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6-24
谷歌专家称2045年人类可将思想上传电脑
谷歌公司工程部门主管库兹韦尔称,到2045年人类可把整个思想上传到电脑,变成数字化不朽之身,这一结果被称为奇点。他在纽约举行的全球未来2045国际大会上发表这些看法。
库兹韦尔(照片中人物)说,将来可用非生物部件替换人体脆弱的生物部分。他指出,这些非生物部件会非常有效,完全模仿和理解人体的生物部分。
库兹韦尔在全球未来2045国际大会上和他的著作《奇点临近》中都提到摩尔定律计算法。根据这一定律,计算力在2045年前奇点的发展过程中平均每隔两年翻一倍。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一位未来学家预测说,只需30多年,人类就可把整个思想上传到电脑,变成数字化不朽之身,这一结果被称为“奇点”。
谷歌公司工程部门主管雷-库兹韦尔还说,人体的生物部分将用机械部件取而代之,这个目标最早于2100年可以实现。他上周末在纽约举行的全球未来2045国际大会上发言时提出这些主张。这次会议由俄罗斯大富豪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创办,以构想2045年世界面貌为主题。
库兹韦尔表示:“根据对功能上模仿人脑的计算量的保守估计,我们将能够把我们的智力范围扩大10亿倍。”他还提到摩尔定律。根据这一定律,计算力平均每隔两年翻一倍。他用基因测序和3D打印技术的发展证明这一点。在库兹韦尔的书《奇点临近》中,他用曲线图阐述了奇点的发展和进程。
奇点之所以称为数字化不朽之身,是因为大脑和人的智力将通过数字技术永远储存起来,即使在人死后也能做到这一点。他还说在神经工程学帮助下可能实现这一目标,而最近取得的重大进步有助于模拟大脑和用于替换生物功能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实例包括人工耳蜗。这种植入物固定在大脑的耳蜗神经上,用电刺激它可使聋人恢复听力。其他例子还包括神经系统受损后恢复运动能力的技术等。今年初美国康奈尔大学医生靠3D打印技术用软骨细胞制造出一个人造耳。他们先打印一个固体塑料模具,接着注入高密度胶原凝胶,然后把软骨细胞添加到胶原蛋白基质中。
库兹韦尔受邀出席全球未来2045国际大会,因为他以前写过有关奇点方面的书。“联合治疗”(United Therapeutics)生物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玛蒂娜-罗斯布拉特扩展这一概念,引入“克隆思想”的想法。数字版人类可获永生,还能制造储存人类性格的“思想文件”。
罗斯布拉特指出新人类会用一种软件产生意识。她对《赫芬顿邮报》说:“第一家研发决策支持系统的公司获得的成功将相当于1000家谷歌公司。决策支持系统的出现将使用非生物部件替换人体生物部分成为可能。”决策支持系统也是库兹韦尔谈论的一个概念。它还是库兹韦尔著作《神奇旅程》的基础。
他在这本书中讨论了长生不老以及他相信人体会被开发的理论依据。他说:“我们正日益变成非生物人类。非生物部件占统治地位时,人体的生物部分就再也不重要了。事实上, 非生物部件——机械零件将非常有效,甚至可以完全模仿和理解人体生物部分。即使拿掉人体生物部分,也不会有任何影响。我们还将拥有非生物身体。我们可用纳米技术制造身体,我们可制造虚拟身体和虚拟现实。而虚拟现实将和实际现实一样真实。虚拟身体将非常复杂,使人相信它就是真正的身体。”
这位科学家表示:“我们需要一个拥有全部智力同时又不脆弱的身体。生物身体都不是理想选择。我认为我们可以选择身体,我们还将通过虚拟现实不断改变我们的母体。今天你可能拥有一个类似于虚拟世界游戏‘第二人生’一样不寻常的身体,但那只是屏幕上的一个影像而已。研究显示,人们事实上已开始在主观上认同他们的化身。”(孝文)
[新浪网]
科学家称可根据大脑活动判断人的情绪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24日消息,近年来,随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应用,神经科学领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当人们躺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里面的时候,科学家可以实时观察他们的大脑活动。这种类似于“读心术”的技术,或许可以为我们揭开大脑灰质工作之谜提供新的手段。
今年4月,日本的一个研究团队称,他们可以鉴别出受试者做梦梦到的不同类型的事物,如房屋、钟表,甚至是丈夫等。2012年11月,另一个研究团队利用该技术,成功地预测了科技专栏作者大卫·波格(David Pogue)脑子里想的究竟是摩天大楼(skyscraper),还是草莓(strawberry)。
在之前的许多研究中,科学家无法确定物体是如何被感知的。近日,卡耐基-梅隆大学的一项研究宣称: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者首次根据神经活动绘制了人体的情绪状态地图。
“欲望拥有独特的神经‘签名’”
要了解某个人的感觉,最简单也最标准的方式便是直接询问他/她。“情绪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从科学角度上说,情绪很难被明确地说明,”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卡里姆·卡萨姆(Karim Kassam)说,“但如果有人因为性兴奋感到尴尬,或者知道自己对种族问题的看法超出大众常规,那这样的自我报告便失去了意义。”卡萨姆是研究社会和决策科学的助理教授。
卡耐基-梅隆大学Dietrich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的研究者请来一组男演员,向他们展示一些表达情绪的单词,如愤怒(anger)、厌恶(disgust)、嫉妒(envy)、恐惧(fear)、幸福(happiness)、欲望(lust)、骄傲(pride)、悲伤(sadness)和羞耻(shame)等。在看这些单词的时候,演员们会试图将自己带入到相关的情绪状态中。研究者利用fMRI仪器对他们的大脑活动进行监测,并用计算机模拟监测结果。
根据这些扫描结果,当把一组能唤起不同情绪的照片给演员们观看时,计算机模型可以准确地猜出他们的情绪状态。每种情绪基本上都有特定的神经“签名”。计算机所获得大脑活动模式并不限于不同个体。基于这些演员大脑的扫描结果,计算机模型可以在没有参加过前期试验的新测试者身上,准确地鉴别出他们的情绪。
这项新研究为如何客观地衡量情绪奠定了基线。卡萨姆说:“我们注意到,对于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大脑中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活动模式。”通过建立大脑的情绪模型,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情绪不安者的心理活动。
对于未来的诗人来说,这项新研究也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发现。“作为一个研究这些感觉的人,我对类似‘欲望’——不同人对其褒贬不一——这样的情绪很感兴趣,我想看看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卡萨姆说,“最终答案是,它二者都不是。”在所有的情绪状态中,计算机模型可以最快地鉴别出“欲望”(lust),因为它具有与其他情绪都不同的、非常独特的神经“签名”。(任天)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