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5-14
本报常州5月10日讯(记者计红梅)今天,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曹健林在于此间举行的2006中科院(常州)科技成果展示洽谈会上表示,系统性研究和积累的缺乏造成我国工业生产尤其是先进装备生产的落后。
据悉,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研究是此次中科院与常州市政府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曹健林认为,中国不能只做“制造大国”,而是要做“制造强国”。在此过程中,先进制造技术,尤其是其中的装备技术研究就成为我国角色转变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在许多产业领域的产品已经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生产国家,纺织品、煤炭、家用电器、汽车,直到电脑、数码产品等等数不胜数。可是一旦追根溯源,生产这些产品的设备,尤其是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设备则多数来自发达国家。
据透露,中科院的科学实验所用的高档精密仪器,如核磁、谱仪和真空仪器等等,也多数都是国外进口。曹健林说,众所周知,这些设备的价格非常之高,单台价格在数十万美元,成套设备或生产线动辄以亿美元计。“天价”中都含有高额垄断利润。这些设备也是造成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国民的血汗钱都被在技术上处于垄断地位的发达国家赚走了。如果我们不能在先进制造技术尤其是装备技术上有所突破的话,就只能在国际上甘当配角,继续做我们的“制造大国”,继续着八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的噩梦。
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曹健林对此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切身体会。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曾在日本一所与光电产业界联系密切的大学里做研究生。出国之前由于有一段在国内应用光学和光电工程水平最高的研究所学习的经历,在研究室里工作很顺利。但是,每每到企业去交流时,他都感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震撼。这种震撼不仅仅在于他们高度自动化的装备、井然有序的管理和成数量级高于我国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更在于所有这些东西的背后都凝结着大量系统的研究和积累,而这类研究和积累国内的大学和研究所已经很久没有人或很少人做了,企业也还远远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上。正是系统性研究和积累的缺乏造成我国工业生产,尤其是先进装备生产的落后。
曹健林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一批高技术企业开始把若干使用先进技术的生产线搬到中国(其典型是IC生产线等),一批在国外积累掌握了一定生产技术的留学人员开始回国创业,加上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力促使一些企业急于向中国出口先进技术和装备以占领市场,先进生产技术的扩散效应逐步体现出来,前述状况才开始有所转变。尽管如此,中国科技界依然需要在先进生产技术的研究上下工夫。如果没有这类生产技术研究积累的成果(包括装备、工艺、管理和相关的人才队伍),用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推动我国产业发展的梦想就很难实现。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