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6-08-17
被称为“克隆人三剑客”之一的美国生殖学家札沃斯说:“试管婴儿刚出现时,也发生过激烈的伦理争论,遭到许多人的反对,而现在试管婴儿就像‘切片面包一样平常了’。”
□本报记者 潘锋
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路易·布朗呱呱坠地,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由此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在此之前,父母是不能选择孩子的,但现在,父母不但可以选择孩子的性别,还可以不要有严重疾病的孩子,并且可以通过基因操纵来“定做”孩子……对于试管婴儿,人们有着太多的疑问——难道试管婴儿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潘多拉盒子之一:谁是父亲?人工授精可以解决男性不育问题,如果男方不能授精或精子数量过低,需要求助于第三者捐赠精子,用该精子给女方授精,称为供体人工授精技术,那么谁将是孩子的父亲呢?是供精者,还是女方丈夫?
潘多拉盒子之二:哥俩好。1947年,美国双胞胎兄弟Terry和Tim出生,后来发现Tim没有睾丸。Tim
29岁时结婚,靠男性激素可以过正常性生活,但不能生孩子。而Terry已经有3个孩子。医生建议将Terry一个睾丸移植到Tim阴囊内,以治疗Tim
的不育,哥俩都同意。1977年5月17日,手术成功,
Tim
射出的精子数量正常。1980年3月25日,Tim
的妻子生出一个男孩。这一双胞胎互助治疗不育技术留下的问题同样是,谁是孩子的父亲?
潘多拉盒子之三:外婆是妈妈。1984年,Karen因患病摘除子宫,她和丈夫非常想要孩子,想利用无血缘关系的代理母亲,但又担心孩子生出后她不肯交出。这时
Karen
48岁的母亲表示愿意代劳。于是,1987年1月,Karen用激素刺激卵巢,排出11个卵子,与其丈夫精子在试管受精,2天后4个胚胎植入母亲子宫。1987年10月1日三胞胎出生。
不仅如此,面对试管婴儿,人们在问,用流产胎儿生殖细胞治疗不育、处女生子、同性恋生子等这样或那样的“潘多拉盒子”,是否都能因为技术上的可行而被打开呢?辅助生殖技术(ART,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是将生殖与性脱离,本身是用来解决不育问题的,用它可以替代人类生殖过程中的某一步骤或全部步骤。从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之日起,这项辅助生殖技术就存在着激烈的伦理争论。一些伦理学家指责体外授精、试管婴儿技术“扮演上帝角色”,甚至无异于鼓励“乱伦”、“通奸”,简直是大逆不道的事。但支持辅助生殖技术者认为,它有利于治疗不孕症,让不孕夫妇也有自己的后代。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辅助生殖中心教授郁琦介绍说,中国现有约1亿育龄期家庭,按现有研究数据报告的1%~10%的不育症发生率计算,我国约有100万~1000万不育家庭,这个数字显然大得惊人,而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家庭都有迫切的生育愿望。在所有不育症患者中,有70%可通过较简单的治疗后成功妊娠,比如无排卵的女性患者服用促排卵药,输卵管不通的患者接受通液治疗,精子活力不够的男性服用药物治疗等。而剩下的30%则需要接受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复杂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于1988年3月10日在北京降生。
在激烈的反对声中,试管婴儿向前“走”过了27个年头,并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人们接受试管婴儿的理由是,随着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和单精子注射技术等的不断完善,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地从技术上解决了不育这一长期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为无数家庭带来了欢乐,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对于人们所担心的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够规范的问题,各国都根据本国情况作出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如我国卫生部于2001年颁布人为辅助生殖技术与人类精子库技术规范、基本标准和伦理原则,2003年作了进一步修订。在这个文件中,提出了七项伦理原则,即有利于患者的原则、知情同意的原则、保护后代的原则、社会公益原则、保密原则、严防商业化的原则和伦理监督的原则。
在这些原则中,对有关伦理问题作了明确详尽的规定,如:“患者的配子和胚胎在未征得其知情同意情况下,不得进行任何处理,更不得进行买卖”,“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必须在夫妇双方自愿同意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实施”,“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应依据上述原则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全过程和有关研究进行监督,开展生殖医学伦理宣传教育,并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审查、咨询、论证和建议”等。这些规范和伦理准则保证了辅助生殖技术的健康发展,使试管婴儿做得更完善,更易为公众所接受。
[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