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将推选“院士”
将组建5个学部春节后举行成立大会,并推出荣誉学部委员和学部委员
中国社科院拟建5大学部
人文学部
经济学部
法学社会学部
国际问题研究学部
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据新华社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计划在今年早些时候成立5个学部,并推出荣誉学部委员和学部委员,其学术地位大致相当于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冷溶18日在北京召开的该院2006年度工作会议上说:“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组建学部的方案和章程。”目前,荣誉学部委员和学部委员的民主推荐程序已经完成,准备在春节后召开学部成立大会。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组建学部实施方案》,拟议中的学部将包括人文学部、经济学部、法学社会学部、国际问题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
据了解,首批学部委员将从中国社科院在职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优秀学者中产生。中国社科院30多个研究所按照各自研究人员数量,分别推选了1-4名学部委员候选人。学部委员今后每两年增选一次,增选工作由学部主席团组织进行。
冷溶说:“组建学部是我国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科院科研组织与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此为契机,社科院的研究力量与学术资源将进一步整合,形成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研究的组织协调机制。”
中国社科院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7年5月7日脱离中国科学院,单独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自1955年起开始设立学部委员制度,首批233名学部委员中,由郭沫若、陈寅恪、吕叔湘等学术大家领衔的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占总数的26%。加上1957年增选的3名学部委员,共有64名社科界大师获此殊荣。至今健在的只有骆耕漠、季羡林和于光远。
中国社科院一位研究员说,缺少学术共同体的社科界将难以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建立学部委员制度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据了解,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目前还只从该院内部各研究所中遴选产生,各高校和社科界的其他人士尚不能参与推选程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现有的院士评选机制则是面向全社会的。
[南方都市报]
相关评论
社科院院士制度已经水到渠成了吗?
元月19日,各大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计划在今年早些时候成立5个学部,并推出荣誉学部委员和学部委员,其学术地位大致相当于中国科学院院士。
有关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制度的争论由来已久,社科院的学部委员制度的出台算是为这场争论做了个总结。无论如何,它意图体现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视,体现了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价值肯定。
尽管如此,面对社科院的这个举措,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其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科技界的一个特色,作为从原来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分离出来的一个国家研究机构,与很多其他国家设有的社会科学院不同,它基本上不是一个体现最高学术研究水平的社会科学家们的荣誉性会员组织,而更多的是一个研究实体,建立的初衷,是集中一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科研人才来专心致志地搞研究。
至于能否体现中国社会科学的最高科研水平与基本实力,如果考虑到社科院之外的高校中那些科研教学的文科教授们,就很难下定论。虽然社会科学院系统的科研院所在很多科研领域,其研究实力确实很强,却无法覆盖哪怕代表最高水准。那么,比照中国科学院的老学部委员,现在的“两院”院士,仅仅在社会科学院内部遴选院士,其代表性和影响力并没有超出一个实体研究机构,缺乏基于国家荣誉层面的一个广泛性说明。
搞自然科学的“两院”下辖的科研院所也不在少数,但院士的组成结构,还是有广泛的代表性的,没有局囿于它的实体机构。社科院的内部推选,总让人觉得有点“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味道。
其二,学部委员乃至将来的社科院士的遴选标准如何做到客观公正?这将会是一个难题,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成就相比,在评价标准方面,有其特殊性,它无法通过重复试验,或通过逻辑推演来证实或证伪。诺贝尔奖中的文学奖与经济学奖,虽具有很高的公信力(只是与其他的奖项相比),但在客观标准方面,由于价值倾向等方面存在差异,根本无法达到如自然科学评奖那样的客观与公正。
“科学无国界”,在现实上讲,还只是自然科学的口号。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们,主张学习苏联,建立学部制度,但在是否选院士的问题上,却犹豫再三。
当时便认为如果选院士,在自然科学方面好搞,而社会科学因为没有明确标准,就很难决定什么人进,什么人不进。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科学,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都在社会科学领域有极其重要的贡献,设院士就应该给他们院士称号。而像陶孟和、马寅初、冯友兰等旧中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他们的旧学说是需要经过马克思主义改造的,如冯友兰当时需要用唯物史观来改造他的哲学史,势必难以考虑。
当代,似乎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强调学术争鸣,另一方面又必须有所坚持。当然,还有一个合理的忧虑是,缺乏客观标准的遴选,更容易制造腐败与丑闻,更容易蜕变成各种私欲博弈的名利场。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当然是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但考虑到社会科学研究的特殊性,文科院士制度的建立需要更多的前提条件,目前看来,这些条件尚未成熟,院士制度的水到渠成还要假以时日。其实,除了建立院士制度之外,发展文科科研的当务之急,还有很多。
□梦蝶(北京学者)
[新京报]
巴人论评
我对于中国社科院急于选拔五十名院士的做法感到有点羞耻。个中原因么,早已经在《巴人论评:社科院要先刮掉脸皮 再投产院士》中有所叙述,这里就不讲了。
眼下我想说的是,社科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组建学部实施方案》中,拟议了包括人文学部、经济学部、法学社会学部、国际问题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五大学部。就我这凡眼看来,这么设立似乎不符合社会科学院这张招牌应有的建制。我狭隘地认为,社科院仅仅三大学部就足够了,即设立经济、社会、哲学三大学部。
中国各个部门一贯都是喜好大而全,结果往往得不偿失。中国社会科学院如果首先能将这样三大块搞得有声有色,此也不枉费了国家的资源。至于人文学等等,全国那么多大学,实在不必要纳入社科院中一统天下。
有些还需要同教育学生之实际结合起来,全云集到社科院搞“独立王国”,不仅难以发挥专家们的专长,也是对国家、社会、人民的极端不负责任。孔子不是还说过“教学相长”的话么?!社科院首先要有心忧天下的胸怀和骨气,这也才可能做到学学问和做学问两不偏废,也才可能多出精彩几分的成果。
不过,很遗憾,就是社科院在我所认为的当主要突出这三大块方面,其有所建树也是勉为其难,依然是很低世界水平的。我们还能够说什么好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是知足者常乐啊!
[特大狗官霸夜半注毒杀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