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公正平台   创造宽容环境

WELCOME TO 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树育健康心态   共谋高尚事业

科学热点
科学新论
专家论坛
科学观察
科学讨论
科学杂谈
科学轶趣
科学成果
科学论文

 

 

 "十五"科技成就展:科技实力增强 成果造福大众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5-10-02

 

 

图为我国快速发展的超导材料技术应用模型。

    世纪开篇头五年 科技创新写华章

    ——来自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的报告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这是伟人的豪迈诗句,这也是正在北京举办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每一个参观者所能感知到的我国科技的真实能力。

    人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一个世纪之计呢?显然,对于正在书写科技百年华章的中华民族来说,头五年的开篇之作至关重要。方向、战略、规划、基础,乃至希望、自信、未来等等,都是这五年中的关键词汇。以“新世纪·新科技·新成就”为主题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是对新世纪5年来,我国科技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的综合集纳式展览,在内容上,从上天、入地到工业生产,百姓餐桌,无所不包。这里是科技的海洋,这里更是硕果满枝的百花园,徜徉于此,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渐行渐浓的春意弥漫心头,它激励着我们去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促进经济繁荣 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实力

    在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通过综合成就展览部分,人们能够看到,这五年我国取得的科技成果不但从数量有了较大增加,而且,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重大科技成果的数量,创下了历史纪录。专利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这五年,我国获得的国内外专利,是前几十年的总和。由于专利审查量的大量增加,国家知识产权局成为近几年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很多见证了中国科技发展的老科学家感慨道:我国科技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常规思维的想象能力。

    “十五”计划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在进一步明确“创新、产业化”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的同时,全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重大调整,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各项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围绕我国“十五”科技发展目标,国家组织实施了“863”、科技攻关、基础研究和研究开发条件建设、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等科技计划,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大力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启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电动汽车”等12个重大科技专项,为迅速抢占一批世界科技制高点奠定了基础。

    在信息产业展出部分,人们看到,经过近五年来的努力,信息技术领域在一些关键技术发展方向上,已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通用CPU、桌面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系列、高性能计算机和并行处理技术,已取得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以龙芯、众志等为代表的高性能通用CPU技术和以汉芯为代表的高端DSP芯片经历了从初步掌握到基本成熟的发展过程,初步改变了中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历史。

    综合展厅里提供的图表和数据表明,这五年,我国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活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高等院校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国家科技创新条件平台逐步构建,科技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基层科技工作蓬勃发展,国家高新区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基地。

    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我国已建成一支规模宏大、数量名列世界前茅的科技人才队伍,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从2000年的896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184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从1.0%提高到1.35%。

    “十五”以来,我国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了一大批重要创新成果。我国国家竞争力在世界国家和地区排名显著上升,从2000年的第30位提高到2004年的第24位,整体科技实力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事业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探索世界科学前沿 引领未来高技术发展

    在基础成就展厅,展出的一部大部头著作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那是集我国四代科学家智慧而著就的《中国植物志》。集中优势力量,在探索世界科学前沿和引领未来高技术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

    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我国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植物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和家蚕基因组测序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数学机械化研究、澄江动物群脊椎动物起源研究等成就,得到了举世公认。纳米材料、量子信息、生物学等创新性研究成果,为引领未来高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科技论文已位居世界第5位,一大批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展现出我国自主创新的勃勃生气。

    在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创新成就,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高性能计算机、高速宽带网、电动汽车、磁悬浮列车、清洁能源、特种功能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产品和先导性产业,培育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强化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我国在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工程、数控机床、智能化工程机械装备、自动化生产线装备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技术成果,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装备产品,加快了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农业种养殖、农业信息、农业节水、奶业、农产品深加工和新型农业机械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农业高科技产业,初步建立了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大幅度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科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国科技发展始终注重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重大疾病防治、创新药物和医疗设备与医学材料研发、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以及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各种社会事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全国人民切实分享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福祉。

    重大疾病的治疗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临床研究表明应用两药联合靶向治疗使初发APL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成人白血病,已得到广泛应用。 (采写:本报通讯员草容 摄影:本报记者赵洪波)

一批原创性成果产生重要国际影响

 

图为展出的“神舟”五号返回仓模型。 摄影:本报记者赵洪波

    本报讯(通讯员杜星)“十五”期间,我国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取得了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显露,一批创新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在纳米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若干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SCIENCE、NATURE及相关学科一流杂志发表了系列重要论文,在国际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和通信、超强超短激光等方面研究居国际前列;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脑与认知、动物克隆、创造新物质的分子工程学、古生物学、海洋科学等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整体研究水平显著提高,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数学机械化、辛几何算法等方面保持我国特色和优势。

    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在紫外和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设计、生长和原型激光器的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将对未来光电子产业竞争产生深远影响。

    量子信息和通信研究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创新成果。多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并利用五光子纠缠源在实验上演示了"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先后被美国物理学会和欧洲物理学会评选为2004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之一。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研究取得系列创新成果。纳米碳管研究方面,利用模板和有机物催化热解法相结合制备单壁纳米碳管的技术,被国外同行认为是目前碳纳米管四种主要制备方法之一。

    脑科学研究取得突破,在大脑的认知、神经信号传导、神经生长等方向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了一批重要论文。在国际上开创了果蝇面对两难线索的抉择研究,发现果蝇可以学习视觉模式的多个线索来指导飞行定向行为,并证明果蝇脑的蘑菇体参与决择过程,为理解脑的这一智能行为提供了更为简单的模型生物和新的抉择范式。

    免疫学研究取得新的重要突破,发现了一种具有特殊负向免疫调控功能的新型DC亚群,对传统免疫学中普遍认为的成熟DC不再增殖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有助于深入认识免疫应答的机制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病机理。

    古生物研究方面,以我国丰富的古生物资料为基础,在后生动物、脊椎动物、鸟类等重要生物类群的起源,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生物大辐射,古生代三次生物大灭绝及其后的复苏,探索生物和环境协同演变的基本规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和创新性成果。

重大专项 造福大众

    经过近五年的实施,专项在一系列过去严重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与开发、标准体系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加工专用品种筛选和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以及技术创新体系与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并进行了产业化开发应用,已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截至2005年上半年,专项获得新产品243个,新装置86项;新建生产线105条,新增产值325亿元,利税44亿元,出口创汇3.2亿美元;筛选出加工专用品种59个,建立加工专用原料生产基地658万亩,促进农民增收累计达到54.3亿元。

    奶业科技重大专项

    “十五”奶业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奶业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奶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到50%左右,科技促产业的效应显著。

    首先,建立了奶牛良种选育与快繁技术体系,明显提高奶牛的良种覆盖率。2002年以来累计推广了优质冻精1300万剂,获良种奶牛300多万头,使全国奶牛良种覆盖率提高到45%。其次,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等奶牛饲养新工艺,研制系列奶牛常见病的快速诊断技术和新兽药、疫苗,初步建立了现代奶牛饲料饲草供应体系和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

    经过三年来的实施,专项已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技术创新和科技突破的成果,初步构建起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对推动我国节水农业的快速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获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初步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9种区域现代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即干旱内陆灌区、半干旱半湿润渠灌区、半干旱集雨补灌旱作区、半湿润偏旱井灌区、半湿润井渠结合灌区、半干旱抗旱灌溉区、季节性缺水灌区、半干旱生态植被建设区、半干旱都市绿地灌溉区等。

    中药现代化专项

    新的中药制剂、重组蛋白药物、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新产品、新技术的上市,使得许多原来的疑难病症有了治疗的新希望。本专项提高了我国创新药物研究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临床前筛选、药效、药代、毒理及临床试验等新药开发各环节的平台技术的建立,为我国医药产业的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药物品种和创新药物剂型。显著提高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降低用药成本,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工程

    针对国家水污染控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专项在启动伊始就提出,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必须采用新的机制,将水污染治理的压力转化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具体实施中,将环境污染治理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环境的改善,使经济发展沿着更加科学、更加可持续的轨道发展,经济的增长迈上了新的台阶。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

    截止到目前,本项目已经成功研制出食品安全农兽药、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违禁化学品等各种检测试剂盒29个;建立食品安全农兽药、生物毒素、食品危害物等各类快速检测方法和确证方法共94项。

    目前,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覆盖13个省市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对我国公民膳食结构进行了全面科学地分析,卫生部已发文要求在全国应用;完善了“进出口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该系统覆盖广东、福建等20个省份的检疫系统,为我国对国际进出口食品进行科学的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研制了我国第一个针对大型超市的食品安全监控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城镇居民食品安全。(采写:本报通讯员吴鸣)

“十五”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图为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燃料电池轿车”。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于9月18日-27日在北京海淀展览馆隆重举行。展览主题为“新世纪·新科技·新成就”,展区面积7800平方米。展览通过展板、多媒体以及实物展示等多种手段,全面展现“十五”重大科技成果,向社会公众展示科技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重大贡献。

    “十五”计划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在进一步明确“创新、产业化”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的同时,全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进行了重大调整,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各项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活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高等院校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国家科技创新条件平台逐步构建,科技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科技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我国已建成一支规模宏大、数量名列世界前茅的科技人才队伍,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从2000年的896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184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从1.0%提高到1.35%。

    国际科技合作再上新台阶,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参与伽利略计划、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我国在有关全球环境、人口、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国际性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十五”以来,我国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了一大批重要创新成果。我国国家竞争力在世界国家和地区排名显著上升,从2000年的第30位提高到2004年的第24位,整体科技实力已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事业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采写:李力 摄影:本报记者赵洪波)

 

   资料:我国的主要科技计划 
    863计划

    “十五”863计划实施五年来,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前沿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方面,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占据了制高点,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战略性产品和技术集成系统,提升了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在推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培育了一批高技术产业生长点,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突破了一批能源、资源环境、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973计划

    “十五”期间,973计划取得了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显露,一批创新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在纳米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的若干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在SCIENCE、NATURE及相关学科一流杂志发表了系列重要论文,在国际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非线性光学晶体、量子信息和通信、超强超短激光等方面研究居国际前列;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脑与认知、动物克隆、创造新物质的分子工程学、古生物学、海洋科学等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成果,整体研究水平显著提高,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数学机械化、辛几何算法等方面保持我国特色和优势。

     火炬计划

    “十五”期间,火炬计划不断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火炬计划的引导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5年来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国家高新区的年度总收入已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半壁江山;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65.4%,其中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数目占全国的一半;2004年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品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两项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2000年提高3.8和6.4个百分点。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产生了良好的集聚效应,加速了地方优势产业的集约化、特色化发展。

    [光明日报]

 

 

 

 

 

   

 

 

诚信为本

经商做人

 

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anbaoe@public3.bta.net.cn

 


 

快速污水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氧化分解污水中生物菌群难以氧化的含苯类有机物、氰化物、氨氮化合物等各种严禁直排江河的具有高度污染性的物质。适宜于处理化肥、农药、制药、印染、制革、化学合成、电镀、石化、焦化、微电子等各个行业排放的各种污水。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自来水、循环水消毒系统改造,通过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设备可以取消不安全的液氯消毒方式,更能保障饮用水有利人体健康。

Tel:010-62063238

anbaoe@public3.bta.net.cn

 


 

 

 


 

Copyright© sciencehum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科学人网站工作部暨北京鼎正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电话:010-62063238   E-mail:welcome@sciencehuman.com 


 

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