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09-27
海河流域何时不再“有水皆污”?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水质达标的重要因素
周日特别策划
本报记者 李禾
曾经激流咆哮的北京“母亲河”永定河,如今河床裸露、杂草丛生,成为沙尘暴的源头之一。北京市计划从今年起到2014年,投资170亿元,试图让断流30余年永定河全线恢复水域生态。
让“母亲河”有水,但水从哪里来,水质能否达标?又成为一个新问题。
早前,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披露,海河流域水污染全国最严重,生态破坏突出。而永定河正是海河五大河流之一。
减排达标仍然“有水皆污”
永定河的环保困境是海河流域的一个缩影。海河是我国七大水系之一,海河流域共有北京、山东等7个省市,是继长三角、珠三角后的我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并将建设现代化的能源化工基地、农业基地和新兴产业基地等。
海河流域的环境治理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发展前景。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暨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题会议上,周生贤对“十一五”期间海河流域各地政府污染减排工作表示肯定,认为该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趋势得到遏制。他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和河南2009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14.8%、8.9%、13.8%、11.0%、6.2%、16.0%和13.1%;北京、山东、河南已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其他4省市也基本完成。
尽管如此,周生贤强调,海河流域“有水皆污”状况仍未扭转,总体仍属重度污染。
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小组组长、环境保护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王金南说,通过污染减排,从2005年到2009年,海河流域丰水期超标率从82%降到63%,枯水期超标率从72%降到60%,平水期超标率从64%降到60%,但不能忽视的是,“超标率依然超过60%”。
海河生态已不堪重负
“海河流域面积占全国3.3%,人口占全国10%,GDP占全国15%,水资源量占全国0.6%,水资源利用率超过100%,化学需氧量排放接近全国的10%。”王金南说,再加上海河流域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造纸等传统行业,环渤海地区重工业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冲击。
据悉,海河流域污染物排放量约占全国1/10,但海河流域的环境容量却十分有限。海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全国的1.3%,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8%。多年平均缺水量101亿立方米,缺水率达22%。流域总断流河段长度占总长度的27%,无断流河段的河系几乎不存在。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海河流域制约水质达标的重要因素。”王金南说。
“海河之痛”还表现在一连串的环境问题上。2009年,海河全流域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断面达到60%,地表水功能达标率不足30%,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仅有70%左右,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等主要污染因子超标率分别达到47.1%、40%和38.6%;河流生态流量极度匮乏,平原主要湿地水面减少70%以上,海河流域入海水量减少80%以上;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形成6万平方公里浅层地下水和5.6万平方公里深层地下水超采面积,形成的巨大漏斗,引发地面沉降等问题。
周生贤表示,按照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趋势分析,如果延续现有的发展方式和治理模式,“十二五”期间海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增长20%—30%。届时,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局面更趋恶化,积重难返的环境问题最终将吞噬经济发展的成果。
“海河流域已成为我国水污染最严重,水资源开发程度最高的流域。长期以来,海河流域开发强度过大,水资源利用过度,生态环境破坏过重,已到了不堪重负的极限。”周生贤说,如同解决我国环境问题必须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一样,解决海河水污染防治问题也必须探索出新路,彻底解决“海河之痛”。
“十二五”让海河“休养生息”
本报讯(记者李禾)“海河是我国最迫切需要休养生息的流域。”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日前在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题会议上说,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是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是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经验教训的有益借鉴。其前提是遵循规律、道法自然,方法是系统管理、综合治理,关键是控源截污、转型发展。
记者获悉,“十二五”期间,海河流域环境整体目标是,以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为核心,全面集成既有技术,强化退化水生态系统修复/恢复关键技术研究,基本形成海河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和污染防治技术体系等。
在国家水专项海河项目组调研中,海河流域各省市都认为“十二五”期间改善海河流域水质的首要问题是结构性污染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造纸、化工、制药以及大型工业园区综合废水等污染问题严重。
因此,周生贤强调,海河流域将从严实施体现环保要求的产业政策。各地需按照“以水定发展,以环境资源条件定发展”的原则,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和落后产能淘汰政策。
他表示,应牢牢抓住耗水量、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建设项目,以及沿河布设的工业项目、饮用水水源地上游的建设项目,从严从紧控制;围绕重金属污染企业整治和污染减排重点企业监管两个重点,加强工业企业、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等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严查超排、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
据《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规划项目共524个,其中工业治理项目269个,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项目234个,重点区域污染防治项目21个。截至今年8月,已完成项目421个。
“海河流域缺乏必要的生态流量,现在污水处理厂出水难以满足河流生态需求。因此,需推进污水处理厂出水深度处理、面源污染控制以及河流湖泊生态修复、生态治污等技术;北京、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应率先进行城镇污水处理的升级改造,努力实现城镇污水处理的主要排放指标与环境质量指标接轨,实现污水资源化。”周生贤说。
周生贤说,以引滦入津水质保护为试点,探索建立流域内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制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以及补偿的资金来源、渠道、方式和保障体系等;继续加强流域与海域的协同综合管理,建立陆海统筹、河海兼顾的水污染防治体系。
周生贤透露,“十二五”时期,国家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将由2项扩大到氨氮、氮氧化物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4项。海河流域7省市需研究化学需氧量、氨氮及特殊污染物控制指标,以饮用水安全保障、城市水环境改善和跨界水污染协同治理为重点,编制好“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