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07-19
据新华社电
据中国政府网18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妥善做好应对日全食工作。
通知说,据国际天文联合会和紫金山天文台预测,7月22日将发生日全食现象。由于日全食期间能见度下降、气温降低、湿度上升,会对交通运输、生产作业、通信安全、社会治安等带来一定影响,也可能在部分人群中产生迷信猜测和心理恐慌。
通知要求,针对日全食发生期间因天空亮度骤暗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问题,请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应对准备工作。交通运输、铁路、民航、通信、电力等部门和单位要及早做好安排部署,确保安全、畅通;市政设施管理部门要做好充分准备,日全食发生时及时开启城市道路照明设备;医疗卫生部门要注意防范光线不足对医疗救治的不利影响;气象部门要及时做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城市高空作业、建筑施工等作业单位要提前通知施工人员,并制订严密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通知还要求,质检、工商部门要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观测器材进行依法查处;公安部门要做好日全食可能引发的社会治安等问题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交通应急管理,防止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
通知指出,一些地方已将这次日全食观测作为旅游活动进行组织,有关地区和旅游部门要提前做出安排部署,妥善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严防发生拥堵、踩踏等事件。
通知还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最大程度降低和减轻日全食造成的不利影响。
[新京报 2009-07-19]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说话:日全食可赏六大迷人景象
据新华社电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22日将发生日全食,在最精彩的几分钟全食时间内,公众可欣赏到日全食六大迷人景象:
一。钻石环弧光乍现。在日全食将开始时,日面的东边缘只剩下窄窄的一段亮弧,这就是“钻石环”。
二。贝利珠璀璨夺目。紧接着出现一串发光的亮点,这是贝利珠,贝利珠通常只出现一两秒钟。
三。俯视大地飞影惊魂。在日全食食既之前,如果站在很高处俯看大地,天气的晴朗条件下,就能看到如科幻电影中的黑影,在大地上从西向东飞驰而去,惊心动魄。
四。仰观日轮仪态醉人。此时再举头仰望,只见一轮黑色的月影,在朦胧光环的护卫下,悬于高高的天空,在这一轮月影的边上是玫瑰红的光圈,那是色球,色球上面跳动一些熊熊燃烧的烈焰,有如排山倒海般地从太阳表面喷出来,这是弧状的日珥。
五。久违水星露真容。此时,在隐身日轮东边不远处是平时难得露面的水星,这是观测水星的天赐良机。
六。远眺地平若梦幻。在太阳完全被遮挡的全食几分钟内,可以用肉眼直接观赏日全食的迷人景色,除了隐身太阳四周的动人心魄天象外,还可环顾东、西、南、北地平线的不同景色。
[南方都市报 2009-07-15]
相关报道
此次长时延日全食在我国是本世纪唯一的一次
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 2009年7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郝晋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导张枚做客新华网,向广大网友介绍7月22日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专家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共发生过5次日全食,而这次将是持续时间长达6分39秒。这么长时延的日全食,在我国是本世纪唯一的一次。
“太阳被完全遮住时,天是黑的,能够看见星星。加上地景,感觉到强月光,很有震撼力。”郝晋新说。
[主持人]有人说这次日食是百年难遇,也有人说是千年一遇,请问哪个说法更准确?
[张枚]怎么说呢?媒体宣传都是说罕见的,但是罕见是相对于地球上的某一点或者某一块地区来讲是比较罕见的。实际上如果从整个地球来讲,日全食并不是那么罕见,平均来讲三年里会有两次日全食。但是日全食又不是像你想象的,想让它在哪里发生就在哪里发生,有些时候就落在海里了,在无人地区。这次是这么长的日食带落在长江流域,这是比较罕见的,在海上达到6分39秒。这么长时延的日全食,在我国是本世纪唯一的一次。
[主持人]观测全食时间是最长的。历史上有过类似的日食现象发生吗?
[张枚]应该有。NASA有个网,把公元前两千年到公元三千年推算的全部列出来了。如果不限定在中国,只要在地球上的话,1991年就有一次日全食是超过这次的日全食,1991年是6分53秒,比这次日全食最长的地方多了十几秒。日全食平均三年应该有两次,从理论上可以推算出来,其实最长的时候应该在赤道附近,大概在7分40秒左右。在5千年里,从理论上算出来,最长的一次应该是7分29秒,那个时候会发生在2186年。
[主持人]对于我国来讲,历史上时间比较长的有记录的能观测到的有哪些?
[郝晋新]从1949年建国以来,加上这次是5次。前面四次都是发生在我们国土人员稀少的边境地区。比如1968年的日全食,就是发生在新疆。1980年的日全食发生在瑞丽。1997年的日全食发生在漠河。去年的日全食发生在新疆、甘肃和俄罗斯交界的地带。这些地方人口稀少,其他地方的人到那儿去看,能容纳的人员数量也极其有限,所以影响力非常小。特别是早些年,我国那时候经济、交通状况条件差,基本上没人能去。
大概在1997年漠河的日全食,应该说还是在国内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除了一些专业人士扛着仪器去观测之外,还有一些爱好者,在当时可以说是很庞大的团,从绝对人数来说也没有多少。即便如此,导致漠河小镇没有地方住,很多人就住在火车上,当时是3月份的天气,在漠河还是零下十几度到二十几度的气温,住宿条件非常恶劣。尽管如此,还是吸引了一些爱好者到那儿观测。总结一下,这60年来,能够被广大公众很好的观测和欣赏的日全食,几乎没有。即便是由于阴天下雨,即使看不到日全食,也能感受到天黑、气温下降。
有的专家告诉我,不要拍照了,你站在那儿看就行了,因为这种感觉是其他时候没有的。我们也希望公众,如果仅仅是看,找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连地景、风景一起欣赏,不见得非要拍照等等。天文爱好者、天文的Fans也许有兴趣扛着器材拍些好的照片。照片拍得再好,都很难反映你自己亲身经历的感觉,从天到地,我认为再好的照片也难以把这个感受表现出来。
[主持人]这次日全食发生时,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样的天文现象?
[郝晋新]我去年看了一次日全食,以前也没有看过。虽然那次日全食时间很短,持续不到100秒,和这次的长度也没法相比,但我感觉还是很震撼的。至少太阳被完全遮住的时候,天是黑的,能够看见星星。加上地景,基本上是强月光的那种感觉。还是很有震撼力的,只是上次持续时间很短。那个时候我自己还想照点相,还没有闲暇功夫特别欣赏日全食。
[张枚]我觉得的确很好看。日食刚一开始的时候,会出现一种贝利珠的现象,就像一个钻石一样放出的光芒。这是什么引起的呢?就是月球的环形山凹进去一块,这个坑会漏出一点点光,在暗淡的背景下,它非常漂亮。但是这个就是一两秒,一闪就过去了。所以不是特别有经验,你去照相是非常难抓拍的,当然可以用连拍的方式抓拍照片。去年是1分半左右,在这个时候能够看清楚的就是日冕的结构。最让我觉得震撼的就是你头一次在太阳的边上看见星星在那儿闪。
我觉得人群都非常兴奋。反正我在的时候,我旁边都是我的同事,前几十秒大家特别高兴,大家就拍,过了20秒以后,大家就坐在那儿仰望天空,静静的欣赏那一幕,我觉得非常震撼。
[新华网 2009-07-16]
专家:乘飞机"追"日全食非易事 速度要与月亮同步
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 2009年7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郝晋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导张枚做客新华网,向广大网友介绍7月22日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对于很多人想乘坐飞机拍摄日全食的想法,专家表示,这必须确保飞机与月亮的速度同步才可行,并非易事。
[主持人]据媒体报道,印度科学家将乘坐军用飞机观测日全食,请问我们在这次日全食观测时是否也会采取一些特殊的方式或手段?
[郝晋新]至少这次没有安排过。前两天也想过,这么重要的日全食,是不是动员做大地航拍的飞机,有没有可能它飞到云层上面去,能够追着月影,能够拍到我们在地方上根本看不到的奇观。我萌发了这种想法。
[张枚]前一段时间我给《国家天文》翻译过一篇文章,是关于拿协和飞机进行日全食观测的,现在那个记录还没有破,就是74分钟。理想状态下是飞机追着它,但不是那么容易。首先,你的飞机必须和月亮的速度是同步的,但是它的速度不是均匀的,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如果你比它快就跑出去了,比它慢就落下去了,如果追的不好就看到很多次的日全食,每次都很短。所以还是有一定困难。还有就是在它最快的时候是非常快的,对飞机的速度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郝晋新]我设想的不是简单的增加日食的时间长度,我想的是,一是能看到云层上面的日全食。还有就是你在边缘上,在月影的边缘带,让大家能够感受到月影在地面上运动的景象,是不是有这种可能性。因为到一定高度以后,这种感受会有的。等于它是200公里的椭球在运动,飞机在一定的高度,视角如果合适的话,没准能感受到一点儿直接的,就像动画片上演示的景象。
[主持人]您说的这么好,希望您把这个想法付诸到实践上。
[郝晋新]也就是近些天才萌发的这种想法,但是距离很近了,是不是有可行性,现在还不好说,还是和相关部门探讨一下
[郝晋新]最近我听说有网友说,干脆到那儿坐一下民航飞机,因为沿着长江飞的航班也很多,没准在那个上面能够看到。后来我们想想,如果简单的坐民航飞机恐怕有点困难。太阳在东边,要么你沿着日食带飞,要么就是冲着太阳飞,坐在那儿的乘客是看不见的,能够很好观测的大概只有飞行员,其他公众都不行,或许能够感受到飞机上的天黑,或者在遥远的地方还能看见亮光,因为天黑的只是这一片区域,也许你站的高,还能看见亮光。
[主持人]如果是私人,有经济实力的,搞这种追日行动,您认为可取吗?
[郝晋新]我认为可行性不大。至少在中国,我觉得这种可行性还不是很大。首先,飞行器的管制就很严,再加上成本也非常高。至于说到可取不可取,从任何角度拍摄、观赏日全食,我们认为都是非常值得的。
[张枚]如果你真给我一架飞机,我想私人飞机也不会飞的特别快,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也许就利用它飞到一个天晴的地方,还是坐在地上仔细看。你在飞行的过程中,有时候控制不好,反倒不如坐在地上静静的看。
[新华网 2009-07-16]
郝晋新:新中国成立60年天文科技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新华网北京7月16日电 2009年7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研究员郝晋新,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导张枚做客新华网,向广大网友介绍7月22日百年难遇的日全食奇观。郝晋新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整体上升,天文科技的发展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差距。
[主持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国际天文年,请问建国以来我国的天文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怎么样?
[郝晋新]60年来天文的变化,应该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主要是几方面:第一,随着整个技术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使得今天的天文学和60年前比起来,有质的飞跃。比如说1928年,第一个国立天文机构建立的时候,什么设备都没有,1934年才建设了紫金山天文台。当时购置的最大设备是德国蔡司公司生产的60公分望远镜,那个时候在亚洲地区已经是很大的望远镜了,但是那个时候我们自己不能生产,只能靠进口。解放以后,我们自力更生,建立更大的望远镜,1958年筹建了北京天文台,同时专门建立了南京天文仪器厂,建造位于河北省兴隆县的2.16米望远镜。在这之前,从观测的望远镜口径来说,最大的就是1米的望远镜,位于云南天文台,这个望远镜还是后期,大概在1980年左右买的。探测器以前就是靠底片,灵敏度也比较低,处理起来很麻烦,你要把它变成我们可看的数字信号,拍出光谱来,程序非常复杂,劳动强度也非常高,现在都变成数字化的CCD。
实际上,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从以前连60公分的望远镜都不能造,后来从2.16米开始,我们在80年代建造了太阳磁场望远镜,还有一大批天体测量设备,到最后研制出,刚刚在兴隆落成的6米口径的光谱“群天”望远镜,这个望远镜的技术创新程度在我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国际上也是领先的设备。应该说这么多年来,在设备建造方面确实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从天文学研究方面,我们刚开始时,在国外发表文章的都不是很多。现在发表论文从数量上来说,像国家天文台已经是国内名列前茅的论文发表单位。最关键是我们还有一些值得称道的成果,比如在黑洞研究方面、银河系研究方面,甚至在“暗物质粒子”探测方面都有突出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天文学不像一般公众想象的,就是搞天上的事,和人间上的事没有太大的关系。实际上不是如此,天文学的理念、天文学的技术,甚至它的一些成果,都能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积极贡献。
比如说通讯导航这个概念,都是由天文首先提出来的,目前已经进行概念工程阶段的实施,随着国家导航专项的立项,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天文台承担了五大系统之一,完全承担了一个独立的系统,就是地面应用系统。同时,由天文学观测发展起来的VLBI技术,我们把它从天文的非实时技术研究变成了实时VLBI技术,并且参与了月球探月工程的测轨定轨工作,把我国目前,特别是航天器轨道的确定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使得我们能够提前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非常顺利的入轨,整个工程非常顺利,这些实际上都有天文学的贡献。
另外,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不断发展,太空的垃圾、空间的碎片对航天活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威胁。基于50年来观测的积累,在碎片监测、观测以及碎片监测系统建设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对现实的生活,天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还有很多天文学衍生出来的技术和理念,在各个行业的应用非常多。
[主持人]我国的天文发展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郝晋新]应该说我国的天文发展水平还是不高的。我们的祖先,中国的古代天文是非常发达的,近代确实落后了。到了现代,由于几代天文学家的共同努力,使我国的天文学发展到目前的地步。我们的差距,说点代表性的,比如说现在国际上发射上天的天文卫星好几百个,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一个天文卫星都没有上天,我们认为这就是差距。再有,现在世界上地面光学红外望远镜的口径,在上个世纪末时就已经达到了8—10米,而现在国际上8—10米的望远镜已经有15架左右,而我国到现在为止,刚刚建成的“LAMOST”望远镜有效的观测口径只有4米,“LAMOST”是一个专门做巡天工作的望远镜。目前国际上正在酝酿建造30米口径的光学红外望远镜,我国由于没有这么优良的台址,使得我国在下一代巨型望远镜建造方面处于很不利的位置。你想自主建造又没有地方搁,我们想和国外一起建造,搁在外头,目前还遇到一些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限制,是不是能促成这件事情,还有相当多的未知数。这是从装备上看我们和国际上的差距。
另外,从天文从业人数来看,我们现在的天文从业人员和庞大的人口比例相比显得太小了,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一排,我们都不知道在世界上能排到什么位置上去。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从拥有望远镜的数量多少排一排,我国的天文在国际上就排十七八位,这个位置是高还是低呢?我认为从我们的综合国力以及综合科技实力看,显然是靠后了。现在所谓的科技实力,比如说论文发表总量等等,我相信也不是这个位置。在常见的20几个学科分类当中,天文被放在了空间科学与天文这类里,应该是排在倒数三四位的学科。所以我们现在有许多工作要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前面的路还是很长的。
[新华网 200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