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地震”为地心听诊
晨报记者 郭翔鹤 北京报道 实习生 张源
新闻事件
2005年圣诞节,北京通州梨园镇园景阁西区5号楼居民陈刚在小区的宣传栏内看到物业方贴出通知称,当晚10时地震局将在张湾地区做实验,可能有轻微震感,并请各位居民不要惊慌。“当时我想,做什么实验会产生震感?有邻居说是在地下埋炸药造地震,我当时心里有些发毛,会不会对房子有影响?”居民陈刚说。
景阁西区的部分居民为了体验“震感”,当天一直等到凌晨,却没有任何感觉。而家住顺义西辛北里的杨女士则称,22日凌晨1时许,正在喂孩子的她忽然感到床上下震动了一下,“稍微有颠的感觉,但不足以把人颠起来。”
之后,晨报记者赶到北京通州梨园镇园景阁西区,小区生活秩序井然,没有人露出惊慌神色。
北京市地震局工作人员向晨报记者证实,“地震实验”确有其事,实为国家“十五”防震减灾重点工程“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这个项目主要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负责,我们担任协助工作。我们目前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向居民进行通知和解释,因此没有引起恐慌。”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向晨报提供的公告则透露,此次“人造地震”的准确学术称谓是“人工地震震源激发观测”,通过在地底引爆硝胺炸药并分析震波,了解首都圈地下活断层的分布情况及深、浅层地壳构造关系,评价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
权威解析
专家解说“人造地震”3大疑问
受访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副主任、国家“十五”防震减灾重点工程“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安全性评价”副总指挥方盛明。
疑问
为何要进行“人造地震”实验?
解题:为城市安全规划提供依据
方盛明告诉晨报记者,资料显示,在美国、日本等地的大地震中,由于位于所在城市或附近的断层活动,在活断层上或附近的建筑物大多数都遭受了毁灭性的摧毁,这种现象在断裂沿线长达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范围内存在。然而,避开地震活断层几十米,建筑物受损明显减轻,或基本保持完好。为此,世界各国都投入巨资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有的国家还通过立法来规定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建筑工程必须避让活断层。
方盛明说:“通过实验信息发现了断层,并不是说相关地点就一定会发生地震。不过,通过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危险性评价,可使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更加科学,地震一旦发生,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
疑问
炸药如何放入地下?
解题:50米深井内放置吨级炸药
“在试验点附近的市民感到有轻微的震感和响声是正常的”,方盛明表示,这是因为该工程需要进行人工震源的激发,“就是将600-1500公斤的炸药,埋放到钻探井孔深度在50米到55米的地下进行引爆”。
对于炸药的埋放,方盛明详细解释说:“目前采用的是硝胺炸药,为固体药柱,可以用螺栓连接起来。井钻好后,先将十几米长的药柱放下去,再在上方放置厚达30余米的碎石———因为碎石比重比较大,能压住震波,迫使其向下传播。引爆时,就可以采集震波了。”
会不会出现震波压制失败,地下物体向上喷发的情况?据一名目睹过现场实验的中国地震局工作人员介绍,大部分时候都不会喷,偶尔不是很理想的时候,会喷出泥浆和水。“药量和深井的参数都是经过严格测算的,我做了20多年这个实验,从未听说过‘喷石头’的事情。”
疑问
实验会否造成安全隐患?
解题:爆炸对断层影响如蚊子叮大象
自家建筑物会不会受到影响、实验会不会引发断层错位导致“真正的地震”,是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方盛明解释说:“首先,炸药从申请、运输到使用,都必须获得国防科工委、公安机关和当地政府的批准,我们采取了足够的安保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问题。其次,爆炸点一般选择在远离村庄、建筑物的地方,试验对地面不会造成破坏,在距离激发点100米以外,人也就是感到震了一下,更不会影响远处的建筑物了。实验更不会造成自然地震,这点爆炸能量,对断层带来说简直就是蚊子叮大象。”
方盛明介绍,实验选择在夜间进行,是因为震源激发时产生的地震波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被地层吸收而不断地衰减,选择夜间激发人为干扰少,获得的数据质量会比较好。
“人工地震”上海已有先例暂无陆上实验计划
上海“人工地震”从陆到海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副主任方盛明向晨报记者透露,2004年3月,他曾赴上海郊区从事活断层探测调研探测工作。上海市地震局向晨报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
方盛明说,2004年在上海的实验共做了两个剖面实验,一个是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一个是高分辨地震折射反射剖面研究,"都已取得显著成果。"
日前,上海市地震局王姓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上海曾于2004年3月初进行过活断层探测调研。方盛明向晨报记者介绍,科研人员设计的2条剖面实验带中较长者呈东西走向,穿越青浦、松江、金山、奉贤、浦东新区和南汇,长达200公里。
《解放日报》2004年4月1日的相关报道描述实验相关情况时称:"2004年4月1日凌晨1时,在黑暗中沉寂的南汇以东海滩忽然发出两声巨响,地下泥浆伴随着水柱冲天而起。方圆1公里的范围内,大地随之微微颤动。"据了解,该震源是总共布设的13个深井爆破点中威力最大的一个,共埋设了1.5吨炸药,距离东海仅4公里。
尽管上海及邻近地区远离地震活跃板块,但市领导高度关注市民和城市安全,1996年就开展了一项研究调查市区断层的"家底",以探测上海和临近海域断层的活动性及加强地震预报基础性研究。2004年初的"人工地震"对于研究上海和邻近海域断层活动性,以及加强上海地震预报能力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上海是否还在进行类似"人造地震"实验?上海地震局的解释是,近期暂无陆上实验计划。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副主任方盛明则透露,"目前上海的实验仍在进行,但主要是在海上。"
方盛明所说的"海上实验",是指在上海附近海域利用勘探船的"空气枪"在水下制造"人工地震"。据悉,为展开此次调查,上海动用了先进的"奋斗号"勘探船。科研人员在该海域布置了9条"人工地震带",构成一个"井"字网络。人工地震的"震源"是2组6管不同大小的空气枪,由缆绳缓缓放入水下。指令下达后,空气枪同时起爆,巨大的冲击力直贯海底。顿时,海面波涛起伏,船身微微摇晃。"奋斗号"上的高分辨率数字地震仪屏幕上,跳出一幅幅震动波信号实线图。
近年,上海市政府和中国地震局联合投入5000万元,将上海的活断层探测范围扩大到长江口200公里的邻近海域,经过数年对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的断层探测后,2005年初,上海市地震局出炉的报告显示:该海域基本不具备产生强震的"资格"。
方盛明不排除将来在上海继续进行"人造地震"的可能性,但他同时介绍:"在街道进行炸药实验不可能,我们在上海曾于2004年采用可控震源车进行更安全的实验,当然,这种实验车产生的能量会稍小一些,频谱没有爆炸震源宽。"
"刚看到时还以为是重型卡车,经操作者提醒才知道是'地震车'"。这些钢铁巨人"盘踞"公路,各伸出一只"巨脚"踏在地上,在隆隆巨响中"忽"地一下发力,22吨巨力直贯地下近30公里。顿时,四周的路面有规律地微微震动,地震接收仪屏幕上,跳出一幅幅震动波信号实线图。当时的目击者这样向方盛明描述。
2004年在上海金山使用的4辆可控震源车各高3米,长8米,体重42吨,每次挪动距离仅90米。它们同时发力,先后误差不超过5毫秒,每车震动盘的最大震动力可达28吨。在震源车附近,120个检波器分成10组,收集震动波信号,传给仪器车,仪器车通过相关运算,再绘出精确的断层全景图,方盛明形象地将此解释为"好比给断层做'CT'"。
截稿消息
"人造地震"进入尾声(鸣谢中国地震局为本文采写提供的帮助)
今天凌晨,随着两声撼动大地的"低吼",此次在北京郊区实施的全部炸药震源"人造地震"已全部结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副主任方盛明告诉记者,春节前虽不再使用炸药"造地震",但还将进行"地震车"---可控震源实验。全部实验将在本月20日前后结束。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