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4-09-27
地球上水的年龄可能比46亿岁的太阳还要“老”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燕庐)太阳系中的水究竟是在太阳系形成时由冰电离形成,还是原本就存在于太阳系诞生前的寒冷星云?这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而本周的一项发现或许有助于人们解开这一谜团。
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天文系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存在地球、陨石、月球表面的水,可能比大约46亿岁的太阳系还“老”。这意味着现存于太阳系中的水,有部分来自于太阳系形成前的星际介质。该研究发表在9月25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参与研究的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生克里夫斯表示:“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环境条件,并不适合水分子的合成。而在这种情况下,水就只可能来自于富含化学元素的外部星云。引人瞩目的是,这些冰成功地在太阳系诞生的过程中幸存了下来。”
据每日科学网9月26日(北京时间)报道,为了探明水的“年龄”,研究人员决定从氢的同位素“氘”身上入手。氘,旧称“重氢”,常用于热核反应,在能源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它们通常微量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水中,并且很难自然形成。
研究人员构建了专门的计算机模型,比对了彗星、行星、陨石及地球海洋水中氘的丰度。结果发现,这些样本的比率均高于正常情况下太阳系中氘的比率,也就意味着多出来的氘可能并不来源于太阳系。超出比率的氘可能来自氘丰度(相对含量)更高的寒冷星际空间,比太阳系更加“年长”。
但并不是说我们周围的水都是太阳系的“长辈”,真正早于太阳系形成的水在其中的比例目前并不明确,不过其数量可能比较可观。
这一发现,不仅意味着我们每天可能在喝着来自遥远星际空间的水,还意味着宇宙中可能会有更多类似太阳系的系统,具备诞生生命的条件。这将有助于人类对行星系统的研究,人们或许将有更大机会找到另一个孕育生命的“地球”。
总编辑圈点
如果告诉你,你日常喝的水也许比太阳还要古老,恐怕除了惊讶之外,都有点喝不下去了。话说回来,科学家花费大量精力来证明地球上的水可能是太阳系的长辈,无疑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这一发现意味着宇宙中,或许有类似地球生命的存在。不过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当下,知道地球上水的年龄远不如如何治理地球上被污染的水域来得迫切。
[科技日报]
科学家发现太阳系外水冰云首批证据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1日消息科学日报报道,近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卡耐基科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杰奎琳•法赫蒂(Jacqueline Faherty)带领的科学家小组在太阳系外的天体上发现了水冰云的首批证据。虽然水冰云存在于太阳系内的气体巨星上——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但在此之前一直都没在太阳系外行星上观察到它们的存在。这项研究被发表在期刊《天体物理学快报》上。
在位于智利的拉斯•卡帕纳斯天文台,法赫蒂和包含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安德鲁•蒙森(Andrew Monson)在内的研究小组利用了新红外照相机FourStar监测目前定义的最寒冷的棕矮星。他们的发现是基于在三天夜晚里拍摄的151张照片的结果。这个名为WISE J085510.83-071442.5,或者简称W0855的天体最初是由美国宇航局广角红外巡天探测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简称WISE)项目发现的,并于今年早期发表。至于是否可以借助基于地球的设备检测到它仍是未知。
“检测到它可谓是望远镜的战役。” 法赫蒂这样说道。研究合作作者、澳大利亚天体生物学中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天文学家克里斯•蒂尼(Chris Tinney)这样说道。“这是个伟大的结果。观测的天体非常昏暗,我们利用地面望远镜首次观察到它真是太激动人心了。”
棕矮星并非非常小的恒星,但它们也不是巨大的行星。它们太小以至于无法维持氢聚变过程从而为恒星提供燃料。它的温度从与接近恒星的炙热到类似行星的寒冷不等,它们的质量也介于典型的恒星和行星之间。科学家们对棕矮星尤为感兴趣,因为它们提供了很多恒星形成的线索,它们与行星的温度存在重叠,但因常独立存在而成为更容易研究的对象。
W0855是距离太阳系第四近的天体系统,从天文学距离上来说,它就像太阳系的邻居。研究小组拍摄的W0855近红外图片与预测棕矮星大气成分模型的对比图片显示了硫化物和水的冰冻云的证据。
“科学家预测冰云是太阳系以外行星大气层里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在此之前科学家们从未在太阳系以外的行星上观测到它的存在。” 法赫蒂说道。这项研究的另一名合作作者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安德鲁•斯基摩(Andrew Skemer)。这项研究得到了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的支持。这项研究使用了美国宇航局WISE项目的数据,该项目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合作项目。它还使用了美国宇航局/ IPAC红外科技档案的数据。(编译/严炎刘星)
[凤凰网]
相关链
中法加强天体物理学合作 共同研发天文观测卫星
中新网9月28日电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主任让·伊夫·勒加乐26日在一份公报中表示,中法两国SVOM天文卫星合作项目将如期进行,这个合作项目充分体现了中法之间空间领域上的强烈意愿,特别是在天体物理科学上的合作。
报道称,8月初,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主任让·伊夫·勒加乐与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在北京签署了一项关于SVOM天体物理科学任务的专项协议。这是继3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时签署的加强中法在海洋学及天体物理学领域合作备忘录后,首个具体协议。
报道介绍说,所谓SVOM是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属于天文卫星,其主要目标是观测并描绘宇宙中能量最强的现象,伽玛射线暴的特征。SVOM卫星将搭载四台设备:一台X射线天文望远镜,一台X射线和伽玛射线相机,一台伽玛暴监视器和一台光学望远镜。伽玛暴的探测结果将立刻传回地面以供其他天文望远镜对其进行观测。
报道指出,8月2日签署的协议明确了中法双方的责任划分并确定于2021年发射SVOM卫星。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的合作伙伴—法国原子能与可替代能源委员会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法方所提供仪器的研发中将起到关键作用。
在该项目中,卫星与平台由中方负责,而仪器设备及地面部分的工作由中法双方分担。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确保项目管理和所有法方工作,包括由图卢兹空间中心承造的X射线天文望远镜和X射线和伽玛射线相机,以及法方所负责的地面部分工作(控制中心、数据处理中心、预警天线网)。
报道称,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主任让·伊夫·勒加乐宣布:“该协议开启了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和中国国家航天局合作的决定性阶段。法国坚定地致力于与中国在空间领域的合作,SVOM项目的启动再次体现了我们两国间典范合作的共同意愿。该项目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由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开展或在以法国为主的欧洲航天局框架内开展的联合项目。”
[中新网]
相关链接
The Elementary Particles Causing the Thermonuclear Fusion and the Evolvement of the Fixed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