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5-06
图为带羽毛恐龙复原图。
图为带羽毛恐龙化石标本
本报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贾婧)今天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有关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的重要成果。该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馆长郑晓廷、中国地科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尤海鲁承担。他们通过对发现于我国辽西恐龙化石上保存的多种羽毛形态的分析,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早期羽毛的发育现象,提出完全依据现代羽毛发育资料建立的羽毛演化模型需要修订。
地处山东平邑县的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收藏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带羽毛恐龙化石标本。这一研究的领导者之一,该馆馆长郑晓廷介绍说,他们重点研究了此博物馆内的3件恐龙化石标本和1件收藏于古脊椎所的恐龙标本,发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
据介绍,在两件被鉴定为似尾羽龙的标本上,保存了非常精美的羽毛印痕。这两件标本代表同一物种的两个不同个体发育阶段:小个体标本代表幼年阶段的早期;大个体标本代表幼年阶段的晚期。
尽管都属于似尾羽龙,这两件标本上的羽毛却明显不同:小个体标本上的飞羽和尾羽都属于一种近端带状正羽,只有初级飞羽,尾羽明显大于飞羽;大个体标本上的飞羽和尾羽都呈现典型的正羽形态,飞羽除了初级飞羽,还有次级飞羽,尾羽和飞羽大小差别也不明显。
这些差异有些见于现代鸟类羽毛发育过程中,但另外一些则是独特的,显示似尾羽龙的羽毛个体发育过程与现代鸟类羽毛有所不同。因为主流的羽毛演化模型假设早期羽毛和现代羽毛的发育机制和过程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似尾羽龙这一现象的发现,对于研究羽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究者提出,羽毛在早期演化阶段产生的一些形态没有延续到现代鸟类,这些形态和控制这些形态形成的发育机制都在羽毛演化过程中消失了。他们表示,将会继续这一方向的研究,进一步推动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这一重要方向的研究。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