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华人科学家国内考察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院所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4-08-06
中国已有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中国也有了一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但我们中国的科研院所和研究单位还不能说是世界一流的。上周,中国科学院邀请刚刚参加完“2004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的部分海外杰出学者,分别到中国科学院的八个研究所进行考察、咨询活动,希望这些杰出学者能够对研究所进行一次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考察咨询活动分成两路,一路去了在北京的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遗传与发育所、植物所、微生物所和北京基因组所,另一路去了在上海的中科院生命科学院及营养科学所、神经科学所、健康科学中心。参加活动的海外杰出学者共有15名,分别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他们的研究领域包括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生物材料学、药理学等。
■ 科研评议:自选专家导致不公平
考察过程中,海外杰出学者多数认为,目前国内许多院所搞的对科研工作的评议是十分必要的,国外科研单位也有这种评议。但是他们认为,由于国内的科研院所经常是自己选定参加评议的专家或学者,这就可能导致评议的不公平或不客观。有的海外学者提出,希望中科院生命科学领域的单位能够成立一个“科学顾问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不仅仅是做一些咨询,也不是只做一些评审,而是对研究方向、院所的建设、人才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意见,并为中外科研机构和学者的沟通提供方便。这种顾问委员会的工作要制度化,因为国外许多科研单位都有这种顾问委员会。
■ 招聘海归:给他搭台不如让他搭台
在咨询活动中,海外杰出学者看到了中科院的许多研究单位里都有大批的海归人士。他们详细地询问了海归人士的具体应聘或回归过程。在经过仔细的调查之后,他们提出,目前国内的科研单位对海外学者的招聘,多是建好一个实验室,提供很好的实验条件和设备,然后请人到这个实验室来工作或任实验室的负责人。但是海外杰出学者认为此举不妥,他们强调,对海外归来的人才,不应给他建好一个平台,让他来干活,而应该让他们自己提出科研创新的想法,让其按照自己的科研需要来建设研究平台。这样更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人才的成长。
■ 招研究生:过早确定研究方向不妥
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基本上都是研究生本人在考研时就得确定跟哪一位导师学,没考进研究所就得确定研究方向,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是在对导师的研究内容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迈入这一领域的。而在国外,已有不少研究单位改成了研究生的第一年先学一些基础性的课程,等学生对某一导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之后再让他选择,也就是把兴趣爱好同可能终身为之奉献的某个研究领域紧密地结合起来。海外杰出学者认为国内存在的研究生过早确定研究方向的办法应该尽快改变。
■ 后勤服务:应该让老外们都学一学
从海外杰出学者的言谈中,记者感到他们也有不少对中国科研体制改革称道的地方。比如,中科院的各个院所在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一部分人被划入为院所后勤服务的系统。他们的存留,他们的奖金,都是由科研人员的评价好坏来决定的。往往是课题组长打个电话,服务人员就把所需物品送到实验室或办公室。在遗传与发育所,海外杰出学者专门向负责后勤服务的领导提了许多问题以了解情况,不少课题组组长也帮助解释这个问题。海外杰出学者们认为这个服务体系不错,回答的也基本是真实的,“因为,课题组长为后勤工作做解释说明后勤工作做的是不错的,如果后勤工作做的不好,对我们吹牛,课题组长至多是不表态,但绝不至于跟在后面吹捧”。一位海外杰出学者甚至说,真应该让老外们都学一学这里的后勤服务系统,其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这次咨询活动可以发现,目前大部分科研单位是经常性地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国内国外的专家学者频繁前来进行学术讲座,被邀请者都属研究领域的前沿人物。海外杰出学者对这一做法表示赞同,并特别指出,现在国内与国外的学术交流越来越实际,已走出了原来那种只重头衔特别是只看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怪圈。这对中国的科研发展十分有利。[科技日报]
|
anbaoe@public3.bta.net.cn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