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09-12-19
新华网郑州12月14日电(记者桂娟)考古专家最近在河南省滑县黄河故道河底发现大批距今约10万年左右的动物化石。这是黄河下游黄河堆积中首次发现的时代较早动物化石和古人类文化遗存,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早期人类活动以及黄河形成时期古环境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占扬介绍说,这些动物化石种类有原始牛、披毛犀、普氏羚羊、马鹿、野马、河狸和软体动物丽蚌等近20种,均为晚更新世种类。
化石埋藏在距地表深约25米的黄河河床堆积砂砾层中,厚度约6米,以中粗砂为主,砂质纯净,分选较好,偶见钙核和泥砾。
“厚厚的砂砾层和纯净的砂质说明,当时黄河水量十分充足,一度清澈见底。”李占扬说:“黄河干流形成和各地古人类大量出现几乎同期,这一时期大量古人类文化遗存为中国现代人起源于本土提供了有力证据。”
这批化石保存十分完整,部分颈椎在出土时仍粘连在一起。有的鹿角和头骨相连,符合人为狩猎特征。
李占扬说,骨骼石化程度较深,埋藏前未经风化,水力冲磨轻微,估计水力搬运的距离不会太远。尤为重要的是,在一些肢骨关节面附近有人工砍痕和切割痕迹,直接反映了古人类猎获、消费动物产品的有关信息。
发现化石的河南省滑县留固镇程新庄西头有个取砂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近年,工人在挖砂时有大量动物化石陆续出土,引起村民好奇,竞相采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阳市文物专家最近对此进行了考察,确认这是一处十分重要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李占扬是著名的河南灵井“许昌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者,综合分析这批化石所涉及的动物种类和埋藏环境,他推断这批化石的年代约和山西丁村遗址、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的年代相当,距今约10万年左右。
这一遗存的发现,说明冰后期古人类分布空间迅速扩大,其活动范围,由已知的山麓丘陵、山前岗地、黄土高原地区扩大到了广袤的平原腹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认为,这是太行山以东黄河活动区时代最早、最重要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目前,程新庄的挖砂活动仍在大规模进行,已出土的珍贵化石仍在村民家里存放。专家呼吁,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这一带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存和地层剖面给予有效保护。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