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徐德芳
汉语上古音国际研讨会昨日起在上海召开。上古汉语中究竟蕴藏了中国先民什么样的文化印记?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40位专家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这次为期四天的研讨会由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牵头,邀请了包括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白一平(WilliamBaxter)、芝加哥大学教授夏含夷(EdwardShaughnessy)、法国社会科学高级研究员沙加尔(LaurentSagart),中国学者潘悟云、郑张尚芳等人在内的古代汉语研究界权威人士。
开幕式结束以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游汝杰宣读了自己的论文。他反驳了桥本万太郎、陈立中等学者提出的“吴语受苗瑶语族影响”的结论。他同时认为,如果吴语确实受了外来语言的影响,也应该是更接近壮侗语族。
据了解,这一研讨会同时也是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成立三周年系列讲座的组成部分。
开幕式结束后,早报记者专访了大会主席白一平教授。
早报记者:这次研讨会邀请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学者,他们在这里研讨的各个话题存在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白一平:他们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对上古汉语语音的考察,还包括上古诸语言可能的内在联系。上古汉语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语言,它跟哪些语言有关,操上古汉语的人与什么样的人在进行交流,他们与使用现代汉语的人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我们的研讨加以解决。
早报记者:汉语的变迁与人群的迁移有什么关系吗?
白一平:这个问题目前整体上还比较模糊,需要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大概来说,语言与基因相似,他们在相互有关联的人群中传递。在上古时代,说同一语言的人,在遗传方面常常会比较接近。通过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借用词汇的情况,我们可以知道一些“历史之前的历史”。当然,这些证据不一定是决定性的。
早报记者:外来文化究竟给汉语,或者中国文化带来了什么?
白一平:以前我们认为,东亚文明全部来源于黄河流域的文明,来源是单一的。但事实上,那时或者更早,中国境内就有五六个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后来我们说的中国文化是那个时代各种文化融合的结果。举例来说,“天干地支”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东西,但通过语音研究,有人认为,它可能与台语(上古语言的一种,包括泰国语和傣、苗、瑶等语的语族)有关,并不是中原民族发明的。因此基本可以推断,它是由另一种文化创造,然后音译到中国。
早报记者:有一种说法认为汉学在衰落。可以谈谈西方汉学近年的发展情况吗?
白一平:这个情况不太好说。细数各个大学汉学研究者的数量,人数确实在减少。但最近几年中国新出土了一大批文献,这重新吸引了一些人把注意力放到汉学上来。看一看我们的研讨会就知道了,这次来了不少年轻的学者。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早报记者:您曾经研究过中国的方言。您是否觉得普通话给方言带来了太大压力?
白一平:我是外国人,我不敢说中国人应该怎么怎么做。但我认为方言应该得到保护,和少数民族语言一样,大家会说普通话是个非常好的事情,但我希望上海话之类的方言能保留下来。它可能会带来一些不便,但是不要给它压力。毕竟,我们可从方言看到很多东西。
[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