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9-30
天宫成功实施两次变轨进入测试轨道静候神八
南方日报讯 北京时间9月30日16时09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成功实施第2次轨道控制,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
成功实施两次轨道控制
昨日凌晨1时58分,天宫一号飞行至第4圈时,北京飞控中心对其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轨道控制,使其远地点高度由346公里抬升至355公里。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专家唐歌实说,与以往任务相比,这次天宫运行轨控有两个特点:一是轨道高度比以前高,需进行两次变轨,完成从初始轨道到自主运行圆轨道,为交会对接作准备;二是第5圈变轨改为第4圈变轨,其目的主要是优化测控资源,降低测控成本。
为此,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轨控策略进行了调整,增大了陆基测控站的使用次数,从而减少了海上移动测控站的使用。
第二次轨道控制是昨天16时09分,是在天宫一号飞行第13圈时实施的。天宫一号经过第二次轨道控制,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经过两次轨道控制,天宫一号已从入轨时的椭圆轨道进入近圆轨道,为后续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奠定了基础。
进入在轨测试轨道后,地面人员将对天宫一号平台上交会对接机构等各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稳定性进行测试,还将利用搭载的有效载荷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活动。
为何要进行轨道抬升
为何要进行轨道抬升?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副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周建亮昨日解释,天宫一号与“神八”交会对接的轨道是343公里,现在天宫一号离交会对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它的轨道高度还会衰减,所以要把它送到更高的轨道上。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介绍,近地航天器发射后,受高层大气阻力的影响,其轨道高度会逐渐缓慢降低。通过此次轨道抬升,预计可使天宫一号在神舟八号发射时,轨道高度自然降至约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从而尽量减少发动机开机,节省燃料。
飞行控制面临四大考验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介绍,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天宫一号任务的飞行控制,面临四方面前所未有的考验。
一是关注程度前所未有。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关键之战,天宫一号任务既承载着国家的殷切期盼,也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二是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该任务全程持续约一个半月,对人员、软硬件系统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三是飞行控制难度前所未有。天宫一号任务的轨道控制实施频繁,轨控精度要求高,多目标协同控制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四是组织指挥复杂程度前所未有。多目标测控管理、天地协同关系复杂,对组织指挥管理模式要求极高。
该中心工作人员说,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顺利升空后,重任就落在了飞行控制人员身上,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里,大家的担子仍不轻。
北京航天城内直击天宫变轨
■特写
昨日凌晨2时许。北京航天城。
几小时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一飞冲天。
刚才,就在不少人仍在睡梦中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飞行至第4圈的天宫一号实施了第一次升轨控制。
南方日报特派北京记者在现场看到,在飞控大厅内,有操作人员轻轻按下按键,发出信号。接着,飞控中心大屏幕上的三维动画显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向特定方向喷射火焰。不久,测试数据表明,轨道控制操作已顺利完成。
昨日下午,该中心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第二次轨道控制。
进入日常工作状态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依然灯火通明,但发射天宫一号时的兴奋、紧张和欢笑,已经过去,穿梭忙碌的身影变少了。
大厅正面原本一分为四的LED大屏幕,这次更新换代实现了“无缝连接”。这使播放天宫一号的画面更加简洁流畅,画质更加绚丽多彩。
大厅后部,两条红底白字的横幅鲜艳夺目。一条上面写着胡锦涛总书记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提出的要求:“精心组织、精心指挥、精心实施,确保成功、确保万无一失。”另一条是“准确进入轨道,精确交会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撤离返回。”
微博掀起“天宫”热
●网眼
天宫一号的话题昨日在微博上仍然热度不减。
前晚,“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当日,天宫一号在腾讯上开通的独家官方科普微博连续直播,不断向网友报告“自己”的发射进展,俨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微博控。截至记者发稿前,天宫一号的官方微博在昨日17时59分发出一条最新信息:“已平稳运行在距地球362千米的轨道上。一切正常,感觉很好!”
此外,记者初步统计,短短两小时内,微博上有关“天宫一号”的微博数量已有近30万条。而更多网友通过微博来关注“天宫一号”的相关信息。
由于气象条件较佳,不少地区网友都表示自己看到了“天宫一号”。纷纷在微博上晒出自己观测到的“天宫一号”。石家庄网友在微博中称观看到运载火箭二三级分离,而北京网友“浅草”则称在怀柔地区拍到了“天宫一号”的飞行图片。
昨晚,科学作者龚钴尔、果壳网频道主编Steed在微博上对网友关于“天宫”的疑问进行解答。有网友问“‘天宫一号’在太空中速度是多少?”,Steed形象地形容:“10倍于子弹出膛速度”。
在短短的2个小时微博访谈中,网友一共提问了231个问题,其中138个得到回复。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闫昆仑 辛均庆
“天宫”升空推动太空合作
●外眼
“天宫一号”升空,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又一次实现了质的飞跃,将推动各国与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
全球多家电视台此前都切入“天宫一号”飞天的直播画面。对于中国这座太空探索能力发展的新里程碑,国际媒体进行了横向观察。美国微软—全国广播网说:“中国是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独立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路透社认为,此次成功发射缩小了中国与美国和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差距。美国福克斯新闻说,这是中国太空项目向成熟迈出的巨大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俄罗斯新闻社发表文章称,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以及即将与“神八”的对接标志着中国已掌握“空间交会对接”这项高、精、尖技术,确保了其在载人航天这一“世界最小俱乐部”的“会籍”。这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是对中国第62个国庆节最大的献礼。
巴西环球网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对航空航天事业的持续支持,中国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研发技术。天宫一号将令中国在经济和国防领域双双受益,同时也会促使民众增强自豪感。这些都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
作为一座新的“天上宫阙”,这个试验平台将使中国的航天事业更深入地参与人类探索宇宙的活动,并让世界受益。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冯德威认为,天宫一号的发射“将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公益效果”。美国航天政策专家劳格斯顿指出,这一“稳健的一步”极富象征意义,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商全球航天问题的关键性举动。
天宫一号进入太空,将为推动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动力。欧洲广播一台网站说,欧洲希望在民用空间技术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
多家外媒在谈到中国未来航空事业的发展时表示,当以美国为主导的跨国合作国际空间站于2020年退役时,中国空间站很可能成为届时太空中唯一运行的空间站。各国提升与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将成为必然。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辛均庆 闫昆仑
牵手太空的人们
■人物
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背后这些繁忙的身影。
乔宗涛:
7分钟下达40条命令
天宫一号发射的过程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最紧张也最忙碌的,就是飞控大厅的总调度乔宗涛。在短短7分钟内,他就下达了40余条口令,但第一次担任总调度的他显得镇定而干练。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
“入轨参数已发出!”
“帆板展开指令链发出!”
他紧盯显示屏,密切关注飞行器的一举一动。随着富有节奏、频率适中的调度声依次响起,天宫一号准确入轨,按照预定计划平稳运行。
这个总调度的职位可不简单:从发射场到陆海天基测控站,从天宫升空到准确入轨,从在轨测试到变轨调相,从自主控制到交会对接,成千上万条调度口令都要由总调度来下达,总调度的每一条口令,都直接关系着任务的全局。
因此,对乔宗涛来说,他必须将成千上万条遥控指令和各类应急预案烂熟于胸。
尤其构成巨大考验的,是出现应急情况时,他必须第一时间下达口令。
要做这份工作,必须对飞控中心关键任务台的上百个软件性能准确掌握,随时随地迅速判断和领会专家组的决策和意图。
张宇:
180秒确定入轨参数
9月29日21时28分,在天宫一号与长征二号火箭器箭分离后,全世界都在焦急地等待一组数据。
不到180秒,有人综合技术人员计算结果,算出了飞行器入轨参数的精确值。接着,一条条指令据此发往各测控点。
计算入轨参数的“牛人”,就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计算高手张宇。
21时35分,张宇进行轨道根数选优,又计算出精确的初轨根数。
这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敲击键盘的双手已是大汗淋漓。
根据他的数据,飞控大厅传来洪亮的调度声:“天宫一号进入预定轨道!”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长期和数字打交道的张宇们,大都有“强迫症”倾向。他们经常会通过各种渠道反复确认一件事情,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是,只要是能通过计算确定的数据,不管多小都要把它算出来,不允许有任务差错,涉及任务的每一组轨道根数、每一组控制参数,他们都精益求精,绝不放过。
航天员太空所需部分产品已上天,新增锻炼器材和航天医学实验设备
“天宫”生命保障系统启动
■揭秘
作为一个在轨运行2年的天宫一号,被媒体誉为来自地球的“访客”。这个地球客人还将在明年迎来自己的主人,作为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天宫一号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家”里又搭载了些什么东西?
综合新华社电 记者昨日从中国航天员中心获悉,天宫一号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已经启动,转入自主运行状态,航天员进入“天宫”前将建立载人环境。目前,天宫一号暂不需建立适合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因此,维持氧气、温湿度、二氧化碳、压力等指标的系统正在以无人方式运行。
记者还获悉,航天员未来在太空工作、生活和实验所需要的产品,部分已经跟随天宫一号上天。它们将以无人飞行的状态运行数月,等待航天员进入“天宫”后启用。
舱内不是绝对无菌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环控生保系统专家李英斌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人在太空生存,必须要依靠航天器提供适宜的氧气、湿度、温度和压力等条件。尽管历次神舟任务已在这方面积累了成熟经验,但天宫一号任务仍然提出了巨大挑战,特别是很多产品要长期耐受温湿度、振动冲击、真空低压、失重等多种特殊环境考验。
李英斌说,这次任务提出了严苛的舱内微生物指标和可吸入颗粒物指标要求,为此,他们专门研制了微量有害气体净化装置,采取综合手段对舱内气体高效净化。此外,还首次带入了微生物净化装置,为航天员打造高度洁净的环境。
设备研制专家余青霓说:“舱内不是绝对无菌的,微生物遇到合适环境就会生长,人体代谢也是微生物产生的来源。它们不仅有害健康,时间长了还会腐蚀设备。”
据余青霓介绍,天宫一号还有专门的储箱回收人体呼吸、排汗等代谢产生的水汽。水汽会引起电器设备受潮短路,人在潮湿的环境中也不舒服。
鞋袜睡袋食品带上天
记者昨日从中国航天员中心获悉,航天员未来在太空工作、生活和实验所需要的产品,部分已经跟随天宫一号上天。它们将以无人飞行的状态运行数月,等待航天员进入“天宫”后启用。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陈善广介绍,已经上天的这批产品包括用于太空锻炼的自行车和下体负压筒、各类服装鞋袜、睡袋、航天食品、诊疗箱以及大量航天医学实验设备等。
陈善广说:“航天员相关产品的数量也明显增加,比如天宫一号这次带上天的服装包就有好几套,可满足多人多天穿着和更换的需要。此外,天宫一号要在轨运行两年,要求产品具有高可靠性和长寿命。很多产品要长期耐受低压、失重、温湿度变化等多种特殊环境的考验,设计生产的要求比较苛刻。我们在地面作了充分的寿命试验。”
他还告诉记者,航天员将来驾乘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还会携带一部分产品上天,有的要转运到天宫一号中。对此,陈善广解释:“一方面是航天器载荷有限,无法一次带完所有产品,另一方面是从产品寿命的角度考虑,比如做实验用的细胞,在长期无人条件下难以存活,所以要跟人一起带上天。”
太空能蹬“自行车”
相比神舟飞船系列任务,这次任务突出的变化是新增了太空锻炼器材和航天医学实验设备,前者是为对抗长期失重环境下飞行引起的肌肉萎缩和骨丢失等症状,后者是为了研究中长期飞行对航天员生理心理的影响,提出防护措施。带上天的产品还有部分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在无人飞行期间不是一直工作,而是定期开机巡检。
为了克服长时间处于抵抗失重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天宫一号增加了自行车功量计,航天员可以在束缚住之后在上面蹬自行车。然后按照规定的体力消耗规定的数值每天完成锻炼工作。
天宫一号里还安装了骨丢失对抗仪,定期以不同的频率、强度敲打腿部骨头,看看有多大效应。以后根据记录下来的数值,进一步研究对抗的设备。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 南方日报记者 王小飞 特约通讯员 谢波 姜宁 发自北京
[南方日报]
揭秘神八天宫一号太空对接:空间交会四步走
天宫一号和“神八”都装有一个对接机构。这对类似“螺栓”与“螺帽”的对接装置构造相当复杂,由几百个齿轮传动,至今只有我国和美、俄能设计制造。
天宫一号在太空筑巢后,将静待与“神八”、“神九”、“神十”飞船的“太空三吻”,开展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天宫一号将和11月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进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明年,还将陆续发射神舟九号、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其中神舟八号是无人飞船,神舟九号是否载人未定,而神舟十号是载人飞船。
空间交会对接是除了载人航天器的发射并返回技术、空间出舱活动技术之外,载人航天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迄今为止,全世界共计进行了300多次空间交会对接活动,但只有美国和苏联/俄罗斯掌握了完整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空间交会对接具体过程怎样?需要解决哪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揭秘“太空之吻”。
空间交会对接“四步走”
怎样实现空间交会对接?周建平介绍了对接的四个步骤。
首先,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并在交会对接前将其调整到满足相位、轨道高度等要求的对接轨道;
然后,发射神舟飞船作为追踪飞行器,通过地面远距离导引控制和近距离自主飞行,使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在空间实现轨道交会,并通过对接机构使二者形成刚性密封连接的飞行组合体;
载人飞行时,航天员打开舱门,进入目标飞行器,完成两飞行器之间的货物转移和交换、科学实验等在轨驻留任务;
最后,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分离并离轨返回着陆场,目标飞行器继续在轨运行并等待下一次对接。
自主与人工控制相结合
周建平表示,空间交会对接,追踪飞行器飞行到近距离时,由飞船自动控制,或由飞船或目标飞行器上的航天员人工控制实施。
人控具有系统简单、可靠的特点,缺点是仅适用于载人航天器;自控系统可以适用载人和不载人航天器,可以规避人员操作失误的风险,但系统更复杂。在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控制中,会同时采用自主与人工控制两种手段。
周建平介绍,正常情况下,使用自动交会控制方式具有更加精确的优点,尤其是当技术经过充分试验验证趋于成熟后。另外,当距离较远时,追踪飞行器自主交会飞行也只有自动控制手段才是可行的。
但是,自动系统复杂,保证设备可靠的工作难度更大。而人工控制系统相对要简单得多,所以要设计航天员人工控制作为第二种控制手段。
对接机构“一吻定情”
对接过程有两种实现途径。一种是利用机械臂完成捕获并送到指定对接口完成对接锁定操作。另一种是利用对接机构。
这类机构均由主、被动两部分组成,作为被动的一端安装在目标飞行器上,而主动的一端则安装在追踪飞行器上,两飞行器进入对接走廊后利用其相对接近速度实现捕获,然后由对接机构完成锁紧等操作。
周建平介绍,对接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两个航天器捕获和刚性密封连接。他透露,对接机构是一套十分复杂、精细的机电设备,具有捕获、锁紧、密封、分离功能。
对接完成并开启舱门后,追踪飞行器和目标飞行器之间,就形成了供人员和货物通行的通道。此外,对接机构上还配置了气、液、电对接接口,能够为目标飞行器补给推进剂和气体,并实现供电和信息并网。
○关键
测量与监控确保“无缝对接”
交会对接的测量设备即相对测量敏感器是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的关键。周建平表示,相对测量敏感器要求精度高、作用距离和视场范围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会对接自主程度和技术水平。
交会对接相对测量敏感器通常分为远场和近场敏感器两类。远场敏感器一般作用距离为几十或上百公里到百米量级,用于交会对接“寻找目的段”和“接近段”。而近场敏感器一般作用距离为几百米到对接,用于交会对接的近距离接近段和平移靠拢段。
周建平介绍,远场敏感器通常只要求测量目标飞行器相对追踪飞行器的位置和速度,而近场敏感器还要求测量二者的相对姿态。
交会对接飞行中,地面要同时对两个飞行器进行测控,并在两到三天内完成对追踪飞行器的4到5次精确轨道控制和预报。交会对接还要求地面飞控中心对交会对接的关键事件进行监视。进入“寻的段”后,追踪飞行器转入自主控制,地面要对交会对接过程进行全程监视,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链接
对航天员进行地面仿真试验
航天器飞行试验成本巨大,研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地面试验模拟飞行环境和状态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周建平举例说,在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的交会对接任务中,就在地面上对航天员进行了长达500个小时以上的地面仿真操作培训。交会对接飞行试验前,必须依靠充分的地面试验和正确的仿真验证设计。试验和仿真中要求尽量模拟飞行环境条件、边界条件和极限条件,保证试验和仿真方法的正确性。
周建平透露,在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研制过程中,仅在交会和对接动力学、自动和人工控制方面就研制了9自由度半实物控制仿真系统、6自由度对接动力学半实物仿真系统等一大批可以模拟空间环境和运动的试验设备。“我们还提出了工程大系统仿真的概念,并构建了实用的仿真系统。”周建平介绍,其目的是按交会对接任务飞行时序关系,用仿真系统将工程各大系统联系在一起,飞行控制人员作为仿真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直接参与其中,对正常和故障飞行状态进行全面仿真试验,综合检验各大系统飞行程序的正确性、正常和故障情况下飞控策略的实施能力以及各系统间接口的协调性。
南方日报前方特派记者 赵杨 李秀婷
南方日报后方联动记者 闫昆仑 辛钧庆
统筹 徐林 胡念飞
[南方日报]
相关评论
天宫一号成功升空,探索星河再迈一步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晚9时40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这应该是继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之后,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值得特别铭刻的历史节点。
中国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天宫一号”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约8.5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全长52米,起飞质量493吨,运载能力为8.6吨。它是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取消了逃逸系统,采用了新型整流罩,改进了助推器结构,提高了运载能力。这也使得“天宫一号”早在发射在即,就引来了不少关注。美国保守智库“传统基金会”的中国政治与安全事务专家成斌说:“从几个层面上来说这都是重要大事。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这将是中国在对接工作上的初步努力,当然对接是未来更长时间里探索太空行动的必要条件。中国必须掌握这项技术。”
作为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天宫一号”源自国人无比熟悉的《西游记》中的章节《大闹天宫》。古老的神话孕育着国人对于宇宙星河的向往之心与探索之欲。古典中国既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木的传说,也不乏明代万户自制火箭飞天的真实故事。而至晚近,中国人的航天梦依旧强烈,而试图真正实现,则与两个关键词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科学与国家。
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社会,数百年前,科学从宗教的桎梏中艰难脱胎,却最终蓬勃发展,并无比深远地影响了我们的世界。在科学形成的过程中,其要义在于科学精神的塑立。今天,我们谈科学精神,可以说出诸如求真、求实、理性、实践等等方面,但从本质上而言,科学精神的灵魂在于创新,在于探索,在于向未知世界进发的不懈欲求。宇宙作为一个广袤的未知世界,正如人的心灵一样无垠无边,自古以来就将无数科学界的志士仁人席卷进来。
中国的文化传统易生长出高超之技术,却难蕴藏真正之科学。这一致命的短板在近代百余年可谓刺痛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过,同样是几代中国人精诚所至,以海归的身份返回中国,投身于他们所痴迷的航天事业。这其中,既有钱学森这样家喻户晓的科学大师,也有无数埋没于荒漠之中的无名青年。可以说,中国人对于灿烂星河的渴望并不弱于他人,中国人对于科学精神理解与承袭也一直在前行。
当然,面对载人航天工程这样庞大的计划,一个人乃至一个小团体都只能望洋兴叹。与核武器的研发、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一样,畅游天宫的计划必须借助一个庞大而缜密的组织。从美国到苏联,再到联合诸国而成的欧洲航天局,以国家力量作为后盾成为了现代航天事业能够起步和发展的基本特征。正如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核武器的研发在资源整合、人事协调方面有着前所未有的要求,以至最终诞生了如今鼎鼎大名的“行政管理专业”。载人航天计划的顺利完成也需要一套强大的资源动员模式。现代国家大厦的建立,恰恰满足了这一需要。
也正是在这层意义上,中国的载人航天计划自启动伊始,就深深地烙上了“国家”的印记。从具体层面的人员调配、资源整合到航天计划本身的意义建构,国家都占据了主导角色。一如历史社会学家安德森所言:“民族国家就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从东方红1号到神舟系列飞船,再到昨晚成功升空的天宫一号,航天事业的成功与一个国家认同感的增强往往紧密相连。航天梦的一步步实现,既借助现代科学的力量,同时又往往需要以国家为后盾。但无论怎样,人类本身对于“天宫”的强烈求知欲都是最淳朴、最宝贵的。正是凭借着探索未知领域的那股冲动,人类朝着未知宇宙星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又一步。
[南方报业网]
智慧让梦想与现实“交会对接”
如同孩子向往外面更大的世界,人类也从未磨灭“离开地球摇篮,扩大生存空间,向着宇宙更深更远处出发”的梦想。而航天事业,正是这一梦想与智慧的完美结合。(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鼓荡着梦想与智慧的双翼,天宫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人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之家”。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天宫一号的发射难度要小于随后的神舟八号飞船,即使此次航天试验中,真正的高潮也是在其后的两个航天器交会对接。但这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始。天宫一号的升空让空间站梦想变得如此之近,它激发着我们对更广阔世界的想象,这是“走出地球”的必然一步,让人类用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审视地球和自身。
在追逐“太空驻留”梦想的路上,中国还是追赶者。1966年,美国两个航天器完成世界上首次在空间的交会对接;1971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而此次交会对接完成,距离我们的空间站完全建成也还需近10年。(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奋力追赶的过程,是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和进步。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起步;2020年前后,将实现空间站长期驻留太空。这30年,不仅是空间站和航天技术自身的飞跃,带动的还有众多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进步。
梦想与异想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筑基于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我们怀揣梦想,却赋予其审慎而理性的内涵。踏实地选择一个准确的战略方向,踏实地沿着这个方向做好积累和提高,一点点量的积累,可能就孕育着巨变。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后来者,也许这是更加切合实际的做法。
这也正是让梦想与现实“交会对接”的智慧。我们冀望的飞跃,同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的变化来自量的积累,一飞冲天也离不开每日振翅的练习。那些一下子推动世界天翻地覆变化的想法,不是科学,是科幻。
就中国航天来说,每一次突破都来自于漫长的积累,而时间是衡量这种积累的刻度。东方红一号卫星1958年上马,1970年才发射成功,用时12年;神舟飞船1992年立项,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上天,2003年神舟五号才把航天员送上了天,用时11年。没有卫星、飞船和交会对接技术的成熟,就不会有空间站的建立。这一次次的积累和突破,才让我们能一次次为飞跃而自豪。(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今天的中国科技,已经写下很多“迟来的飞跃”。中国人进入太空、卫星探月、载人深潜器入海5000米……梦想正慢慢地一个个化为现实,补齐中国科技整体水平的短板。而这些,也必然为重大科技革命铺就基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技革命或许还在远方,但梦想和智慧的双翼却已然鼓荡,寻找突破的脚步,每天都可以踏响。 (作者余建斌,原载9月30日《人民日报》)
[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