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中国挖掘亚洲最长恐龙化石 有望解迷恐龙身世(图)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8-26

 

  中新网8月24日电据北京晚报报道,8月26日,在新疆昌吉将军戈壁和宁夏灵武南磁湾,两个恐龙发掘点将同时开始发掘工作,负责此次发掘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教授介绍,在宁夏发掘现场可能发掘出亚洲首具梁龙化石,这一发现将对地球板块漂移学说产生影响。而新疆发掘现场将有可能发掘出亚洲最长的恐龙化石。

  全球恐龙专家目光聚焦中国

  从今年7月底到9月底,由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五国专家共同参与的国际科考项目“北方侏罗纪恐龙考察”在中国大西北四个省和自治区展开工作。

  新疆昌吉奇台县恐龙沟长约5公里,位于准噶尔盆地腹地火烧山油田东北60公里处,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山沟,因出土过恐龙化石而得名。1928年至1931年,中国科学家袁复礼教授带领中瑞西北联合考察队,在吉木萨尔县大龙口赭红色地层内发掘了一枚恐龙蛋以及两具体长约14米、形体完整的恐龙化石,当时这在亚洲属首次发现。

  1987年至1988年间,中国、加拿大联合恐龙考察组在此发掘出一条蜥脚类恐龙化石,体长达30米,论长度仅次于美国34米的北美恐龙——“地震龙”,号称世界恐龙“亚军”,也是目前已知亚洲发掘出的最大恐龙化石,非常罕见。据专家介绍,在准噶尔盆地发掘出的恐龙化石,虽然没有四川盆地那么多,但在体型上比起四川恐龙来,普遍要大得多。

  而另一个发掘地点宁夏则是首次进行恐龙化石的大规模发掘,从去年宁夏恐龙化石开始发掘,专家就对这里产生了极大兴趣,这里恐龙化石的发现将对地质学有新的贡献。

  恐龙发掘破解五大悬疑

  谁是亚洲恐龙之最

  新疆昌吉发掘地点地处准噶尔盆地东南部,距离乌鲁木齐市约370公里,这是一个恐龙研究的经典地点,被称为“恐龙沟”。1928年,古生物学家袁复礼教授曾在昌吉奇台县境内的恐龙沟附近挖出一具水龙兽化石,迄今在亚洲尚属首次发现。1987年中加联合科考队又在昌吉将军戈壁附近发现了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中加马门溪龙,其最大的一节颈椎有1.6米,颈肋长4米,估计它活着时体长可达到35米。2002年徐星教授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研人员又在该地区发现了最早的霸王龙化石。

  此次对昌吉“恐龙沟”的发掘早在2001年就开始了,从目前两个化石坑中出土的恐龙颈椎和肢骨化石看,有可能发现亚洲最长的恐龙。“颈椎和肢骨的横截面直径都很长,如果化石完整,很可能成为亚洲最长的恐龙化石。”

  能否找到蜥脚龙头骨化石

  新疆昌吉发掘地“1号坑”发掘的是一条长约11米的颈椎化石,属于大型食草龙的一种——蜥脚龙。这种恐龙由于脖子长,头骨轻且薄,形成化石保存下来的非常罕见。

  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介绍,目前世界上出土的蜥脚类恐龙头骨化石仅有一颗。此次发掘能否发现世界上第二颗蜥脚类恐龙头骨,人们拭目以待。

  “恐龙沟”劫难因何而起

  据专家介绍,在新疆的发掘地点,方圆几平方公里内的小山丘内都埋有恐龙化石,不仅埋藏量大,而且保存完整。这样的化石埋藏方式被称为“原地埋藏”,说明动物是快速死亡,被迅速埋藏的,很可能是因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比如火山爆发或者洪水。

  “恐龙沟”周围的山体里究竟还有多少恐龙化石?恐龙曾在这里集体遭遇了什么劫难?此次发掘可能揭开谜底。

  能否揭开梁龙身世之谜

  宁夏灵武发掘地点距离银川市约50公里,此次宁夏灵武的大型恐龙化石发现在宁夏境内尚属首次。

  2005年4月,中科院古脊椎所的专家到宁夏灵武进行了发掘,截至目前,已经在山丘一侧三四百米长、一两百米宽的区域内,发掘出了7具恐龙化石。其中一只恐龙化石的关联性较好,完整程度达到61%,在目前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中,有一只恐龙的肩胛骨化石的长度就达到了1.8米。

  最让人振奋的是一具恐龙化石不属于目前已发现的任何一个种类,是分类及系统发育关系方面的一个新的种属。而它所属的类型——梁龙类,也是在亚洲首次发现。这次发掘将为梁龙的演化和分布范围的确定提供新的信息。

  能否复原大陆分离状况

  此次新疆和宁夏的恐龙化石发掘,因为发掘的恐龙化石具有突破性,将对地球板块漂移学说产生影响。专家认为,通过对化石的分析,有望破解大陆分离学说中的一些疑点,复原大陆分离状况,找到今天大陆生成的原因。(李莉、周明杰)

    [中新网]

 

同题报道

中科院恐龙化石发掘酝酿重大发现

宁夏灵武发掘现场 图片提供:于淼

    本报北京8月23日讯(记者任霄鹏 陈欢欢)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人员在新疆和宁夏两地正在进行的恐龙化石发掘工作酝酿着重大发现。据负责此次挖掘行动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近日表示,从目前已经采集的信息来看,研究人员将在宁夏灵武首次在亚洲地区发掘出梁龙化石,该发现将对大陆漂移学说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新疆昌吉曾发现了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而现在的发现则有希望打破这个纪录并有可能发掘出完整的恐龙大型头骨化石。这批距今1.6亿年前的恐龙化石的出土将对恐龙分化和起源的研究有重要意义。8月2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将推出《回到恐龙时代》大型直播活动,将此项发掘工作呈现给观众。

    徐星表示,过去几年中国的恐龙研究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核心问题是关于爬行类恐龙向鸟类转变的理论。此次发掘项目将从时间断面上深入研究鸟类起源,大约从1.3亿年前推到1.5亿年前的时间段上。他强调,1.6亿年前不仅是鸟类起源的重要时期,而且是其他很多恐龙早期起源和演化的关键时期。在此前的泛大陆时期,全球的恐龙长得比较接近,之后大陆的分离使得恐龙开始分化,因此这一时期的化石能够告诉人类很多恐龙早期起源、分化的信息。但是,由于化石难于形成、保存和被发现,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这一时期的化石证据极其贫乏。徐星指出,宁夏灵武和新疆昌吉两处地点发现化石是因为戈壁地区的植被不发育,没有第四纪的土壤层,从而使岩石暴露出来,这在全球范围内1.6亿年前恐龙化石发掘中是非常罕见的,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于宁夏灵武可能的发现,徐星介绍说,梁龙化石的发现过去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少量在北美,但从没在亚洲发现过。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大致可以确定在宁夏灵武发现的是梁龙化石,但要确定具体分支和位置还需要进一步地发掘。此外,1.6亿年这个时间段是了解大陆漂移形成的一个重要时间段,如果可以确定具体信息,则可能会对现有大陆漂移学说产生一定的质疑。他指出,在三叠纪末、侏罗纪早期,泛大陆开始分离最终形成今天的这个大陆格局,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板块漂移学说。但大陆究竟是如何开始漂移并形成今天的格局还是一个人类没有完全了解的问题。有假说认为亚洲最早从泛大陆上分离出来,之后其他的大陆也慢慢分离。现在如果在中国发现梁龙化石,亚洲最早分离的假说则有可能不成立。不过,徐星仍谨慎表示,需要对此次发现的化石与其他大陆的分支亲缘关系比较、发现地具体的地质时期等众多信息的深入分析才能确定梁龙在中国的起源、分散和迁徙,进而才能知道会在多大的程度上质疑这个假说。

    新疆昌吉是中国古生物学家进行恐龙化石研究的经典区域,此次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人员将会在此发掘出大型恐龙化石及完整的头骨化石,对此徐星认为,恐龙大型化最早的发展、需要的条件以及演化过程是科学家很感兴趣的问题,也是公众对恐龙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此次发掘的大型恐龙化石可以使科学家了解更多对大型化的程度、地点和周围环境背景的信息,从而对恐龙大型化现象进行研究。同时,徐星表示,恐龙头骨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对研究进化更有意义,从目前两个地点的埋藏情况来看,找到恐龙大型头骨化石的希望很大。此外,研究人员还将在距挖掘地点10公里的地方研究恐龙生活的同时期佐证——1.6亿年前的硅化木群落,试图找出环境变化和动物群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和生物演化受环境影响的规律。

    [科学时报]

新疆奇台恐龙沟发现将为大陆漂移说提供力证

  昨天(8月23日),新疆奇台恐龙沟的两个挖掘现场同时传出好消息。在“1号坑”西北角,技术人员已经确定,清理出一件较完整的大型植食恐龙——蜥脚类恐龙头骨化石,而此前,已经在“1号坑”发掘出这种恐龙的颈椎19根,目前已经出土了17根颈椎,但第18、19两根颈椎已被风化。同时,“2号坑”又出土了一块1米多长的角状化石,技术人员初步分析这块化石是剑龙背部的尾棘,他们认为在“2号坑”极有可能出土一件比较完整的剑龙化石。

  中科院古脊椎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星教授告诉记者,大型蜥脚类恐龙头骨化石的出现,将为研究不同大陆恐龙的亲缘关系和大陆漂移学说提供有力的证据。

  中科院古脊椎生物研究所技术室工程师王海军说,蜥脚类恐龙的头骨由于轻薄很难保留,而且相对于其他部位的骨骼而言,头骨包含的信息更加丰富,对考古科研具有更大的价值。头骨和剑龙尾棘化石的出土,令此次恐龙大型发掘活动显出了轻松气氛。

  【挖掘现场】

  直播日近,现场保护渐严

  昨天下午,央视科教频道的工作人员已经抵达挖掘现场,为直播做最后的准备。离直播时间越来越近,昌吉州政府为配合央视的直播,对挖掘现场也采取了越来越严格的保护措施。现场工作人员被通知,8月26日直播当天,当地公安人员将从数里之外的马路边拉起警戒线,并对相关工作人员发放特别通行证。

  王海军告诉记者,央视3个小时的直播将会穿插许多恐龙的科普资料,还包括前期拍摄的昌吉州风土人情,而挖掘现场的镜头可能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徐星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野外科考人员本身并不希望媒体以直播这样的方式来参与挖掘活动,但既然是以针对青少年作科普教育的目的来推出的,中科院便配合做直播了。

  专家解释四大疑问

  疑问一:为什么处于同时期的硅化木裸露地表,而恐龙化石却埋在地里?

  在恐龙沟西北6公里左右的地方,就是我国硅化木地质公园。走近公园后,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硅化木散落在黄色的沙石之中。据科学研究,这些硅化木和恐龙化石是属于同一个时代的生物。但为什么硅化木都裸露在地表上,而恐龙化石却埋在地下呢?

  王海军解释说,实际上它们是处于同一个地层平面的。在距今1.4亿至6500万年前,准噶尔盆地是一个烟波浩淼的内陆湖,水中、湖边生长着藻类和蕨类植物,岸边陆地上是无边的森林,恐龙家族自由自在地穿梭于森林和湖泊之间。后来灾难来临,可能是陨石,也可能是地震,导致恐龙大批死亡,巨型树木也被埋在地下。由于雨水的冲刷,有些硅化木就裸露出来,实际上地下还埋有更多那个时期的硅化木,恐龙化石也是这样。

  疑问二:找到了恐龙和鸟之间“缺失的一环”?

  王海军对记者强调,并非所有的恐龙化石都具有很大的价值。“我们现在找恐龙化石,最主要的是想找到能够证明在白垩纪时期恐龙进化为鸟类的‘缺失的一环’。但六七年来进展不大,只找到一些零碎的骨骼化石。”王海军的语气中透出几分遗憾。

  王海军的观点也得到徐星教授的认同。徐星教授说,他比较接受恐龙进化为鸟类的“树栖说”,就是说恐龙先爬到树上,在树丛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学会飞行,然后变成了鸟。但是这种假说,来自化石方面的证据却很少。

  疑问三:恐龙和恐龙蛋化石为什么不在一起?

  在来恐龙沟之前,记者曾听说有游客在恐龙沟捡到过恐龙蛋化石。但王海军却向记者透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

  记者在查阅相关资料时也发现,科学家发掘出土的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化石多,但恐龙蛋化石很少;相反,到了白垩纪时期,尤其是晚白垩纪时期,恐龙化石少,而恐龙蛋化石却很多。为什么恐龙和恐龙蛋的化石极少同时被发现呢?

  王海军向记者解释说,首先是因为时代不同。目前发现的恐龙化石分布于各个年代,但恐龙蛋化石基本上都是白垩纪的。因为白垩纪地质变化更多,很多恐龙蛋不能被孵出来,才埋入地层变成化石。

  恐龙和恐龙蛋化石不在一起的另一个原因,王海军说,是因为恐龙的生活地和繁殖地基本上是分开的。

  疑问四:是否可以通过恐龙化石复活恐龙?

  据报道,来自加拿大的科学家此前称,可以通过重组远古动物基因,人工合成细胞来实现远古动物的复活计划。而美国科学家也曾经称从恐龙蛋中提取到恐龙基因片断。那我们是否也可以从恐龙或者恐龙蛋化石中提取恐龙基因,复活恐龙呢?

  听到这个问题,王海军先是哈哈一笑:“未来的科学一切都有可能。”但他的表情很快严肃起来:“不过在复活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复活它?当宠物,还是作为人类的肉食品?”王海军说,人类现在生活的地球环境,和恐龙时代已经相去甚远,复活的恐龙能否适应现在的地球环境,也是一个未知数。(文/杨育)

    [新闻晨报]

万古荒原曾是汪洋大海 恐龙我们在敲你的门

  极目远眺,只见刚刚还是戈壁滩的眼前,突然出现了茫茫的大海,星星点点的岛屿散布在其间,还有倒影飘渺,波浪滔滔,一派奇丽的景色。

  “快看,海市蜃楼!”陪同我们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卢跃湖的一声欢叫,让我们从梦想中醒了过来。原来,刚才沉迷中的美景,竟然是一片幻觉。

  这时的我们,正行进在奇台县北100多公里的将军戈壁滩上,时间是8月6日上午。当时的气温预报是摄氏43度。

  这里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边缘,是一片万古的荒原。

  据科学家考证,这里在1.5亿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是神奇的造山运动,让它抬升起来。茂密的森林没有了,无边无际的海水没有了,剩下的只有戈壁和深埋在地下的各种化石。在这里发现了多具恐龙化石,被称为世界第二大的、长达33米,高10多米,重60多吨的蜥脚类恐龙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还有30年代初在这里发现被命名为“奇台天山龙”的恐龙化石等等。所以,这里被称之为“恐龙沟”。其实,它不是人们记忆中的沟,只是一片小山梁。而恐龙化石主要分布在它的南部约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据科学家探测,这片小山梁里,至少埋着近200具恐龙的化石。很可能有人们尚未发现的新的恐龙化石。

  它位于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长约5公里,在准噶尔盆地腹地火烧山油田东北60公里处,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山。

  目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正在这里进行挖掘。

  面前就是恐龙化石

  来到第二号采挖坑坑边,巨大的电镐正在作业,半山腰已被劈开一块,赭红色的碎石散落在四周。走上前去一看,只见已露出的泥沙岩上显现出了恐龙化石。一条长达50多厘米的腿骨旁还有一颗三角形的牙齿;其他部位还有多个已露出的化石。在现场的科学家介绍,这是一个蜥脚类恐龙腿骨的化石,自开挖以来,他们已在这里发现了30多块恐龙化石,分属不同的恐龙,比较零散。而这枚牙齿,则是一种食肉类兽脚恐龙的化石。

  食草类恐龙与食肉类恐龙化石混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现场的人员介绍,这里在远古是个呈喇叭口状的河道,死亡的恐龙遗骸自上游被河水冲刷到这里后,淤积到河道,被瞬间埋藏,从而形成了目前种类不同的化石混杂一处的结果。

  在挖掘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个白色的石头,一问才知,这叫“皮劳克”,就是石膏包,是为了防止风化而对挖掘出的化石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负责二号采挖坑的技术员李伟介绍,化石挖掘出来后,先用多层石棉纸将化石覆盖,然后用石膏水涂在麻袋布片上,再将覆盖着石棉纸的化石包裹起来,防止在运往北京修复的途中因颠簸出现破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技术员向礼世介绍,每个石膏包一般可存放二至三件化石。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文物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本次在恐龙沟发掘出的所有恐龙化石将运往北京修复,为了保证化石的安全,他们将包一个20吨的集装箱运输。化石修复工作将于明年9月完成,届时将把一号采挖坑发掘出的蜥脚类食草恐龙化石修复后装架运回新疆昌吉展出。

  从二号采挖坑向东500米左右,就是一号采挖坑。这片采挖现场已有300多平方米的面积,比二号采挖坑大了近一倍。现场被清理得井井有条,醒目的红色布条将现场分割成三个小区域,每个区域内都有清晰可见的恐龙化石。化石一直延续到十几米外的山体边。

  这条恐龙化石是蜥脚类食草恐龙化石的颈椎骨和颈肋骨,最值得期待的是深埋在山体内的头骨化石。恐龙颈椎骨化石初步确定有十九节,一、二、九、十节化石因风化缺失了。继2001年他们在此挖掘出第三至六节颈椎骨化石后,这次挖掘已先后挖掘出第七节、八节和第十一节、十二节恐龙颈椎骨化石,第十三节至第十六节化石已露出层面,初步估计剩余的三节颈椎骨和头骨化石埋在山体内。

  从一号采挖坑内发现了一颗约两厘米长、呈匕首形的恐龙牙齿化石。牙齿内侧还有锯齿形的槽。专家分析这是颗属于食肉恐龙的牙齿。为何在蜥脚类食草恐龙头骨化石旁有食肉型恐龙化石?而化石只有牙齿一颗,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化石?专家分析认为,可能是蜥脚类食草恐龙死亡后,食肉恐龙前来啃食食草恐龙的尸体时,牙齿被坚硬的恐龙骨折断,从而残留至此。

  这也从某一个方面印证了目前此恐龙化石只有颈椎骨和颈肋骨化石,而没有其他部位化石的现实。据专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蜥脚类食草恐龙死亡后食肉恐龙吞食尸体时,往往从腹部和腿部开始,残缺的身体极易出现肉骨分离的情况。在后来的水流冲刷下,其他身体部位的化石被带到了别处;二是恐龙颈部的骨头非常坚硬,肉少皮多,极不易风化,这是颈骨保存完整的重要原因。

  “亚洲第一龙”会出土吗?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程师王海军介绍,此前曾在新疆发掘出四块较完整的恐龙头骨化石,不过都是食肉类恐龙化石,还没有蜥脚类食草恐龙头骨化石。头骨含有丰富的信息量,因此,完整头骨化石弥足珍贵,特别是蜥脚类食草恐龙头骨化石,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从挖掘出的化石看,一号采挖坑内的恐龙化石至少有30多米长,一些专家甚至乐观地预计,这只恐龙很可能取代1987年在此地挖掘、1991年出土的新疆马门溪龙,成为亚洲第一龙。支持这一推测的理论研究依据是:通过对已挖掘出颈椎骨的数据推测,它的脖子长度在12米至13米,而马门溪龙的脖子只有9米。

  最可惜的是,恐龙颈骨分布是中间细长、两头粗短,此次本应最长的两根化石缺失,无法做到数据上的充分对比,但它极有可能达到或超过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现的全世界最大的恐龙,因为那条恐龙颈内化石最大的一节为1.5米。准确的推测还需要在后期由专家进一步论证。

  在我国,至今还未发现完整的蜥脚类食草恐龙头骨化石。因为食草类恐龙化石的头骨较薄、较脆,极不容易完整地存留。而食肉类恐龙化石因其粗大坚硬被完整挖掘的较多。目前,国内挖掘出的惟一一个蜥脚类食草恐龙头骨化石是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发现的,但化石已严重变形。如果这次能挖掘出完整的恐龙头骨化石,将是轰动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

  “恐龙沟”还是“化石沟”

  虽说大家都知道准噶尔盆地一带是亿万年前恐龙生活的家园,但真正发现恐龙化石还是有一定的偶然性。2002年8月间,一位工作人员在昌吉回族自治州五彩湾一处山坡上用地质锤随意寻找化石,刚在山坡上拨拉了两下,就惊喜地发现一段化石裸露在土层外。几经专家努力,随后在此发掘出两具几近完好的恐龙化石。

  1987年,一位专家在“恐龙沟”一号采挖坑北面8米远的山坡拐弯处,突然发现前面白白的一块,走近一看,是一块恐龙爪子的化石。由此挖掘出一具食肉兽脚类恐龙——中华盗龙的化石,是我国最完整的盗龙化石。

  至今,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的准噶尔盆地里共出土并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命名的有中加马溪龙、江氏单嵴龙、董氏贼龙、戈壁克拉美丽龙、明星天池龙、五彩湾工部龙和苏氏巧龙,还有一些尚等命名的种类。有专家预测,仅奇台县“恐龙沟”里可能有几百具恐龙化石及大量的其他动物化石,是个典型的“化石沟”。

  最奇特的是在同一地质带里发现的“九龙壁”。在一块化石上有九具可能是生活在2.25亿年前的肯氏兽的完整骨骼化石。科学家们认为,可能是在草原突然沉陷时,其中七个正在玩耍,两个正在交配的肯氏兽被永远定格在石头上。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博士介绍,1.6万年前侏罗纪时代恐龙的化石记录非常贫乏,而此时期是恐龙研究关键时期,此次在恐龙沟的发掘,将极大地推进恐龙的进化研究并对这一时期准噶尔盆地的地质构造以及板块漂移学说提供有力佐证。

  “恐龙沟”,一个让人回到远古时代的戈壁滩,一个让人产生众多联想的戈壁滩,一个期待着有更大发现的戈壁滩。在这里,我们还会发现什么?

  ◆延伸阅读

  ●1928年至1931年,我国科学家袁复礼教授带领中国—瑞典西北联合考察队深入新疆奇台的北部荒漠,发现了大量的三迭纪兽形爬行动物化石和种类众多的海相、陆相地层化石。袁复礼教授这次考察最重要的发现是在奇台县境内六棵树一带的博尔腾戈壁发现了两具大型恐龙骨架。其中一架经专家杨健钟的修复,恐龙身长10.26米,背高为4.05米,后来被命名为“奇台山天龙”,属蜥脚类恐龙。两具恐龙化石的发现,当时在亚洲尚属首次,轰动了世界。

  ●上世纪50年代,新疆地质工作者在五彩城一带再次发现了一具比较完整的恐龙化石。198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新疆考察队,在吉木萨尔县境内的石树沟硅化木点附近的帐篷沟挖掘出一具恐龙化石。专家定名为苏氏巧龙。它属蜥脚类恐龙,与马门溪龙属同一种类。目前,这具恐龙化石保存在新疆地质博物馆。正是这具恐龙化石的发现,拉开了人们在将军戈壁进行古生物研究工作的序幕,对我国古生物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

  ●1984年以来,在奇台县将军戈壁这片被称之为恐龙沟的地方,中外古生物考古专家先后挖掘了6具完整的恐龙化石。这些恐龙化石分别属于兽脚类、蜥脚类、龟鳖类和鳄鱼类。

  ●1987年我国和加拿大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就在目前的一号采挖坑里发掘出亚洲最大的一具恐龙化石。它每节颈椎长约1.5米,颈肋长达4米,据此推算,这条恐龙应该长达33米,高10多米,重60多吨,仅次于美国发掘的34米长的“地震龙”。与此同时发掘的另一具恐龙化石长5.1米,背高1.7米,专家鉴定是大型的兽脚类恐龙,属江氏单嵴龙。

  中加两国考古学家的重大发现大大推动了准噶尔地区古脊椎动物的研究,为准噶尔盆地成为世界上研究恐龙与古脊椎动物发展及恐龙灭绝原因的重要地区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1998年成立的中德合作新疆地质古生物科研队在2000年至2002年中,对准噶尔盆地古生物化石进行了考察,发现了大量淡水鲨、龟、鳄、恐龙和柱齿兽等两栖类、爬行类及早期哺乳动物等化石。通过近三年的研究,他们发现,这些动物生活在距今1.6亿年至1.7亿年前,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期的古脊椎动物不同,这些新发现的古脊椎动物属于新类型。比如龟类的壳体是非常特殊的三角形,鲨鱼是生活在河湖中的淡水鲨,而鳄、肉食恐龙和翼龙等也完全是不同于世界其他地方的新属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赵喜进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多次深入准噶尔盆地进行科考,并参与了这一地区恐龙化石的重大发掘活动。面对如此众多的恐龙和其他古生物化石,他认为,从现在的乌伦古河到将军戈壁东缘,整个准噶尔盆地东北地区在恐龙生活的远古时代就是一个如新月状的湖岸,这里气候潮热,森林茂密,水草丰盛,是一片绿色的王国。

  从这一地区发掘的恐龙化石的种类来看,食植物的蜥脚类龙是生活在水中的,食鱼和水藻的鸭嘴龙则具有水陆两栖性能,而食肉的兽脚类龙完全是生活在丘陵地带的,由此便能勾勒出这个地区的古地貌概况了。另外,这一地区发现的食肉类龙不少,根据恐龙食物链的结构比例推断,同一地区必然有几倍于这种恐龙数量的食植物恐龙存在。就以那具“亚洲第一龙”来说,如果没有深的湖水和茂盛的植物,它们长期生存和繁衍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当时的准噶尔湖泊沿岸地区具备这些条件,所以这里的恐龙才特别多,种类才特别全。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著名古生物学家马丁博士认为,准噶尔盆地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淡水湖,还有大量的森林,环境十分优越。同时特殊的地理环境又使得这里曾与世隔绝,与亚洲的联系可能被高大的山脉隔断,与欧洲的联系则可能被海洋隔开,这也许就是造成准噶尔古生物新属种的根本原因。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是我国另一处发现恐龙化石的地方。2004年11月,农民马云在南磁湾山梁上发现一块红褐色、状如巨型动物骨骼的化石。

  2005年4月,经专家鉴定,推断南磁湾山梁地层为晚侏罗地层,巨型动物骨骼化石很可能是恐龙化石。

  2005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灵武恐龙化石群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中旬,发掘人员再次发现恐龙化石,其中3只保存完整的恐龙肩胛骨化石长达1.8米。

    [光明日报]

央视10套15点将现场直播新疆宁夏恐龙发掘(图)

科技时代_央视10套15点将现场直播新疆宁夏恐龙发掘(图)
新疆昌吉将军戈壁恐龙化石挖掘现场

科技时代_央视10套15点将现场直播新疆宁夏恐龙发掘(图)
宁夏灵武南磁湾恐龙化石挖掘现场

  新浪科技讯 8月26日下午3点-6点,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将直播新疆、宁夏两地的恐龙发掘,电视机前的观众亲眼目睹大型恐龙化石的挖掘实况,在3个小时的直播节目中感受《回到恐龙时代》的震撼体验。新浪科技频道届时将部分转播该节目的精彩部分,欢迎广大网友关注。

  据介绍,以直播的形式报道大型恐龙化石挖掘,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国际上最知名的恐龙研究专家之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将带领科研人员负责此次挖掘行动。

  直播中观众将跟随镜头来到新疆昌吉将军戈壁、宁夏灵武南磁湾两个恐龙化石挖掘现场,在第一时间观赏到数千万年前的恐龙遗骸重现天日的一刻,并跟随专家一起现场探秘有关中国恐龙的种种悬而未解之谜

  宁夏灵武的大型恐龙化石发现在宁夏境内尚属首次,2005年4月,中科院古脊椎所的专家对该挖掘地点进行了挖掘,目前已挖掘出了6只恐龙化石的个体,其中一只恐龙化石的关联性较好,完整程度达到61%,在目前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中,有一只恐龙的肩胛骨化石的长度就达到了1.8米,随着挖掘进程的不断推进,在此地点极有可能找到接近亚洲最大恐龙化石的个体,另据中科院专家介绍,此挖掘地点的恐龙有可能成为恐龙分类及系统发育关系方面的一个新的种属,被徐星教授称为“国宝”级的发现。

  新疆昌吉直播地点地处准葛尔盆地东南部,距离乌鲁木齐市约370公里,宁夏灵武直播地点距离银川市约50公里。新疆昌吉是一个恐龙研究的经典地点,1928年,古生物学家袁复礼教授曾在昌吉奇台县境内的恐龙沟附近挖出一具水龙兽化石,迄今在亚洲尚属首次发现。1987年中加联合科考队队准又在昌吉将军戈壁附近发现了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中加马门溪龙,其最大的一节颈椎有1.6米,颈肋长4米,估计它活着时体长可达到35米,2002年徐星教授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研人员又在该地区发现了最早的霸王龙化石,此次挖掘的地点是科研人员于2001年勘探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埋藏地,距离发现亚洲最大恐龙化石的挖掘地点只有不到200米的距离,据中科院负责该地点挖掘的专家介绍,此地点的挖掘可能会有重大发现,距离此挖掘地点10公里的地方就是恐龙生活的同时期佐证——1.6亿年前的硅化木群落。

  此次直播节目中还将再现从三叠纪到侏罗纪、白垩纪的恐龙时代的各种生活、战争、嬉戏、生育场景,同时也会对中国境内的具有代表性的恐龙化石发掘地点进行盘点,让观众了解一个真实、壮观的恐龙王朝。

  据悉,此次直播行动还将邀请国内外权威的恐龙研究专家和古生物专家等做客演播室,他们将根据直播当天的挖掘状况,为观众们答疑解惑,并普及相关的恐龙知识。同时本次直播还安排了现场观众与专家互动,随着挖掘进度的变化对恐龙的相关情况进行推断。

  此次直播行动将与中科院古脊椎所、宁夏广播电视总台、新疆电视台联合制作,由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宁夏灵武市人民政府协办。届时,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节目、宁夏卫视、新疆卫视、宁夏经济频道、新疆昌吉州电视台同时播出。中央电视台已经派出了一套6讯道的EFP转播系统,新疆电视台派出了4讯道卫星转播车,中央台、宁夏台、新疆台近百名工作人员已在现场为直播做各项准备。

  相关链接:恐龙发掘现场十大悬疑

  悬疑一:亚洲从未有过的一种恐龙,能否成为大陆漂移学说的有力证明者?

  悬疑二:脊柱的高度能否成为亚洲第一?

  悬疑三:为什么好几只恐龙叠加在一起,别的地方又从来没有出现过,是否出现过恐龙追击?

  悬疑四:此次挖掘到的恐龙能否成为亚洲最大的恐龙?

  悬疑五:能否找到真正的恐龙化石头骨,看到真实的恐龙面目?

  悬疑六:为什么同一时期的植物化石都裸露在地表,而恐龙化石却埋藏于地下?

  悬疑七:一种类似于鸵鸟的化石,是古代的巨型鸟类化石,还是类似于鸵鸟的恐龙化石?

  悬疑八: 一种前所未有恐龙化石,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古河谷?

  悬疑九: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为什么同时期的动物还有可以生存至今的?

  悬疑十: 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将恐龙复活吗?

    [新浪网]

宁夏新疆今天下午恐龙发掘有三项重大发现

  新浪科技讯 今天(8月26日)下午17时,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直播节目《回到恐龙时代》传来的消息,新疆昌吉州将军戈壁发掘出一具马门溪龙化石,脖子长15米,是世界上发现的最长的恐龙脖子化石。专家以此推算,这具马门溪龙化石总长应该在35米以上,打破了亚洲最长恐龙的纪录。

  据介绍,原来亚洲最长恐龙的纪录保持者是,发现地与之百米之遥的“中加马门溪龙”,它的长度是26米。

  同时进行直播的的宁夏灵武发掘现场也传来喜人的消息,宁夏发掘出一具蜥脚类恐龙化石,头骨完整并附带22颗牙齿,为我国104年的恐龙发掘史上罕见的蜥脚类恐龙化石。

  另外,今天下午17点30分,在《回到恐龙时代》直播节目中,宁夏恐龙考古专家宣布,经过专家鉴定,一年多前宁夏灵武发现的一具恐龙化石属于粱龙类分支叉背龙化石。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向新浪科技介绍,梁龙属种以前只在南半球的坦桑尼亚、阿根廷、北半球的北美洲发现过,但在亚洲一直没有发现过。而且它的分支叉背龙在北半球尚属首次发现。那么这次发现的梁龙类叉背龙化石与南美发现的梁龙化石有怎样的血缘关系?为什么同一种属相隔这么远的距离?徐星研究员大胆提出,这其中包含的信息为大陆漂移说提供有力的证据。

  今天下午3点到6点,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直播节目《回到恐龙时代》同时对新疆和宁夏两地的发掘过程进行了全面直播。(雷永青)

内蒙古二连盆地发现大面积埋藏白垩纪恐龙化石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26日电(王宇天 王立华)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恐龙化石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大面积埋藏的白垩纪恐龙化石。目前已清理出近80平方米的恐龙化石堆积埋藏地。

  这几天考古工作者正在按规程进行恐龙化石的痕迹记录、拓样和拍照,并逐步扩大清理范围,埋藏地内已可以清晰看出部分保存完好的恐龙骨骼化石。

  据内蒙古龙昊地质古生物研究中心教授谭琳介绍,这个恐龙化石堆积埋藏地估计有几百平方米,从目前的发掘和研究来看,基本确定是白垩纪时期的恐龙化石,且属种多达十余种,其中不少是具有二连盆地特色的属种,如镰刀龙类二连龙和内蒙古龙。就埋藏情况看,这些恐龙是最晚期的属种。

  谭琳认为,在一个发掘地点发现这样大面积埋藏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实属世界罕见,这对研究恐龙灭绝时的环境、原因等都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开发价值。

  二连盆地是亚洲和中国白垩纪恐龙化石较集中的区域,也是最早发现恐龙化石蛋的地区之一,这里古生物化石种类繁多、门类齐全,是世界上少有的古生物化石宝库。自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先后有美国、加拿大、日本、比利时、意大利、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科学家在这里进行科考。(完)

内蒙古地区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地区之一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26日电(记者勿日汗)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副研究员李虹2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位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之一,这里出土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富有浓郁的蒙古高原地域特色,在恐龙研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年致力于恐龙化石研究的李虹研究员介绍说,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地区的二连盐池是蒙古高原上发现最早的恐龙化石产地,早在1922年就曾发现过恐龙蛋等化石,因此在亚洲和世界恐龙研究史上占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内蒙古地区的恐龙化石分布广泛,全自治区12个盟市中的9个盟市都发现有恐龙化石。阿拉善盟的吉兰泰、鄂尔多斯市的查布苏木、锡林郭勒盟的二连盐池、巴彦淖尔市的巴彦满达呼等地也因富存白垩纪恐龙化石而闻名于世。

  李虹说,截至目前,白垩纪恐龙化石最重要的产地是内蒙古,这一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内蒙古地区也正是因为盛产白垩纪恐龙化石,而被全球恐龙研究学者所瞩目。

  李虹说,内蒙古发现的恐龙化石一般归属为两个动物群: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和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这些恐龙化石种类繁多,包括早白垩世的查干诺尔龙、鹦鹉嘴龙、剑龙、原巴克龙,以及晚白垩世的原角龙、绘龙、巴克龙、古似鸟龙等。

  据李虹介绍,内蒙古地区的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包头市、阿拉善盟的早白垩世地层中,另外在锡林郭勒盟、赤峰市的同时期地层中也有发现。晚白垩世的恐龙动物群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的晚白垩世地层中,并以锡林郭勒盟二连盐池的巴克龙、古似鸟龙组合和巴彦淖尔市巴彦满达呼的原角龙、绘龙组合为代表。(完)

亚洲首例梁龙类化石现身宁夏 启示大陆漂移说

科技时代_亚洲首例梁龙类化石现身宁夏 启示大陆漂移说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筱磊在宁夏发掘现场。

  新浪科技讯 今天下午17点30分,在《回到恐龙时代》直播节目中,宁夏恐龙考古专家宣布,经过专家鉴定,一年多前宁夏灵武发现的一具恐龙化石属于粱龙类分支叉背龙化石。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向新浪科技介绍,梁龙属种以前只在南半球的坦桑尼亚、阿根廷、北半球的北美洲发现过,但在亚洲一直没有发现过。而且它的分支叉背龙在北半球尚属首次发现。

  那么这次发现的梁龙类叉背龙化石与南美发现的梁龙化石有怎样的血缘关系?为什么同一种属相隔这么远的距离?徐星研究员大胆提出,这其中包含的信息为大陆漂移说提供有力的证据,为研究这一课题有所启示。

  据发掘现场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莫进尤博士介绍,宁夏灵武恐龙化石可以确定是梁龙化石,且基本每个部位都能找到化石,保存最完整的粱龙化石完整度接近50%。</< p>

  据介绍,梁龙与圆顶龙为蜥脚类恐龙的两大支系,蜥脚类恐龙是地球曾出现的最大的陆生动物,在侏罗纪晚期,蜥脚类恐龙可长达40多米,体重100多吨。 (永青)

 

 

小资料

窃蛋龙的背黑锅历史

  窃蛋龙的背黑锅历史,还要从1920年说起,当时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在蒙古南部戈壁沙漠展开了一场古生物考察,就在他们在清理第一窝原角龙蛋化石时,考察队的技师欧森在恐龙蛋旁边发现了恐龙的肋骨碎片!考察队觉得一定还有更大的秘密隐藏在下面,在这片地带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后,一副更大的骨骼出现了,同时还有一个破碎的恐龙头骨。这副骨骸非常奇怪,外形很像鸟类,可这是原角龙下的蛋啊,它来这干什么?古生物学家奥斯本对它进行研究后认定它是个“梁上君子”:平时好吃懒做,饿了就偷吃别的恐龙的蛋,这一天,它悄悄来到原角龙的窝,发现主人不在家,是个偷吃的好机会,就在它肆意忘形尽享美味的时候,原角龙忽然回来了,发现这个家伙正在把自己辛辛苦苦下的蛋做午餐。不禁勃然大怒,一脚踩碎了窃贼的脑壳。从此以后,这种恐龙就被叫做窃蛋龙。但是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实际上他自己的蛋,它是在孵蛋。

    [新浪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qianlong.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qianlong.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qianlong.com

 


 

环保新型造纸机械制浆机

通过对秸秆等原料切碎、低温浸渍,使纤维与杂细胞间的木素软化,再经过磨机的研磨,可将原材料中70%以上纤维提取出来。该机械制浆机设计独特,整个制浆过程可一次性研磨完成,不用化学药剂,根除了污染源,且造价低廉,用水量减少近10倍,耗能少,全部用电量不到100KW

Tel:010-62063238

anbaoe@qianlong.com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