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03-06
未来300年 现存哺乳动物将灭绝四分之三
也许人们还在疑惑恐龙是如何从地球上突然消失的,但如今再讨论这个话题似乎意义不大了,因为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目前地球上诸多生物种群数量下降速度几乎达到了过去5.4亿年间发生过的5次大灭绝事件的程度。也就是说,人类正在经历一段继6500万年前恐龙消失之后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来自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专家表示,由于生物栖息地的流失和退化、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资源过度开采、污染和野生动物疾病六大因素,造成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重大影响,加速了物种灭绝速度。三
《自然》杂志
地球正在濒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地球正在濒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估计其规模将与白垩纪晚期恐龙灭绝那次不相上下。一项新的研究推测,在未来的300年内,现存的物种将有3/4惨遭涂炭。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将会是天昏地暗的一幕。”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古生物学家、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安东尼·巴诺斯基说。
在地史时期内,物种的起源和灭绝都是正常现象,但3/4的物种在短时间内消亡是十分罕见的,科学家们将短时间内大量物种灭绝的现象称为集群灭绝。以前发生过5次极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包括650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恐龙等生物从此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多年以来,生物学家们一直在告诫世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由人类引起的第六次集群灭绝,从两栖动物到哺乳动物,都在遭受气候变化、疾病、栖息地缩减、外来物种入侵所造成的威胁。
这次集群灭绝是否比之前的5次都要惨烈?
巴诺斯基及其同事通过考察历史记录,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他们考察了过去6500万年来哺乳动物灭绝的速率(因为哺乳动物化石记录很丰富),发现平均每100万年,灭绝的哺乳动物少于两种。然而在近500年来,5570种哺乳动物中至少有80种已作古,这一惊人的数据告诉我们,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将延续千百年的集群灭绝,它最快将在3个世纪内爆发。按照这一速度,这一灭绝图景将更加暗淡:如果它们在一个世纪内全数灭绝,那么334年后,现存所有哺乳动物中的75%将不复存在。
南京古生所专家
第六次物种灭绝是人祸而非天灾
对于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恐龙大灭绝事件,科学界普遍认为是地外小行星对地球的碰撞导致了气候的急剧变化,“天灾”的可能性更大。但对于正在进行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则将原因归结为“人祸”。
“现在人类已成为地球的主宰,不妨称现在这个时代为‘人类世’,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活动对地球物种的影响。”冯伟民说,“自从5.4亿年前地球进入显生宙以来,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共发生过15次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有5次生物大灭绝,这样的大灭绝延续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是几十万年或几百万年。至于第六次会延续多久,目前很难预测。”
过去5次大的灭绝既有地外因素也有地内因素,如陨石撞击、海平面降低、火山喷发等。与前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相比,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的诱因主要体现在生物栖息地的流失和退化、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资源过度开采、污染和野生动物疾病六大因素,明显地反映出人类对地球的重大影响,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灭绝速度已远远超过安全界限
“科学界有一种估算标准,保证物种灭绝的速率保持在适度的比例,比较合理的是百万分之一,不要超过百万分之十,这是一个临界点。”冯伟民介绍,“根据已披露的数据,现在物种灭绝的速率相对于过去5次灭绝的化石记录而言,提高了100—1000倍,大大超过了临界点。”
根据化石记录,无脊椎动物的平均生存时间,从源起到灭亡,大约是500万年到1000万年,哺乳动物的生命周期则快得多,通常是100万年到200万年间。科学家表示,“正常的物种灭绝速率”应该是一个物种存活100万年,即一年灭绝的物种在10—25个之间,而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预计是正常速度100 —1000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对物种灭绝速度进行了估测,认为当今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也就是一天灭绝72种生物,一年26280种。
物种不断灭绝,却很难有新物种出现
“过去5次的生物灭绝无一例外都是自然界主导的,而全球的统计数据显示,人类正成为此次物种灭绝的主导。”冯伟民说,尽管我们现在好像感觉不出来,但如果看一下南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过去生物多样性保持比较好的地区的变化,就会发现由于环境变化、极端气候增多对当地物种造成的惊人变化,这种变化显然是令人感到恐怖的。
200—300年前,人类工业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地球人口不断增加,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而大量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给地球造成很大创伤。冯伟民介绍,最近几年感受到的极端气候情况,大都与人类活动有非常大的关系。更为可怕的是,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现在到处都在人的管理下,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物种在不断地自然死亡,却很难有新的物种产生。大量生物在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中消失,却很难像前5次那样产生新的物种,地球生态系统远比想象的脆弱,当它损害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体系崩溃。
当然,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人类正在力图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如果每个人都积极为保护我们的地球而努力,也许我们不能做到力挽狂澜,但至少还是有可能将它推迟数千年。”科学家们呼吁。
■新闻链接
5次物种大灭绝
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4.39亿年前
原因:全球气候变化
后果:约有100个科的生物灭绝
晚泥盆纪弗拉斯期-法门期之交大灭绝
时间:3.67亿年前
原因:气候变冷,浅水中含氧量下降
后果:70%物种消失,海洋中无脊椎动物损失惨重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2.5亿年前
原因:气候变化或天体撞击
后果:物种数减少90%以上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2.08亿年前
原因:起因不详
后果:灭绝程度相对较小,恐龙崛起
白垩纪-第三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
原因:小行星或彗星坠落地球
后果: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
[南京晨报]
研究显示,人类活动已经造成了继6500万年前恐龙消失之后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4日消息,科学家研究发现,目前地球上诸多生物种群数量出现了下降趋势,并且这种下降速度几乎达到了过去5.4亿年间发生过的5次大灭绝事件的程度。
在这项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参照过去5.4亿年间的生物灭绝情况,对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动物和其他生物物种所面临的潜在灭绝风险进行了评估。有关这一研究的论文将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
“如果你仅仅观察那些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哺乳动物——即在其繁衍三代以内,其灭绝的可能性高达50%的物种。如果我们将这部分物种视作即将灭绝,最快将在1000年左右的时间内从地球上消失。那么我们将非常明显的发现目前的物种濒危程度是非常不正常的,这也意味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大灭绝时期。”安东尼•巴诺斯基(Anthony Barnosky)教授说。
他又补充说:“如果那些目前生存受到威胁的物种,那些被官方认定为处于濒危状态或非常脆弱的物种真的全部灭绝了,并且这种灭绝趋势持续,那么在3~22个世纪的时间内,就将发生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然而,巴诺斯基教授同时表示仍然有机会去拯救这些濒临险境的物种,从而扭转这种趋势。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应对一系列的挑战,这其中包括生物的栖息地破坏、生物入侵、疾病,以及全球变暖等等。
“到目前为止,就我们所观察的所有这些物种之中仅有大约百分之一到二的物种实际灭绝了。因此看起来我们还没有在生物大灭绝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我们还有机会拯救很多生命。”
生物学家们估计,在过去的500年内,在全部5570种哺乳动物中,已经至少有80种已经灭绝。
不过,根据该小组的研究结果,哺乳动物的平均灭绝速度应当小于每百万年两种,很显然目前的灭绝速度是远远超过这一速度的。
对此,巴诺斯基教授表示:“看起来,目前的哺乳动物灭绝速度很像是大灭绝事件,即使是给所谓大灭绝事件给出较高的定义门槛之后依然如此。”(晨风)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