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10-31
进一步放宽历史的视野,人们更会发现,此次中日外交危机的发生是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之下。由于中国过去数十年的总体国力成长,亚太区域的国际政治权力格局自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这种不可忽略的总体国力转化为军事和外交的力量,则诸多历史纠纷很自然地获得了现实的新意涵。今次危机虽然并不具备太多硝烟的味道,但由于它发生在微妙的历史时空焦点之上,因此可以说,亚太军事发展已进入“后钓鱼岛时代”。
1936年3月7日凌晨,德军3万余人开进莱茵兰非武装区,同时,德国向英法等大国发出了缔结一项为期25年的和平条约的倡议。在此前一年,德国已撕毁《凡尔赛和约》的军备限制条款,恢复了义务兵役制。当这些推动欧洲军备竞赛和战争准备的系列事件发生,当时诸大国并未给予应有的注意,而短短三四年之后,它们的后果在大历史的棋盘上以最惨烈的形式展现出来,所有人都支付了巨大的生命和物质代价。回顾过去的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人们不难发现,这类似乎可以忍受的“小事变”因改变了国际氛围从而引发连锁大事件的规律一再重复,以至于成为人们对现实国际军事问题进行个案讨论时的一个可靠方法。
跨太平洋地域是过去40年来经济和贸易成长最迅猛的地区,自越战结束以来这一幅员广大的地域也相对地处于持久和平的状况,然而,近十数年来,随着各种地缘和历史矛盾的激化,以及军事科技的进步,有关国家都在纷纷把增强的经济国力转化为军事力量,升级军备,更新国家军事学说,追赶全球新军事革命的浪潮,某种秘而不宣的军备竞赛存在已久。在此期间,又有标志性的事件发生,使得这一隐形的竞赛有逐渐浮上水面的征兆,并剧烈地改变本地区的军事战略格局和态势。其中不可忽略的事端,一为1995-1996年间因台湾地区领导人推出“台独”路线而引发的台海危机,另一则为不久前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列屿主权而引发的外交危机。前者的系列影响已为世人所共见,而后者的未来含义虽初露端倪,但究竟将如何发酵,尚待前瞻。无可讳言的是,今次危机虽然并不具备太多硝烟的味道,但由于它发生在微妙的历史时空焦点之上,因此可以说,亚太军事发展已进入“后钓鱼岛时代”。
无可讳言,在中日主权纠纷的背后其实牵涉到美国在本地区的军事战略布建。作为在本区域有复杂、庞大的国家利益的军事霸权国家,美国的亚太军事战略支柱之一为美日军事同盟,但也与中国有彼此依赖日益深化的经济关系和其他共同利益。美国为维持军事优势,须确保美日军事同盟和其他军事伙伴关系不因中日接近而空心化,同时也要加强在本区域的前沿军事力量,以便直接遏制和威慑任何新崛起的军事强权的挑战。准备战争和加强对话,这是美国持续发射的双重信号。就前者而言,地区危机将加快美国武装盟友的速度,增加联合军演,并加大航母巡航等部署和威慑行动。就后者而言,美国将加速军事重返南中国海,增加对地区防务论坛的参与力度,也大力推进中美军事对话。反过来,这些已看出苗头的政策趋势又将刺激东亚大国加速军事斗争的准备。
危机结束后最引入注目的军事新闻共有三则:一是中美国防部长在河内见面,因年初美国对台军售而中断的两军对话迅速升温;二是日本防卫省有官员披露海上自卫队将在下一阶段建军计划中增加6艘最新型的现代化常规潜艇,将其亚洲本已领先的水下舰只增加到22艘;三是美国国防部已经宣布,美国与日韩等盟国的联合海军演习将更加常态化,驻扎日本、作为美国东亚前沿威慑象征的核动力航母“华盛顿”号也将参加在中国黄海的联演。仔细辨析这三条新闻,人们不难看到“后钓鱼岛时代”亚太军事发展的双重信号。
进一步放宽历史的视野,人们更会发现,此次中日外交危机的发生是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之下。由于中国过去数十年的总体国力成长,亚太区域的国际政治权力格局自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这种不可忽略的总体国力转化为军事和外交的力量,则诸多历史纠纷很自然地获得了现实的新意涵。面对国际权力的消长,不同利益认知的相关各国纷纷展开猜度意图、增加防备,甚至有意挑衅、试探的方针,本是意料中之事。安全为国家生存之首要利益,而二战后的国际政策实践表明,多边和可靠的对话机制为维护安全的最佳平台,但本地区却基本没有这一平台和管道。在这一条件下,发生类似钓鱼岛的危机实有其偶然中的必然。
应当指出,过去40年相对和平的良性国际环境,乃是本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成员得以缔造经济繁荣的前提条件。这一基于国际循环和较自由的经贸关系的环境已然使各国成为或深或浅的伙伴。然而,历史和现实的吊诡在于,一方面,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和平利益的确凿证明,但另一方面,随着安全焦虑的加深,市场、技术、能源和资源争夺的加剧,纷争和猜疑也在同步增长:被搁置的争议浮上决策前台,昨日携手而行的伙伴正成为今日虎视眈眈的对手。所以,客观而言,对这种与地区和平相悖的战争的阴影不予正视,并非合理的战略观察和思维方法。这正是历史屡屡证明的导致和加速冲突之道。
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都从来不是注定的。“后钓鱼岛时代”的亚太军事发展将是一场与时间的竞赛:是对话和机制的建构跑赢军备和备战,还是相反,这将决定美丽的太平洋在可见的未来是和平、友好和和平之洋,还是敌意与猜疑、血与火的烽火之洋。
◎ 赵楚 国际战略学者
[南方都市报]
相关报道
中方对美国务卿钓鱼岛言论表示强烈不满
据新华社电 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9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对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关于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言论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
有记者问: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8日在会见日本外相前原诚司后公开表示,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马朝旭说,中方对希拉里国务卿的有关言论表示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美日安保条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是日美之间的双边安排,不应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方的利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接受任何把钓鱼岛纳入该条约适用范围的言行。我们希望美日双方多做有利于本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
[南方都市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