件无疑要再次更新换代,即存在所谓的硬件配置兼容。这种情况下,那些硬件生产商们无疑要重新改正设计方案,以适应软件所需要的配置。中国计算机行业硬件方面多是一些小规模的低配置硬件生产商,他们正艰难为计,更是经不起这样强大而高速更新软件“寡头”的折腾。可以想象,后果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硬件配置商被掐捏着脖子,唯有喘息的份子。
那么,对于那些依托微软平台开发应用软件的软件开发商情况又会怎么样呢?当然,他们的日子也是一样的不好过。要么你不用微软的系统平台,要么你快速地开发出适应新系统的新软件,但是两者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最具创新的高端技术型虚拟系统平台的建立就意味着一大批软件加入到了自动报废的行列,这就是非常糟糕的。甚至可能有一些正在酝酿中的软件开发计划,还没有等到成为产品就已经面临一文不值的绝境。软件开发应用商们的脖子更是被掐捏得更紧。
在中国,无论计算机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开发都是世界二、三流的水平,这样的情况就更是十分糟糕。何止是糟透了,简直可以说是脖子可能快要被扭断了。如此循环下去,要不了十年功夫,中国计算机行业将可能是一身灰土而已。
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看看微软公司的发展历史就知道中国计算机业所面临的危机根本不在于中国人聪明不聪明,而在于制度和体制的约束,在于缺乏创新文化的积累和扩张。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微软公司当年同IBM谈判,公司规模之小不足以租用一间像样的写字楼办公用房,公司是在临到下午要签合同时,才租下办公室的;产品更是没有什么资格认证之类的说头。这种情况在中国简直是不可想象的。IBM公司财大气粗,而当时微软公司正值创业初期,还远不及IBM下面任何一个小小实验室,这种财富不对等似乎根本就不可能促成合作成功。然而,他们合作了,并在其后的发展中相得益彰,在各自的领域里始终操执世界技术的牛耳。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的大企业更是少有IBM公司的大气度和胸襟,他们所看到的大多不是技术创新和创业精神,而是合作方的资金实力、人事关系、社会背景、以及名人效应。此种眼光也就决定了中国国营企业不得不一批又一批地倒下,失业人员一批又一批地聚集。
事实上,中国企业不是一两个企业的短视行为才凸现出社会环境和企业文化的窘急,而是整个企业群体所共同体现出的文化内涵积淀的不足。同发达国家的企业不同,中国企业中很少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所和研究院的;也很少乐意放手让职工进修或者专职带薪研究基础课题的;不少企业不注重对员工文化提高和技能培训,害怕“鸡飞蛋打”,没有什么职业、技术、安全等内容的教育培训计划(不得已成立的合资企业除外),对于在职教育也很少过问,甚至不容许职工参与在职教育和培训;许多企业都会赶时髦说唱“企业文化”一词,实际上却是非常单薄的满脑子赚钱理念,不在乎严重污染环境,不在乎安全事故频发,不在乎社会公德和损害他人利益,很缺乏文化底蕴甚至是道德素养;还有许多企业长期拖欠民工的血汗钱,连基本的做人原则都没有了,还能说什么发展企业文化呢?!还能谈什么技术创新呢?!还能期望什么推动整个社会获得巨大进步呢?!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我们只有越来越深重的没落感。
应当说,企业的行为大都是政府所胁迫,中国的企业往往是政府指挥发令之下才能有所为。所以,政府对于企业更当负有主要的责任。一个贪污、堕落、口是心非、出尔反尔、腐败连连的执政集团左右下的社会是不可能产生出什么引导世界进步的企业。这就好比是谚语所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下崽专打洞”一样。
全世界认识一个国家,影响最深刻、直接的往往是从使用来自那个国家的产品开始。产品的使用,品牌的认识,由此发展到认识这个国家的企业;而后,才会由该国家这个企业的形象转移到对这个国家的认识。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他们就是从计算机等尖端产品推广使用方面充分展示给我们能力的。使用他们的产品无形中给我们的理念就是最先进。相反,中国的产品过去是瓷器,所以中国就叫“China[瓷器]”;而今更是便宜的鞋帽、削价的衣服、无孔不入的家用电器,但更加先进的东西似乎就不多了,因而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就是一个只能生产日用消费品的大国。
我在这里不是想要说中国外交该如何作了,也像美国人曾经站到月球上造势云:“我们的一小步,就是人类的一大步”,而是说国家对待企业的态度,或者说执政党对于企业的态度,实际上决定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兴旺。我们的党善于“治”企,而不会“牧”企。“治企”是以整治至死为目的,而“牧企”则是以培育壮大为己任,目的不同,自然面目也就全非了。如此操作企业之理念,固然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被世界上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寡头”所鲸吞掉,何止是捏掐脖子呢?!
企业不活,国家税收来源萎竭,国家经济就不会强健稳固。呜呼,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惊恐何止是企业本身呢?!但愿有所彻悟!
[陈石]
相关报道
微软新一代企业级应用平台亮相 数百厂商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