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4-18
本报北京4月17日讯(记者潘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财富论坛近日在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步入‘十一五’的中国财富创造”。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江小涓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主题报告。江小涓在报告中说,“十一五”期间有利于发展的大环境没有发生非常基础性的变化,但是某些新的制约因素也正在出现。这些制约因素包括:
一是要素在产业之间转移所产生的增长效益在减弱。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淡水、劳动力等大量的资源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生产要素用在农业部门和用在非农业部门的产出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随着农村发展的需要、农业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粮食安全的需要,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空间大大减弱了,依靠这种转移带来巨额财富的积累的难度在增加。
二是来自就业压力、就业结构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矛盾。当前就业压力仍很大,城镇每年有几百万新增的劳动力;在城镇,特别是在沿海地区适用农村劳动力局部短缺的现象已经出现,农村还有近两亿的劳动力在26岁到44岁之间,这部分人有大量就业的需求。同时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增长和环境资源矛盾等方面的压力也是非常突出的。
三是作为13亿人口的一个大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外部压力在急剧出现。国外自由贸易区便利廉价的商品流通和劳动力成本,正在削弱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同时,来自资源环境的压力非常大,以消耗全球32%的钢材、47%的水泥、40%左右的煤炭产出了全球5%的GDP,这样的资源消耗和产出能力是不匹配的。
江小涓说,面对这些新的压力,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样全体人民才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