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正海:以海为田--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基础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5-06-12
文/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
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广大沿海地区自先秦以来有着越来越发达的农业经济区,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世代靠海、吃海、用海、观海、思海,创造了灿烂的海洋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古代海洋文化受到黄河文化的深刻影响和制约,有着明显的农业性。如果把西方传统海洋文化称为海洋商业文化,那末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可称为海洋农业文化,两者均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基本类型。中国海洋文化的基础是“以海为田”,只有在这个基础,才能较深层理解中国海洋文化在经济、政策、风俗、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
1、 海洋文明的曙光
旧石器时代中国沿海地区已有人类活动。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用海蚶壳作装饰品。新石器时代遗址已遍布沿海各地。他们与海打交道,靠海补充食物。精卫填海的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要战胜海洋的愿望。河姆渡出土的7000年前的船浆,殷商甲骨文中出现的晦(海)、涛、鱼、龟等与海有关的字,殷墟出土的太平洋、印度洋的龟甲、贝壳,都显示出远古海洋文明的曙光。更有甚者,有学者提出:至迟在五、六千年以前,中华文明已经创建了灿烂的太平洋文化圈。夏商周时已出现祭海活动。春秋战国时,北方的齐鲁文化、燕昭文化;南方的吴越文化已有发达的海洋文化,鱼盐之利为富国之本,吃海用海已成为沿海农业经济区发展的一个基本方面。秦汉后,沿海农业区迅速扩大,中国古代海洋文明更加灿烂夺目。
2、衣食住行,利在于海
海洋水产种类繁多,用途广泛。《禹贡》已有“海物唯错”的评价,后更有“海涵万族”的说法。
春秋时,沿海渔业已十分发展,以致于《管子》提出维护生态平衡和合理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思想。牡蛎养殖至迟秦汉已出现。宋代已有珍珠贝、江珧的养殖。明清时海洋软体动物的人工养殖已广泛分布于东南沿海,出现了“蚝田”、“蚶田”、“蛏田”等,并均从“田”意。鱼类的养殖虽较晚,但明代已有鲻鱼养殖。为指导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历代发展起各种水产专著。
海盐生产源远流长,传说炎帝时宿沙氏已煮海为盐。《禹贡》更有盐贡。春秋时鱼盐之利为富国之本。西汉时盐铁成为重要国家财赋收入,盐田广布。在感潮河段有仰潮水抬高淡水位以资灌溉的潮田。水上潮田出现可追溯到战国,陆上潮田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潮田广泛分布,成为中国海洋农业文化的特殊标志。
中国古代有发达的沿海经济区之间的近海航行。秦汉开始有大规模远航:北方主要是为求仙药的方士远航;南方则是使团的远航。西汉时已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包括南海和印度洋,最远到达今印度、今斯里兰卡。三国时,孙权组织远航,到达台湾、海南岛和东南亚各国,被历史学家称为“大规模航海倡导者”。晋末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和渔民起义达几十万人,活跃于黄海、东海和南海,长达十三年。失败后,不少人逃亡海岛上从事捕捞和造船。元世祖忽必烈两次派谴庞大舰队征伐日本,但均因风暴潮袭击而惨败。元代改运河漕运为海运,由长江口把南方漕粮运入天津、北京。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经过南海、横越印度洋,访问亚非几十个国家,最远到达东非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
宋元时中国海舶载重量大、稳定性能好、安全系数高、船速快,外国商人愿乘“中国大舶”。郑和宝船最大者长44丈阔18丈。中国远航不是经济目的而是政治目的,在漫长航海史上是突发性的,故没能发展天文导航系统,而只发展起用于近海航行的地文导航系统,以山形、水势、海底泥、海洋生物等确定船舶所在海区,以太阳、北极星、指南针等确定地物方位,发展起更路薄、针经和海图。季风航海至迟东汉已有明确记载,当时已把梅雨之后盛行的使海外船舶顺风而来的东南季风称为“舶卓[注:此字字库无,它左旁“舟”右旁“卓”]风”。清代对台风也已有一整套综合预报法,综合考察云气、风、长浪、生物习性异常等前兆。潮汐在航海中利用十分广泛。潮汐用于海战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大潮涨水,船舶突破险隘水道,著名的如1661年4月30日(农历四月初四)郑成功利用大潮突破鹿耳门登陆台湾。二是在感潮河段底上打桩,以防止敌舰入侵,或使其在退潮时搁浅。宋元明清海防要地蓬莱水城(军港)的修筑是充分利用潮汐和海浪等知识。
历代本草中有不少海洋生物药物,如宋代《本草衍义》记有腽肭脐、海蛤、玳瑁、牡蛎、乌贼等十几种海洋生物。货贝用作货币在先秦已有。王莽(公元前45-23)当政时,又试将它作为货币。南海珊瑚在西汉已作为贡品。珍珠在《禹贡》中已列为贡品。汉朝合浦珠已大量开采。蛎房(牡蛎群体)被用来加固出海河口的桥基,北宋福建造洛阳桥、五里桥时,均在桥基种植了大量牡蛎。古代东南沿海还用牡蛎壳烧生石灰。中国风暴潮灾十分严重,溺人、毁房、决海塘、沉舟船、沿盐场、淹农田等。公元前48年起,风暴潮灾(包括十几次地震海啸)被连续不断地记录下来。为战胜风暴灾,自汉代起在漫长的滨海地区建起海塘。海塘与长城功能一样均是保卫沃野千里的农业经济区。
3、海洋科学和海洋性的意识形态
(1)海洋科学和自然观
在沿海农业经济区,海和海岸带是重要地理环境,也是重要劳动对象。沿海居民迅速积累起有关海洋的地貌、气象,水文、生物等海洋本身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海洋自然观。
水流千里,必归大海是很早清楚的。先秦时庄周、屈原等人进一步思索:居然百川归海,为什么海水不会满;又为什么不管大旱还是大涝,海平面则稳定不变。据此,先秦时已建立起海洋广阔无垠、深不可测的海洋观,并将海洋命名为“巨海”、“大壑”、“百谷王”、“无底”、“天池”等名称。《吕氏春秋》提出了水分海陆大循环的学说。《管子》提出维护生态平衡的理论。战国时邹衍提出一种非正统的海洋开放型大地--大九州说认为,在广阔平坦的海洋上散布着81(9×9)块大陆(州)。中国所在的赤县神州只是其中一块而已,也自然不一定位于世界中心。
秦汉-南北朝:东汉王充提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的潮汐的月球成因说和潮月同步原理,创元气自然论潮论;发现了高潮间隙现象;提出暴涨潮的地形成因说。晋代葛洪则用浑天论来解释潮汐成因,建立起天地结构论潮论,自此天地结构论潮论和正统的元气自然论潮论开始了长期的争鸣。东汉马援(公元前14-49)在琼州海峡两岸树起了潮信碑,供渡海者使用。《尔雅》、《说文》、《临海水土异物志》、《魏武四时食制》、《博物志》等书不仅记载了许多海洋生物,而且逐步形成在每一种类下,分别记述名称、形态、习性、用途及地理分布的传统海洋生物学体例。《南越志》已明确指出台风是旋转的“四方之风”。《史记》已明确阐述了季风概念。
隋-元朝:出现了一大批潮汐学家,产生了不少潮汐专论。唐代窦叔蒙应用精确的天文历算方法,推算出潮汐周期为12时25分12秒强的精确数据;总结出了潮汐的半日、月、年三个基本周期;发现了分点潮;绘制了直观的天文潮汐表。五代末宋初赞宁和尚编制了钱塘江潮候口诀。在此基础上,1056年吕昌明编制了《浙江四时潮候图(表)》,此潮汐表在元代被刻成石碑立于钱塘江畔浙江亭,供渡江者使用。宋代余靖、沈括注意到地形对潮汐迟到的作用,给高潮间隙下了科学定义,提出了应根据海区地理情况修改天文潮汐表,从而在理论上促进了明清实测潮汐表的崛起,并全面替代天文潮汐表。对暴涨潮的成因,唐代卢肇提出了江水、海水激而为斗说;宋代燕肃则提出沙单[注:此字应为“三点水”旁一个“单”](河口拦门沙)说。宋代已发明莲子比重计,用于海盐生产中测量卤水浓度。元代郭守敬提出海拔概念,并以海平面作为大地高程测量的基准面。由于地文导航发展,航线附近的河口、海岸、岛屿等海上地貌以及暗礁、狭道、浅滩等水下地貌的知识迅速积累起来。由于近海经济活动的发展,宋代划分出小海区名为“洋”,为近海基本经济区。反映海陆变迁的沧海桑田思想在唐代已流行。刘知几《史通·书志篇》?
明清地方志大发展,沿海地方志保存了丰富的海洋自然灾害和异常的记载。区域海洋水产志形成和发展起来。总结历代潮论的《海潮辑说》以及总结历代海塘技术的《海塘录》也产生了。实测潮汐表在各海区充分发展,形式多样,有表、图、指掌图、口诀、谚语等。钱塘怒潮在明清时已由杭州下移至海宁。海宁怒潮由南、北两潮叠加,叠加处又在海宁靠塘的情况被发现。黑潮洋流也被发现并用于航海。在感潮河段,上潮时咸重的海水沿河底上溯形成楔形层的现象已被发现。综合海洋占候、占台有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少用于预报的海洋气象谚语。明代郎瑛、陈霆、方以智建立了海市蜃楼成因的气映说,是大气上下层不均匀性造成的特殊光象。此时已将中国海岸划分为岩岸和沙岸等类型。
(2)以海洋和海洋活动为主题的文学艺术
壮观的暴涨潮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学艺术中突出的主题。西汉时枚乘《七发》细腻生动地描绘了长江广陵涛的全过程。描绘钱塘江暴涨潮的文学作品是大量的。最早是东晋顾恺之《观涛赋》。唐宋时不少大文学家到过杭州,有的做过官,大多留下观潮作品,如唐代白居易《咏潮》诗、李益《江南曲》、姚合《杭州观潮》、罗隐《钱塘江潮》等。蔡襄《和浙江口观潮》、米芾《海潮诗》、陈师道《十七日观潮》等。范仲淹、苏轼也写有观潮诗多首。目前可知观潮画最早的是唐代李琼的海涛画。宋代有赵千里的夜潮图、李嵩的《钱塘观潮图》、《夜月观潮图》、夏珪的《钱塘观潮图》,宋代还有《旭日观潮图》、《观潮图》等。明清两代观潮的文学艺术作品更是大量的。
海市蜃楼朦胧奇丽尤如仙景,极大地吸引着古人对它的赞美。《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已有文学性的描述。其后,文学作品很多,最著名的是宋代苏轼《登州海市》。
古人常歌颂海洋的雄伟、壮丽、富庶和神秘。先秦,不少思想家、政治家论述过海洋。秦汉以来文学作品是大量的,仅海赋,著名的就不下数十篇,《览海赋》、曹操《沧海赋》、木华《海赋》、孙绰《望海赋》、卢肇《海潮赋》等。赞美海洋生物资源的文学作品也不少。有专门以“赞”命名的书,如《异鱼图赞》等。诗词也不少,如唐代顾况《海鸥咏》;宋代苏轼《鳆鱼行》诗等。描述其他海洋现象的作品也不少,如宋代真德秀《祈风文》、苏轼《舶卓[注:字库无,它左旁“舟”右旁“卓”]风》诗、刘禹锡《沓潮歌》;苏过《飓风赋》等。
(3)与海洋有关的宗教和风俗习惯
夏商周已开始祭海活动。唐天宝十年则封四海为王。战国时北方沿海已流行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传说。这诱发了秦始王、汉武帝多次遣方士入海求仙药。东汉时“(伍)子胥圭恨,驱水为涛”的神话盛行。吴越王钱鏐在杭州筑海塘时则组织几百名强弩射潮头。西汉时八月之望广陵观涛已成风俗。唐宋以来八月十八日钱塘观潮风俗更盛,杭州“倾城而出”,“数百里士女共观”。其时还有弄潮、水军演阵和祭潮神活动。弄潮常有人无谓牺牲,蔡襄任知府时,写了《戒约弄潮文》,严禁弄潮。由于潮州湾鳄危害严重,唐代韩愈写有《祭鳄鱼文》、宋代陈尧佐《戳鳄鱼文》。由于风暴潮危害,各地建立起子胥祠、海神庙、潮神庙、镇海塔;设海神坛;置镇海铁牛;投铁符等。沿海一些地方还取了象征海安洪宁的名称,如海宁、宁波、镇海、海安、海昌等。
与海洋有关的神话故事最早的有精卫填海,之后则更多,如哪咤闹海、龙女牧羊等。渔民水手中广为流传的则是海神天妃(天后、妈祖)的故事。天妃故事产生于宋代。宋元明清,天妃成为中国航海家心目中的保护神。他们足迹到哪里,神话就流传到那里,天妃宫就筑到哪里。祈风活动唐代在广州怀圣寺已有。之后盛行于宋代泉州港,成为市舶司(海关)接送外商的一种惯例。泉州九日山至今留下大量南宋祈风石刻。古代不少佛教徒是通过海路旅行的,如东晋的法显、唐代鉴真东渡日本。泉州港在南宋至元代是东方第一大港,外商云集,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宗教因而传入中国,至今留下古迹。
4、海洋政策
中国悠久广博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自然经济,促使中国封建统治者坚持重农抑商政策,使老百姓安心于土地,努力开发本国本地区的土地、禾流、海洋、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资源。在沿海农业区历代统治者除了发展陆地农业,还大力开发渔盐之利,以海为田,推行抑商政策,不让老百姓去海外经商。
以中原为中心的发达的农业文化使中国封建统治者孳生起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政治观念。与这种观念相适应的是地平大地观,把中原作为地平大地的中心,禹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县告成镇)称为地中,而视农业区以外的周围世界为“蛮荒之地”。中国封建统治者自称天之骄子,对世界负有教导、开化的使命。中国封建统治者恩准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只是推行怀柔政策,宣扬帝国国威和皇帝仁爱。正是这样的指导思想,洪武永乐年间明廷才不顾巨额关税损失,改变市舶制度实行朝贡贸易。外国商船只要朝贡,就能恩准上岸贸易。这种贸易不仅不抽关税,而且明廷对“贡品”也是付钱,往往付比市价高得多的钱。外商捞到好处,争着来华“朝贡”。但这种化钱图虚名的贸易给朝廷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最后又不得不对各国“朝贡”次数大加限制。
中国封建统治者不让老百姓出海经商,但不断派遣使臣远航。西汉时使臣已沿丝绸之路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汉代楼船曾扬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国古代改朝换代,新皇帝大多要诏告天下。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这种少数民族贵族成为中国统治者的情况,被后世汉族封建统治者视为不正常,因而明初洪武、永乐、宣德三代就不断派遣使臣出使亚非各国,恢复传统友谊。郑和七下西洋,规模巨大,远远超过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的1492年发现美洲的哥伦布(C.Colombo,1451-1506)领导的西班牙舰队;1497年发现绕过好望角通往印度航路的达·伽马(V.daGama,1460-1524)领导的葡萄牙舰队;1519-1522年第一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F
。DeMagalhaes,约1480-1521)领导的西班牙舰队,正是由于有强大的政治动因。
[天地生讲座]
|
anbaoe@public3.bta.net.cn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