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科学专论:东非裂谷“开口笑” 地球可能在膨胀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5-12-31

  

科学专论:东非裂谷“开口笑” 地球可能在膨胀

    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强烈地震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海啸事件,以及2005年从9月14日至11月初发生在东非的强烈地震所导致的宽8米、长达60公里的地裂谷事件,从我们的理论观点来分析,这些事件可能是地球正在膨胀的信号。

    我们认为,地球存在一度时期向外膨胀、又一度时期向内收缩的周期往复运动。这种观点不是心血来潮,确实是存在这样的证据。

    首先,地球各大洲的大陆板块是有拼接“缝隙”的,比如东非裂谷地带,喜马拉雅山脉,美洲西海岸,贝加尔湖地区等等,这些地区按一般的板块来讲是比较牵强的,但如果考虑到地球定期膨胀和收缩的问题,那么,许多地质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地球表面板块裂化相对比较均匀。能够如此大块大板地整体开裂又弥合,只有地球周期性膨胀和收缩模型才能完美解释。不仅如此,各个板块开合“缝隙”所涌出的岩流经冷却磁化,其表现的年轮都大体一致暗合。这就是说,板块裂化具有十分近似的同期性。时间上的近似同步,表明地球膨胀收缩对于整个板块都具有决定作用。

    其次,各大洋盆底的地形也表明地球会周期膨胀和收缩。从我们已知的海盆形态来看,始终存在一些大的“缝隙”区域,这些区域也是易于喷发岩流的地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缝隙”区域呢?这完全是地球膨胀过程中撕开的大口子。

    许多地球物理科学家认为,岩流从大洋中部流出,并逐步冷却向大洋周边陆地推进挤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假如大洋中部没有强大的岩流喷涌,那么也是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动力使其冷却后向两端推进。要造成大规模岩流喷涌,也只有地球开裂较大口子,才能保证极度粘性的岩流“喷涌——冷却——推进”。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对于大洋底部较大“开口”“缝隙”执迷不悟,这也只有地球周期性膨胀与收缩可以解释。在地球膨胀期到来时,尤其需要注意哪些个洋底巨大的“缝隙”。

    我们认为,地球大洋底部实际上是不存在这种简单的“喷涌——冷却——推进”机制。当地球膨胀时,开裂的大洋底部会发生巨量的岩流喷涌,这些岩流冷却后便停留在大洋的“缝隙”处。当地球收缩时,喷口愈合,缝隙变小,喷涌口处冷却下来的岩流,阻止了地球地壳的复位,这样,这些岩石堆层就会发生相互挤碰现象。由于强大重力和岩石塑性的存在,这些岩流形成的岩石壳到一定时期就必然会发生隆起和断裂。断裂的岩石壳层相互错动,这就形成了规则性的大洋海底纵折形貌,有海沟和山峰。

    第三,2004年岁末引发巨大海啸的印度洋地震位置,应该说也正好在印度洋开裂大缝隙的尾端。这就是说这一地区是地球膨胀高度冲突的地方。之所以如此,完全是由于其上已经形成了很厚很大块的陆地面积。据科学家考察,自大地震发生以后,这一海区地貌已经发生海盆抬高的情况。

    我们认为,这一地区的活跃程度远没有停止下来。如果地球正在发生膨胀是完全正确的看法,那么该地区的地壳撕裂性抬高型地震仅仅才算是开始,更加危险的地震可能还会在随后一些年里陆续频繁出现。加强对该地区的监测显得非常重要。

    第四,各地的火山活动加强了,这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地中海也不是一个平静的地方,这里也存在一个巨大的地下“裂缝”,只不过这个裂缝上表覆层的厚度很大而已,但地震和火山爆发非常值得警惕。

    火山的频繁暴发,往往是地球处于过热状态的表现。地球内部活动的活跃,必然波及到地壳的变动。我们认为,火山易于爆发地区往往是地壳膨胀时易于开裂的地方。

    第五,地球冰期消长的存在印证地球周期性膨胀。地球的水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地壳上升时,陆地面积扩大,地球大有“水落石出”的现象。由于海域面积扩展得更大,海平面的下降,海洋蒸发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地球环流和雨水分布将发生改变。这必然影响到地球陆地上的气候变迁,以及雨雪冰霜转移方式。当然,也必然会波及到人类的正常活动。

    如果地球发生膨胀,就会使得陆地面积扩大。这种情况下,地球上诸如南北极会更加严寒,青藏高原也会为大范围冰雪覆盖。地球冰川会复原。不过,这一切必然发生在地球膨胀趋于稳定之后。

    在地球膨胀初期,火山、地震和海啸等灾难性事件会频繁发生,地球内部大量的热量被带到地壳表面,地球表面迅速升温,海洋、江河、陆地等蒸发量迅速加大,此时的地球反而会有一种短时期发热的逆象症状。甚至,我们会发现南北两极的冰雪大量巨减,高原冰川大部消失,这种表象往往会先期给我们一种错觉,地球似乎要融化了。当地球内部活动稳定下来以后,我们才会发现地球一年比一年更冷,最后会进入地球冰期。

    地球冰期实际上是地球膨胀到稳定期以后形成的一种现象。这个时候,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大概只有纬度30度以内的区域。固然,地球的海洋面积不仅没有变小,反而是更加扩大了。虽然海洋的蒸发能力变化不大,但是大部分水气会被大气环流吹带到大陆高寒区域凝结为冰雪,并覆盖在陆地高原和高纬度区域了。这种趋势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第六,在许多海洋大陆架地区已经发现许多几百万年以前的远古动物化石。澳大利亚的科学家还发现海滨水下存在的一个巨大岩洞中钟乳石的生成与地球周期年轮有关系,钟乳石完全是在海水减退的情况下形成的。台湾海峡一直有渔民打捞出几百万年前的远古动物化石。这表明台湾海峡曾经是一片陆地。

    我们发现,在一些临近大陆的岛屿很早就有人类遗迹,从那时候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上来考察,人类只有通过陆地或简易漂浮物短距离航行到达,否则是不可能实现的。这表明当时这些岛屿距大陆是不太远的。

    第七,在一些近邻大陆架的海洋中,存在一些海底平台。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平台都是石灰岩质的,是由于千百年来海底珊瑚虫堆积形成的。然而,珊瑚也需要阳光,而这些平台现在所处位置在海底1000多米以下,根本就不可能为阳光所照射,这就形成了一个难解的谜。如果发生过地球膨胀,那么这些海底平台就可能露出到接受阳光的区域。这样,那些珊瑚虫就会重现生气与活力了。

    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钻探采样的办法来确认这些平台堆积的周期性。岩石层所留下的年轮会告诉我们海洋真实变迁的一切,这是很可行的办法。

    第八,再从各国都有洪水滔天的远古传说和神话记载来看,人类所曾遭受的灾难还远不是海啸那样小量的事件。例如,圣经上关于洪水的记载就说明洪水不仅巨量,而且时间很长。这可能是地球快速收缩时容易见到的情况。

    关于地球周期膨胀和收缩的动力机制问题,我们的看法是,地球内部可能存在某种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可能会定期启动地球内部发生一定量的可能成间隙性的热核聚变反应。比如,某些放射性元素在衰变中会产生相当数量的轻元素,这些轻元素积累到一定时期,就会产生更为频繁的热核聚变活动。正是这些地核深处间歇性热核聚变活动的周期性加强,从而形成了地核深层过热,导致了地球周期性膨胀。相反地,当地球内部间歇性热核聚变频度下减时,那么就会发生地壳收缩的现象。是否如此的情形,需要大家探讨。

    地球发生膨胀的幅度和海平面的回落范围都是可以估算的。但我们不认为地球就会因为东非出现裂谷而将地球的海洋再度分裂并形成一大新的海洋。我们趋向于认为,地球板块的漂移是有限的。地球板块移动是需要外在天体的规模性碰撞才能充分实现。

    此外,我们还有一个假说,随着地球发生多次周期性膨胀和收缩以后,地球内部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冷,地球膨胀的间隔和幅度有可能会随时间延伸变得越来越小,而收缩的幅度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大一些。这种情况,可能近似于我们将一个刚性小球从某一高处落下,小球撞击刚性地面弹回到一定高度,但每一次碰撞都会使得小球弹回的幅度减小,最终小球会停止下来。地球周期性膨胀和收缩是否会如此相似,这不是短时间一下子就能证实的。不过,依靠海洋,借助我们发现的一些特征标记是可以证实的。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些根据。

    过去,我们一直将我们提出的“地球周期性膨胀和收缩模型”作为一种假说来看,但随着我们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地球确实存在周期性膨胀和收缩的规律。诚然,要验证地球现在是否转向膨胀期,还需要定期对地球进行测量。现代科学的发展,卫星环绕地球,为我们准备了强大的立体测量网络,了解地球的周期性演变已经不是一件困难事件。似乎,我们也正处于印证并揭开这个疑谜的时期。

    [Anbaoe Lee 2005-12-31]

 

相关报道

埃塞俄比亚惊现裂谷 阿法尔盆地上演“神话”

东非大裂谷

    大地深处发出隆隆巨响、地面裂开巨缝……这一场景通常只在神话中出现,如今却在埃塞俄比亚真实上演。仅仅7个星期时间,埃东北部出现一条60公里长、8米宽的裂缝。科学家说,如此大的裂缝通常需要几百万年地质运动才能形成,因此为地质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惊 现

    这一裂谷出现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北方300多公里处的阿法尔盆地。今年年初,美国和埃塞俄比亚科学家曾宣布在该盆地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人类化石,估计有380万到400万年历史。

    亚的斯亚贝巴大学今年9月14日记录了发生在阿法尔盆地达斡尔地区的一场地震。从地质图上看,达斡尔位于西埃塞俄比亚断崖的低地地区。

    地震起因于当地一场火山运动。据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测算,火山运动地点位于北纬12.651度、东经40.519度处。

    火山连续3天喷涌而出,当地牧民还听到大地深处传来隆隆声。3天后,地面出现了无数裂缝。非同寻常的景象令人们惊惧不已,他们马上向政府报告了这一情况。

调 查

    接到报告后,埃塞俄比亚政府请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派出地质专家去阿法尔盆地调查。在亚的斯亚贝巴大学邀请下,英国科学家也参与了调查。

    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地球物理观察站的阿塔莱·阿耶莱副教授说:“自那以来,我们与英国地球学家展开合作,在达斡尔地区及其附近搜集相关数据并进行研究。”

    他还说,从9月中旬开始,埃塞俄比亚与英国专家已经4次前往达斡尔地区搜集有关数据。

称 奇

    调查结果令所有人啧啧称奇。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卫星拍摄的图片显示,达斡尔地区地面已经裂开一条长60公里、宽8米的巨大缝隙。

    阿塔莱对这个裂谷的形成速度惊叹不已:“从9月14日至11月初不过两月时间,这是一个相当快的地壳张裂速度。对科学界而言,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大事。”

    他解释说,一般而言,地壳板块运动导致阿法尔盆地地壳每年移动仅17毫米左右。

演 化

    对于研究地壳运动的科学家而言,阿法尔地区无疑是一个天然实验室。

    从地质学角度看,这条新形成的裂谷有可能会在未来演变成一个海洋盆地。不过,阿塔莱说,阿法尔盆地的居民现在不必为此担心,因为“桑田变沧海”的过程至少需要数百万年时间。

    谈及这一研究的科学意义,阿塔莱说:“我们在阿法尔地区7个星期内之所见,使我们注意到这一地区可能正在加快的地壳张裂速度。”

    他总结说,科学家们在那里见到了一幕“从地面裂谷到海洋盆地的演化过程缩影”。(何柳)

  [羊城晚报]

 

相关链接

科学人专题:世纪海啸将改变地球环境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public3.bta.net.cn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