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58台□技术:拥有新一代核电中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机组
□建设成本:为世界核电平均投资水平一半
□运行成本:比美国低40%
□核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80%
□建设时间:20年
世界上核电发展最快的国家是哪个?当数法国。
法国目前有58台核电机组在运行,为世界第二核电大国。虽然论机组数量,与拥有上百台机组的美国相比,似乎差距不小,然而事实上,核电是高科技的标志之一,我们知道,高科技的水平体现在其最新成果上,美国在1980年后就再没建过一台新机组,而法国的核电机组却大多是此后才建的。因此,目前世界上新一代核电中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核电机组是在法国,而不是在美国。
目前由法德两国共同研制的第三代核电———欧洲压水堆项目,第一台机组已在芬兰动工,第二台机组也将落户法国的弗拉芒维拉。正由于法国核电工业的成就如此令人瞩目,因此,继国际空间站后国际间最大的科研合作计划———国际可控热核试验反应堆项目,在法日两国间经过一年半“拉锯”,今年6月28日,最终还是花落法国的卡达拉舍。
毫无疑问,法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核电工业的领先者。
法国的核电工业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而此后国际核电发展的环境,相比于美国五六十年代发展核电时的条件,已不可同日而语,堪称“云诡波谲”。先是发生了美国三里岛核电厂事故,接着又发生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那些逸入核电站上空的放射性物质,质微而言重,它们无情地改变了许多国家的核电发展政策。比如,意大利、瑞典、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此后纷纷表决通过了暂停建造核电厂的决定。可以说,国际上发展核电工业的决心,在这个时期发生了极大动摇。
而法国的核电工业却一步一步坚定走来,直至目标如期实现——核电量占总发电量80%,并且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电力出口国之一—17%的电量出口。
法国核电工业是如何走出一条高速发展之路的呢?
6月中旬,本报记者应法国外交部邀请,赴法对其核电工业的发展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考察。记者深深感到,法国核电发展之经验,对于我国加快自主发展核电工业步伐,可谓良多启示。
1.法国的奶酪有200多种,但核电机组只有一种———技术标准化 成功的基石
让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其技术诞生地是美国。因此,美国人对法国核电发展成功经验之观察,也许比别人要更深刻、更到位。美国核管会原主席塞林曾这样诙谐地说:法国有200多种奶酪,但只有一种核电机组。
这就是技术标准化———法国正在运行的58台核电机组全部采用压水堆技术。而相对于一个技术空白的国家来说,法国决胜的这一步迈得更为不易。
有哲人说: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法国的核电工业之所以能成就今日之辉煌,关键就在于“战胜自己”———否定了经多年研制已很成熟、并建成6台核电机组的气冷堆技术,转而引进国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美国西屋的压水堆技术(目前全球核发电量中,一半以上是压水堆机组发的)。
法国的核电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到1970年,在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主持下,法国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墨气冷反应堆技术,并建成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237万千瓦,占法国总发电量的7%。当时世界上拥有自主核电技术的国家寥寥,这样的成果已足以自傲并傲人。
“一龙治水”的好处是什么呢?
法国电力公司作为业主及运营商,由其直接组织管理核电设备供应商体系,这样就可以保证将建设、运行中的经验不折不扣地反馈给设计部门、制造部门,促进设计工作不断改进,推动提高设备质量,从而保证核电站的安全性。
核电站设计、与核电站设备供应商的关系、核电站运行经验及对设计的反馈,将这3方面的力量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是一个国家自主掌握核电技术的基础。3者结合越密切,掌握核电技术的程度也就越高。“一龙治水”的AE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AE一开始将供应商引入竞争机制,让他们参与分割成许多小包的合同的竞争。比如核电站中很关键的核蒸汽供应系统,法国电力公司引入两家制造厂竞争,一家是获得美国西屋公司准许证的法马通公司,另一家是获得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准许证的CGE公司。结果,法马通在产品价格和质量上胜出,从此成为法国电力公司惟一的核蒸汽供应系统供应商。
在首批核电站建设和运行经验反馈的基础上,法国电力公司逐步掌握了全面的核电工程技术。从美国引进的是90万千瓦级的,这个级别完成自主开发后,接下来,他们又自主开发出了因为有4个环路,而被称为P4的130万千瓦级的新机组。1982年,145万千瓦的N4级系列启动,压水堆技术完全实现法国化。这距法国政府决策放弃自主技术、学习美国技术引进压水堆,仅仅十来年。
我国核电工业的发展年头也不短了,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秦山核电站。20多年过去,我国已有9台核电机组,然而离自主掌握核电技术还有相当的差距。采用多种工程管理模式,或许便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核电站的工程管理模式大致分3种:
一、秦山一期和秦山二期。采用了类似法国的工程管理模式,但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由中国工程设计院承担设计工作,采购工作是由核电秦山联营公司组织完成的。设计与采购二者之间没有衔接。
二、秦山三期和田湾核电站。这是传统的“交钥匙”工程模式,设计建造归设计建造,运营归运营,切断了运行经验反馈和工程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这是一种中间模式,“交钥匙”工程只涉及核岛和常规岛。除核岛和常规岛技术之外,其它都由广东核电公司自己干。从而我们掌握了核电站的整体构思、设计、工程、设备采购、建设、调试和运营方面许多关键技术。
这样多种并存的管理模式,不仅导致了造价过高、运营成本过高,尤其不利于核电站运营单位全面掌握核电技术。
法国电力公司是法国全部58台核电机组的业主和运营商,同时也是核电总体工程管理单位。而我国类似的单位除了秦山核电站的业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大亚湾核电站的业主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还有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前不久,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力集团公司———华能集团,也与清华大学等签订合作协议,准备投巨资开发高温冷气堆核电机组,有些媒体已在炒作华能拟在山东选择核电站站址。可见是“多龙”,并且,在“治水”方法上也各搞一套。
“一龙治水”的法国电力公司,治出了法国核电工业30多年来保持连续、快速发展的好局面,法国电力公司也成为能够向国际市场进军的全球最大的电力公司之一———他们以在中国大亚湾、岭澳核电站的出色表现,向世界证明了这一点。
在法国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句谚语:被驴子踢了一脚的人,会长两倍的聪明。法国仅用十几年时间,就全面完成了压水堆技术的由引进到自主创新。然而,20多年过去了,中国核电的自主创新之路,大家现在还在争论到底该怎么走,答案似乎还不是那么清晰。我们何时能从被踢的一脚中长出两倍聪明呢?
青出于蓝,但可胜于蓝。法国的核电发展之路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能不能也来个“胜于蓝”呢?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十分耐人寻味。2000年,引进法国技术建造的大亚湾核电站,参加了法国电力公司举行的核电厂安全挑战赛,结果成绩名列榜首———学生超过了老师。对这一结果,法国人很诙谐地说:没办法,我们碰到了世界上最好的学生。
可是,这毕竟仅仅只是一台机组的安全运行管理。
中国核电,能不能在已经面临的能源危机的更大挑战中“胜于蓝”呢?
这取决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方式、路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