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10-13
本报讯 (驻京记者彭美)昨日,温家宝总理致信新华社总编室,对此前一天由新华社播发的一篇温家宝的文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进行更正。更正信全文如下:
新华社总编室
贵社昨天(10月11日)播发我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其中岩石学的分类,应为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特此更正,并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
温家宝
二00九年十月十二日
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上午听了5节课,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是他对听课的点评和在听了教师代表发言后的讲话。
温家宝所更正的讲话原文是:“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因势利导,问他看过多少种岩石,知道名字吗?老师就可以讲岩石的分类: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启发学生热爱岩石,从而热爱地质。”
温家宝是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构造专业研究生毕业,曾长期从事地质方面的管理工作,所更正之处显系口误。温家宝的自我纠正体现了其严谨求实的精神和虚怀若谷的风范。
温家宝自我纠错并向读者致歉的消息昨晚一上网,就引发热论,网友一致夸赞总理实事求是,作风严谨,具有一代领袖风范。
一名新浪网友说,“作为一国总理,知错就改,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一名宁夏网友说,“虽然是一个小的错误,但可以体现出温总理的严谨、负责的作风,充分反映了对人民负责。这种品行正是需要我们大家学习的。”
网友albin说,“总理对我们的官场政治,对我们的民主建设,都是一个榜样!”还有网友呼吁,所有行政干部都应向我们的好总理学习。
【南方都市报】
后续报道
温家宝致信新华社更正错误细节披露 称文责自负
新华社值班副总编辑接到了总理的更正电话
总理对我说“文责自负”
就温总理致信道歉一事,本报记者专访了新华社值班副总编辑吴锦才。吴锦才介绍说,昨天中午一位读者致电新华社,认为总理讲话稿所说的岩石分类方法,岩浆岩和火山岩是同一个概念。按照业务规程,新华社总编室将这位读者的疑问转交给总理办公室主任。
吴锦才说,昨晚9点半,他接到总理给新华社总编室打来的电话。总理先解释了一下当时的情景,“总理在座谈时讲话是口语表述,原话是‘老师可以讲岩石的分类,比如,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这是举例说明,文字整理的时候把‘比如’去掉了,给人感觉岩石只分成上述三类。”
吴锦才说:“我们作为播发稿件的单位,应一字一句核对。当时经手处理这篇讲话的,也是我。我向总理作了检讨。”但温总理说:“责任不在你们,既然署了我的名字,就应该文责自负。”
电话中,温家宝总理还和吴锦才沟通了关于教材中“华北”分界的问题,总理表示他认真研究过,将陕西、宁夏划到“华北”欠妥。
“总理身上有科学家认真、严谨的风格,他对文字的推敲是十分仔细的,而且,会多方征求权威专家的意见。”新华社副总编辑吴锦才对自己曾经历的一个细节记忆深刻:“新华社曾经播发温家宝总理接受美国《科学》杂志采访的稿件,那天正好也是我值班。播发稿件前,也是晚上9点多,总理亲自打电话到新华社总编室,说‘先不要急着发出去,我还想请几位院士帮我再看一看。’其中在提到映秀地震方向时,他将记录稿中关于地震走向的专用术语仔细作了修正。”本报记者丁文亚 J145
总理自我纠错引发网友热议
本报讯(记者丁文亚)温家宝总理自我纠错并向读者致歉的消息昨晚一上网,就引发热议,网友一致夸赞总理实事求是,作风严谨,具有一代领袖风范。
新浪广东珠海网友“但求心静”说:“温总理出了一个平常人都可能出的平常疏漏,但更正错误的态度和方式展现了一位伟人的胸怀和伟大。”
一名新浪上海网友jigel说:“人非圣贤,孰能无错?错了就改正,错了就道歉,错了就欢迎批评。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支持。温总理带了个好头,赞!”
新浪湖南衡阳网友“大写春秋”说:“如果人人都有温总理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治学的作风、谦虚谨慎的风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一个大国的总理日理万机,深入一个初中教学班的课堂一个上午听5节课,本身就足以感动国人。”
网友tjljzh也说:“总理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值得现在的学者认真学习;总理的责任感,值得现在的官员认真学习;总理的坦荡真诚的伟大人格,值得我们所有人认真学习!” J145
温总理更正信涉及的内容
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上午听了5节课,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座谈。下面是温总理更正信所涉及的讲话内容:
第三堂听的是走进研究性学习课。这是我从来没听过的课。听了课我懂了,其实是开阔学生的思维,用我们可以经常接触到的一些事情来深究科学的原理,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这堂课老师讲的是“教室”,就是要建一座好的“教室”应具备哪些条件。学生纷纷回答,几乎我想到的他们都谈到了,从窗户到门,从隔音到节材。最后,老师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叫做你想研究什么问题——研究“教室”;怎么开展研究——研究“教室”的方方面面;和谁一起研究——老师和同学;怎样表达研究成果——把学生的经历、实践和参与结合在一起。但我坐在课堂上就在想,非常重要的一点学生们却没想到,就教室而言,建筑安全应是第一位的。学生没想到,教师也没想到。经济适用都想了,但是安全没想到,也就是说学生没有想到防震知识,这算个缺点吧?这堂课讲得还是不错的,比如教室的设备甚至深入到多媒体,投影、摄影头,节能深入到节能材料,深入到经济上的性价比。还有一点,就是老师提问时,一个学生说我喜欢岩石,想研究岩石,这个学生也可能不知道老师备课的内容是要讲“教室”,但是老师很快把他的问题扭过去了,因为这堂课不是这个主题。这里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教这堂课要求老师的知识非常渊博,学生爱好涉及的是大自然,老师讲的是“教室”,而对学生好奇的大自然应该给予积极回应。对学生的回答,老师应因势利导,问他看过多少种岩石,知道名字吗?老师就可以讲岩石的分类: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应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启发学生热爱岩石,从而热爱地质。我不是让老师把原来备课的内容改变,而是因为学生想听的是大自然,老师要讲小空间,用简练的语言和提问的方式回答大自然的问题是必要的,而且并不困难。最后,老师展示了这个学校的研究成果,三十五中做过园林研究,做过抗紫外线的研究,做过冬小麦的研究,做过城门与城墙的研究,做过节水灌溉的研究,做过环境因素和生物的研究,还有很多学生获奖。这是一堂很好的课,但老师可以更放开一些,不要求老师是万能的,老师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带回去思考,下次再给他们解答。
【南方报业网 2009年10月13日 】
给温总理挑错者现身 系望京一工程师
学地质出身,发现总理讲话稿问题后打电话向新华社总编室反映
|
我当初觉得,最多也就是新华社总编室给我个人回复一下,没想到是总理亲自公开回复,而且还向读者表达歉意,让我既意外又感动。——余建国
本报讯 (记者王佳琳)前日,温家宝总理致信新华社总编室,就自己讲话中关于“岩石学分类”的表述进行更正,并向读者致歉。在对温总理严谨、认真、谦逊态度叫好的同时,那位给温总理讲话稿“挑错”的神秘读者,也引来人们的好奇。
看总理听课点评发现问题
昨日下午,余建国和往常一样,仍然在他负责的望京科技创业园工地里忙碌。
前日,在他给新华社总编室打去“挑错”电话后,新华社发表了“温家宝总理致新华社总编室的更正信”一文。
余建国,中国地质大学1988年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生,长期从事与岩土工程和水资源环境相关的工作。目前他是北京望京新兴产业区综合开发公司项目总工程师,做工程管理和技术管理。
据余建国回忆,12日上午,他在网上看到了温总理讲话的转载。“一个国家的总理,能走进一所学校听一上午的课,而且还逐节点评,这很吸引我。”他说,温总理的听课点评特别精彩,他也看得特别仔细。由于是学地质出身,他对于点评里涉及地质的内容看得更细。当看到总理讲话稿里岩石学分类的内容时,他觉得不够准确。于是找到了新华社的原稿,发现仍有这个问题。
“口头说的话,可能会有不够严谨之处,谁也在所难免。但落在文字上,就要更严谨一些。”余建国说,现在媒体传播的速度很快,这个讲话稿涉及国家领导人,文字要更加严谨,否则就容易带来误解,而且媒体会加速它的传播。
两次接到新华社总编室回电
随后,余建国从查号台查到新华社总机,并给新华社总编室打去了电话。当时,一位值班编辑详细记录了他的意见。
当日下午6时左右,余建国第一次接到了新华社总编室的回电。“总编室的工作人员大概也是查阅了书籍,问我火山岩和火成岩是不是一样。”余建国说,他感到总编室的工作人员很负责。
当晚10时左右,余建国第二次接到了新华社总编室的来电。“当时我手机信号不太好,我隐约听到是总理回信进行了更正,但又觉得不太可能,以为是总编室进行了更正。”他说。
由于家里没法上网,余建国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看到温总理的更正信。
昨日早上,余建国上班之后才从网上看到了温总理的亲笔信。他说,没想到温总理会关注一个普通读者的意见。这个回复让他体会到了总理的为人:严谨、谦虚、认真负责,而且亲民。另外一个感受,则是总理办事的高效。
■ 讲述
新华社值班副总编辑吴锦才称,温总理曾来电解释当时情景
“温总理说,文责自负”
新华社值班副总编辑吴锦才回忆,12日,一位自称在望京工作的学地质的读者致电新华社,称温总理讲话稿所说的岩石学分类方法,岩浆岩和火山岩是一个概念。接到电话之后,按照业务规程,新华社总编室将这位读者的疑问转交给总理办公室主任。
12日晚9时30分,吴锦才接到了温总理亲自给新华社总编室打来的电话。
“温总理先解释了一下当时的情景,总理在座谈时讲话是口语表述,原话是‘老师可以讲岩石的分类,比如,沉积岩、岩浆岩、火山岩’。这是举例说明,文字整理的时候把‘比如’去掉了,于是给人感觉岩石只分成上述三类。”吴锦才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
吴锦才说,他在电话里表示,这是他的责任,应该在播发前认真核对文章中的各个表述。但温总理说,既然是署名文章,就应该文责自负。
电话里,温家宝总理还和吴锦才沟通了关于教材中“华北”分界的问题,总理表示将陕西、宁夏划到“华北”欠妥。总理说,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意见,他也征求了一些专家的意见,并有一些资料证据。教材对于行政地理区划、经济地理区划,还是自然地理区划,应该做出更明确的说明。
吴锦才说,从他日常对总理的接触,温总理既坚持原则,又虚怀若谷。总理对于读者提出问题的认真态度,充分体现了总理一贯的科学严谨的精神。
本报记者 王佳琳
【新京报】
本网页编者注:后续报道部分增录于10月14日。
相关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