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人亡艺不能绝保护非遗刻不容缓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11-09

 

广东省与东盟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合作倡议书

我们来自文莱、柬埔寨、中国、老挝、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国家的文化部门官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者,在出席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交流会期间,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继承和利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们一致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国、各区域、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精神记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结晶,是人类文化发展多样性的生动见证,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维护各自独特文化身份、文化主权的具体行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共享,将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文明对话的必然要求。

因此,我们倡议:

1.支持各国政府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抢救所作的努力,并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工作,遵循文化遗产保护规律,建立科学完备的保护措施,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2.加强各国之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管理方面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和相互借鉴。

3.努力建立起双边和多边的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在国际多边文化领域的协调与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提升交流合作成效。

2009年11月7日于广东佛山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昨日举行的广东省与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交流论坛上,来自东盟诸国的文化官员与中国的文化机构代表、研究学者发出共同的心声。他们不仅就全球化浪潮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以及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作用达成了默契共识,还就各自非遗保护传承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困惑进行了深入而坦诚的交流。

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所作的《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灯”》报告,博得在场人士的共鸣。越南文化官员黎氏明李等东盟各国嘉宾,对本报非遗大型策划《岭南记忆》赞赏不已,对于报道显示出的媒体文化责任感表示由衷的感佩和支持。

东盟经验:设立有关非遗的国家艺术大赛

昨日的论坛上,来自越南、泰国、菲律宾等东盟各国的文化官员们,向在座人士介绍了各自保护非遗的独到心得,不少国家为挽救和光大各自非遗瑰宝开出的“妙方”,也让中方代表们大开眼界。

例如,泰国和缅甸都设立了有关非遗的国家性大奖,尤其是缅甸,每年国家都会投入巨资,举办大规模传统文化表演艺术竞赛,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产生年轻的传承人。

在中国人印象中深具含蓄、柔婉之美的越南,在保护非遗态度上显示出的开放、活跃令人刮目相看。政府鼓励年轻人制作有关非遗的创意电影、网站,在越南民俗生活艺术节上与公众见面。

文莱代表阿旺·扎伊尼在介绍完文莱通过建设数据库维护非遗传承的经验之后,表示:“虽然经过种种保护,但最后的成品还是达不到预期的完美。”东盟朋友的坦诚和务实,令许多中方人士感到欣赏。

学者担忧东莞千角灯濒临“人亡艺绝”

“保护非遗刻不容缓,人亡艺绝,人去歌息,已有很多先例。”中山大学教授、著名民俗学专家叶春生呼吁说:“顺德的龙舟说唱,传承人只剩下两三位80多岁的老艺人;佛山的木版年画仅剩父子两位传人;东莞的千角灯,仅存的两位老艺人在制作完被誉为‘中国灯王’的展品之后先后辞世,这更说明了抢救保护的迫切性。”

在会后接受采访时,叶春生再次向记者表达了他的忧虑,他透露虽然两位千角灯老师傅在去世之前,已经将相关技艺传给了儿子,但传承人制作水准明显不如父辈,千角灯恐会留下永久遗憾。

非遗开发利用也成为中方学者密切探讨的焦点话题。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原副主任、文史馆原馆长吴世枫提出,非遗利用有保护性利用和开发性利用之别,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社会转型进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延续面临着严重威胁,但同样为非遗的保护和利用创造着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条件。最典型的莫过于广东凉茶在进入第一批国家名录后,产值从2005年的3亿多元跃升到去年的300多亿元,已与可口可乐分庭抗礼。

■东南亚四国代表性非遗

菲律宾:“哈德哈德”圣歌

2001年,菲律宾IfugaoHudhud(圣歌吟诵)成为东南亚第一个进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单的项目。

Hudhud,又译为“哈德哈德”,是菲律宾伊富高(Ifugao)民族独有的一种的民间口头叙事文化,相当于史诗或者圣歌。伊富高人生活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地区,是一个以开梯田种水稻而著称的族群。“哈德哈德”讲述的是该民族历史上伟大英雄的光辉业绩,通常在播种、收割、丧礼与婚礼时吟颂,整个过程会持续2-3天。

据传,这种传统早在公元前7世纪就有了,“哈德哈德”总计有200多个故事,每个故事含40个篇章,完整吟诵一遍需要3至4天的时间。吟唱包括领唱、合唱等形式,演唱者多为上年纪的妇女,社会地位显赫。所有的圣歌通篇只有一个曲调,歌词中大量使用反复、象征、明喻和暗喻等修辞手法。圣歌的语言几乎无法形成对应的文字,因此主要靠口传心授。

柬埔寨:皇家舞剧

作为高棉身份的象征,柬埔寨皇家舞剧在2003年11月跻身“世界非遗”之列。柬埔寨皇家舞剧,也叫高棉古典舞,已经有1000多年的渊源。

这种舞蹈以其优雅的手势和色彩艳丽的服饰而著称。在王室的各种庆典和仪式上,诸如加冕礼、婚礼、葬礼或是高棉人的节日等,都有这种舞蹈表演。这种舞蹈具有一种神圣的象征性作用,其剧目促进了有关高棉人民起源的神话的保存,体现了高雅、崇敬和灵性等传统价值,舞蹈者被人们看作是国王与上帝和祖先之间的信使。

泰国:Khon舞和木偶戏

泰国拥有海纳百川的多元文化,其中最绚丽夺目的,便是Khon舞和HunLakhonLek(传统泰国木偶戏)。它们曾经是仅供王室观赏的表演,为泰国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翘楚。面具舞和木偶戏都源自神话巨著《罗摩衍那》史诗,讲述神猴哈努曼如何辅佐罗摩王子,打败了魔王的过程。

Khon(倥)舞是泰国传统的宫廷面具舞,有六百多年历史,故事以善恶对抗作为原始命题,融合了舞蹈、音乐、诗歌、武术和皮影艺术于一炉,呈现泰国舞蹈艺术造型美艳华贵的特点。

泰国木偶戏,则被认为是亚洲最有影响的三大木偶剧种之一。泰国木偶以精致著称,身高40厘米,演出时人与木偶同台出现,一人或多人控制一只木偶进行活灵活现的表演。香港、韩国、泰国合拍的恐怖片《三更》中,泰国篇就是讲述人被木偶上的诅咒所束缚折磨的故事。

越南:宫廷雅乐

越南众多的本土音乐种类中,宫廷雅乐堪称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国粹”,2003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雅乐直译为“优雅的音乐”,指的是15—20世纪中越南王宫所使用的、各种风格的音乐和舞蹈,是王权和永恒的象征。常用于周年庆典、宗教节日、加冕、丧葬或接见等重大仪式。越南宫廷雅乐以宫廷管弦乐队为演奏主体,涉及多种打击乐器(排钟、锣、铃铛和木铃)和管弦乐器(笛子、芦笛、小号、筝和琵琶)等。风格肃穆、庄重、优雅、深邃,有时需要伴舞和伴唱,演员服饰雍容华贵。

越南宫廷雅乐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早在汉、唐时期中国雅乐就远播到日本、韩国、越南、老挝等国家,现在日本、韩国都有雅乐研究中心。

广东非遗情况

◆世界级非遗项目:

粤剧(粤港澳联合申报)

◆国家级非遗项目:74项

◆省级非遗项目:182项

◆市级非遗项目:651项

◆县级非遗项目:1121项

■现场花絮

红线女“递条子”要求“加唱”粤曲

昨天会议临近尾声时,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为在场各国嘉宾带来了一个不小的惊喜。已是84岁高龄的红线女,受现场热烈气氛的感染,悄悄给主办方“递条子”,她在纸条上写道:“有幸参加今日盛会,我感到很骄傲,很兴奋。粤剧刚刚成功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愿意以毕生的精力,将粤剧艺术发扬光大。”

近年来已经较少在舞台上亮相的红线女,还特意请求清唱了一首经典粤曲《荔枝颂》,高亢圆润的唱腔尽显醇厚功力,博得满堂喝彩。

越南文化官员寻杨兴锋社长

“杨兴锋先生在哪里?”昨天论坛刚结束,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遗产局副局长黎氏明李在会场四处寻找南方日报社社长杨兴锋。原来,她在听取了杨社长《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灯”》的主题发言后深有感触,本报今年宣扬广东非遗的大型策划《岭南记忆》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黎氏明李女士动情地表示:“我知道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中国是一家实力雄厚、影响很大的传媒集团,杨兴锋先生作为集团老总,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如此关心,这令我非常感动。”热情的黎氏明李女士还委托本报佛山记者站站长谭仕龙,将特意准备的一瓶越南本土所产的伏特加转交杨社长,以表达敬意。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郭珊李文龙

■精彩发言

方健宏(广东省文化厅厅长):

广东与东盟交流合作意义非凡

开展广东与东盟非物质遗产保护交流合作,不仅有利于推进广东和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有利于维护各自独特文化身份、文化主权,而且对推动人类进步、文化延续、国际社会文明对话至关重要。

杨兴锋(南方日报社社长):

南方日报甘为非遗“提灯”

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灯”,用媒体的力量,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同时唤醒更多民众加入这一征程,是南方日报紧迫而又义不容辞的责任。

吴乃昂(缅甸文化部艺术司司长):

以文艺竞赛的方式保存非遗

每年国家都会投入巨资,举办缅甸传统文化表演艺术竞赛,今年已办到第17届,涌现出大批的年轻艺术家,这样我们独特的文化遗产就得以保存。

乌丙安(辽宁大学教授):

防止造成新一轮停滞和损害

目前重遗产的项目申报,轻项目的具体保护,已经成为不良倾向;片面看重申报国家级遗产名录成功的品牌效应和草率开发眼前经济利益,严重轻视脚踏实地进行保护计划的有效实施,已经造成了保护工作的停滞不前或新一轮的人为损害。

■专家访谈

广东东盟一衣带水,两地文化水乳交融

“越南也有梁山伯与祝英台”

记者:广东与东盟一衣带水,地缘相通,人文相近。在您看来,这种地缘和人文的相近性在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刘魁立:东方人在气质、价值观方面,确实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广东与东盟两地在经济、人文上都有较相似的基础,思维和生活方式相近,因此共通的领域也很多,包括有共同的长期信仰。广东与东盟在历史发展中交往较多,这种交流往往就建立在情感的相互认同和文化的相互认知上,这对广东和东盟两地文化的共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双方带着这样的情感去处理彼此关系,就会和谐融洽许多。

譬如说在越南也同样流行“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这就是我们和东盟国家长年累月在文化领域相互借鉴、彼此丰富的结果。在这个故事里面,我们表达的是相同的爱情观。因此,这个传说就不仅是两地作品题材相同的例子,而是双方共同价值观的体现。

记者:您在这次交流会上强调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广东与东盟在这方面有何优势?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有别于物质文化的鲜明特点之一在于它的共享性。共享是指不同的人,不同的社群、族群,能够同时持有共同享用共同传承同一个文化创造成果,这种特性只存在非物质文化领域。因为历史悠久的缘故,广东与东盟在非遗领域的共享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记者:您如何看待不同族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共享?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共享性实现的结果,对群体内部而言,会促进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并增强群体的内聚力,以利团结,同时也会成为这一群体共同身份的标志。对不同群体而言,将彼此借鉴以丰富各自的文化内容,促进其发展,并增进彼此的认同,进而有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我们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需要有民族的视角,更需要有人类的视角。为了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每个民族彼此尊重、相互交流,一定能做出各自的独特而宝贵的贡献。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刘力勤

    [南方日报] 

 

 

相关连接

巴人论评:中国会不会亡?!

巴人论评:由“瞎子阿炳”联想到发展中国文化

巴人论评:中国学术贫困之根本原因何在?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