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钻石研究显示地球碳循环范围可能远超预期(图)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1-10-24

 

这是一颗取自巴西汝拉州的钻石,其表面被切开一个切口以观察其中有无包裹体

这是一颗取自巴西汝拉州的钻石,其表面被切开一个切口以观察其中有无包裹体

就像琥珀中包裹的昆虫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一样,钻石中的矿物包裹体显示其化学组成源自海床环境,然而其包裹体生成环境却是在地幔深处,这是首个确实证据,显示碳循环的范围远大于之前预期

就像琥珀中包裹的昆虫可以提供很多信息一样,钻石中的矿物包裹体显示其化学组成源自海床环境,然而其包裹体生成环境却是在地幔深处,这是首个确实证据,显示碳循环的范围远大于之前预期

这是一幅示意图,显示钻石和其中的包裹体随着下冲的洋壳进入下地幔,随后随着上涌地漫流抵达上地幔,并最终以金伯利岩体出露的形式返回地表

这是一幅示意图,显示钻石和其中的包裹体随着下冲的洋壳进入下地幔,随后随着上涌地漫流抵达上地幔,并最终以金伯利岩体出露的形式返回地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23日消息,一项对深处地层中钻石的研究指出,生命活动可以对地表下很深的部位产生影响。

  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基于碳元素。这种元素会在地球的大气,海洋和地壳中进行循环,称为碳循环。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人,都是这一巨大循环体系的一部分。举例来说,我们以碳元素为基础的食物为生,包括糖,脂肪和蛋白质。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断排出碳元素,如呼出的二氧化碳,当然现在还有我们的工业和汽车产生的排放。

  一般认为,碳循环的地区集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区域,但是最新的研究暗示这一循环覆盖的范围可能要比先前的设想大得多。如满布沉积物的深海地壳可以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进入上地幔,甚至到达650多公里深的炙热深部。按照这种情景来看,那么地球上的碳循环就绝不仅仅是局限在表层那样的一个小范围内的了。

  然而要找出这一观点的确凿证据却被证明困难重重。现在机会终于出现了:在巴西发现的超深地层钻石提供了第一个确实的证据,即碳循环所发生的空间范围要比我们原先设想的大。

  超深地层钻石

  科学家们对出土于巴西汝拉州金伯利岩体中的6颗钻石样本进行了分析。地球表面发现的大部分钻石的生成地点深度都不超过地下200公里,但是在汝拉州地区,这里的情况有些不同寻常。这些钻石中或会带有一些杂质混入,称为包裹体,对这些包裹体矿物的分析显示它们的生成深度远大于200公里。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地质学家麦克•沃尔特(Michael Walter)说:“钻石中的包裹体对于研究我们技术不可到达的地下深处真是太有用了。这就像是研究被封存在琥珀中的已灭绝的昆虫。尽管我们没有办法提取DNA并复活一头恐龙,但是我们却可以提取这些被封存的矿物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在实验室极端环境下测试矿物生长来确定其最初的产生环境。”

  这些细微的包裹体——每个直径都仅有15~40微米,这相当于一根人类头发丝的2/5的1/6。对它们的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包裹体中包含了构成玄武岩的全部矿物组合。玄武岩是一种火成岩,属于喷出岩,是火山爆发时在高温高压下涌出地表,并随后由于暴露于地表环境而迅速冷却结晶后形成的。然而这些包裹体的形成环境只存在于地下超过435英里(约合700公里)处的地幔深处。这就说明这些包裹体中的矿物源自地表,并随着循环体系进入了地幔深处并被包裹进了钻石体内。

  小组的化验还显示这些钻石的碳同位素参数同样符合近地表环境特征。自然界中所有碳原子中都含有6个质子,但是有一部分碳原子原子核中的中子数目有差异,比如碳-12的原子核中拥有6个中子,而碳-13就有7个中子,这就是同位素。而这些钻石样本具有低碳-13水平,意味着它们是地壳起源,而非地幔。

  研究小组成员,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的地质学家史蒂夫•肖利(Steve Shirey)解释说:“玄武岩是一种喷出岩,形成于地表,其中含有的碳元素同位素特征往往和地幔成因的岩石不同,相对而言它们拥有更低的碳-13丰度。而这些钻石样本显示显著的碳-13低水平,最有可能的便是古代的海底有机物沉积。”研究人员们推断,这些钻石是在海洋板块俯冲进入陆地板块下方时凝结形成的。

  重见天日

  当钻石在下地幔区域形成之后,在随后的岁月里它们可能曾一度接近地面,比如跟随从地心附近升涌的巨大炙热岩浆体——地幔羽,一起上升,这种上升过程可能从白垩纪就开始了,那时候地面上还是恐龙统治的天下。

  沃尔特告诉记者:“地球上最大的碳元素储藏室可能是地幔,而不是传统认为的大气圈或生物圈,然而对于这一点我们却是了解最少的。从地球历史的角度看,地幔中的碳储备可能会对全球的碳循环构成影响。”有关这一发现的论文已经发表在了上周四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晨风)

    [新浪网]

 

 

 

相关报道

深海区隐藏大量热能 使地球温度十年内平稳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最新的分析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深海区隐藏着大量的热能,使地球温度在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内保持平稳。但研究人员称,这部分热能早晚得找上门来,可能将以另一种形式昭示气候变化。

  这项研究根据计算机模拟全球气候,发现海洋1000英尺(300米)深处是过去十年内“失踪的热能”隐藏之地。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下个世纪还会有几个这样的的十年间隔期,即使全球变暖趋势继续下去,也会在某个十年里,一部分热量被海洋隐藏起来。NCAR高级研究员杰拉德·弥尔(Gerald Meehl)是该研究报告的首席作者,他说:“我们将看到全球变暖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处于沉寂期。不过,沉寂期可能只持续大约十年左右,而气候变暖又将恢复。这项研究说明了为什么全球气温的上升不会呈直线形。”

  在21世纪的前十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攀升,卫星测量数据显示,进入环境系统的热能和从环境系统里释放出来的热能之间的差额实际上增加了,这意味着,一部分热量可能隐藏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

  为了寻找“失踪的热能”藏匿之所,杰拉德·弥尔和他的同事利用由NCAR、能源部与其他机构的的科学家共同开发的软件工具-全球气候模型(NCAR 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的强大功能模拟大气、陆地、海洋和海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行了五次全球气温的模拟。模拟基于对未来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预测,表示在本世纪气温将上升几度。但每次模拟都显示,气温在稳定了近十年后才再度攀升。崔伯斯说:“这项研究表明,失踪的热量确实深埋在海洋里。热量并没有消失,所以它不能被忽略,这部分热量早晚得找上门来,可能将以另一种形式昭示气候变化。”

  模拟实验还表明,在沉寂时期的海洋变暖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表现。在间隔期,整个热带太平洋的平均海洋表面温度降低,而在高纬度地区,海洋表面温度升高,尤其是大约南纬30°和北纬30°之间的太平洋和北纬35°和北纬40°的大西洋,在那里海洋表面吸收更多的热量,并储存到海洋深处。

    [科技日报]

美国科学家推测冥王星可能存在液态水

冥王星

冥王星

  人类寻找地外生命迹象的努力近日又有了新的进展。根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9月16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冥王星具有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纪尧姆·罗比雄和弗兰西斯·尼莫。虽然他们的观点目前最多只能算是推测,但他们推论的过程看起来十分合理。此前的研究人员认为,表面温度低至零下230摄氏度的冥王星是一颗被冰壳包裹的星球,根本不可能存在液态水。但罗比雄和尼莫则指出,冥王星上液态水的存在取决于两个因素:其内核中放射性钾元素的含量,以及其表面冰盖的坚硬程度。

  数据显示,岩核占冥王星总体积的四成。如果岩核中的放射性钾元素含量达到十亿分之七十五,那么钾元素的衰变就足以产生能使表层冰盖融化的热量。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威廉·麦金农认为,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的。他指出,地球距太阳的距离更近,按理说岩核内的不稳定元素含量也应该更少;但实际上,地球内核的放射性钾元素含量约为十亿分之七百五十左右。

  按照这种逻辑推断,其他被冰层包裹的地外星球也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如果这一推断真的成立,它无疑将是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重要突破。而对于刚刚被踢出“太阳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来说,这或许也能带来些许安慰。

    [中国日报网]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lee@sina.com

 


 

电催化裂解快速污水处理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消毒氧化设备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lee@sina.com

 


 

 

 


公司简介 | 公司服务 | 公司诚聘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http://www.sciencehuman.com  京ICP备05003557   科学人  网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