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8-03
我国专利申请总量已突破300万件,数量升为世界第一,“为中国专利事业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但与此同时,“问题专利”和“垃圾专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甚至有人认为,其数量之多可能占到了所有授权专利的50%,甚至80%以上。(7月31日 中国经济周刊)
套用一句广告词:“专利”虽好,不要贪杯哦——毕竟“专利”不是黑孩子,它和GDP和核心技术自有率和相关科研指数基本是有血缘关系的,“世界第一”这个帽子虽好看,但乱戴也很危险。尽管此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回应说“我国垃圾专利比重超过50%这样的消息是严重违背事实的”,但我们的“垃圾专利”显然已经病得不轻了。
我们“世界第一”数量的专利申请之所以能“闪亮登场”,不外乎三个因素:
一是中国特色的“专利概念”,我国专利法中的“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而在欧美,后两者一般不称为专利,也不适用专利法。我们的“垃圾专利”显然更多地滋生在“外观和新型”这两个级别较低的领域;
二是充满寻租漏洞的专利审查制度,发明专利采取实审,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仅是“形式审查”,只看程序正义,不管内容是否有操作价值,也不管该专利是否已名花有主——虚审又带来“信息不对称”,结果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领域的纠纷几近常态,至于理论上节约行政成本的初衷,在企业无休止的纷争里埋了单;
三是“数字政绩观”连续剧里的“数字专利主义”,科研单位、地方政府鼓励专利申请的资助政策量化彻底,以“量”取“财”,专利申请异化成“跑马圈地”的“套钱”游戏早成了公开的秘密。
《专利法》总则第一条说,制定该法的目的是“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当“垃圾专利”成了数字秀,“专利”的含金量大打折扣、民众对专利的公信力也边际递减——更要命的是,在“世界加工厂”里费了很大劲、耗了很多资源,赚不到银子,还被人家挖苦——“世界第一”帽子下的专利尴尬历来都是让人面红耳热的吧。其实,我们忘了一个道理:专利遵循的是市场的逻辑,而不是技术的逻辑;表象是技术,内在是权利。说得更无情一点,“垃圾专利”的背后固然还有恶意打击竞争对手的反市场逻辑、有人员不足、无法承担实审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申请的成本问题,“部门利益”怕也不能忽略:申请专利要交费,每年维护也要交费,受害者主张也要交费。也因此专利审批部门常常自己打自己嘴巴,当然了,“打”得越激烈利润越妖娆。
公共管理制度的存在,是为了解决市场和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热衷标榜“老子天下第一”是搞笑的,不扎实地改革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不实审的制度,“批量专利”怕是不会绝迹的;当然,我们还可以考虑把外观设计从专利中分离出去,放到工业产权中;同时加大对于那些利用专利恶意竞争者的罚单,也许,专利的天空才会澄明起来。 (邓海建)(来源:正义网)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