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0-12-15
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刚刚闭幕。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大会有争吵也有共识。然而对社会公众来说,对于气候变化往往只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全球气候是否真的在变暖,这个变暖的幅度有多大,很多人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即便在科学界专业人士内部也存在困惑和争议。然而,主流的意见还是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客观事实,人类活动对此的影响是主要因素,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挺暖派”信心越来越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已经经历了历史上少见的持续变暖的过程。过去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北半球比南半球升温更明显,冬半年比夏半年上升得更明显。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又加大了。此外,有一种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北半球的积雪面积在减小、冰川消融的速度在加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称,“现在有四条曲线都说明变暖的趋势是十分清楚的。最近五十年,是每十年增加0.2℃,这是气候模型所给出来的结果。实际的变化大概也是这样。因而模型给出的结果和实际观测到的结果是一致的,所以说赞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人很有信心。”
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前不久公布了一份报告,来自48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对37项气象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对其中与地球温度最直接、最密切相关的十项指标进行了更为详尽的评估,证实地球确实在变暖。
丁一汇说,“这样一来,关于气候是不是在变暖的争议应该有所缓解。我们就需要这样的证据,拿出更多的事实。其实在十年前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就提出了44个指标,但是由于我们的观测资料不够,没有真正做到。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拿出温度、海平面上升和北半球积雪融化3个指标作为最主要指标。现在有10个指标,就更有说服力了。”
即将过去的2010年“几乎肯定”是185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之一。今年 1月至10月的平均气温高于另外两个最热年份——1998年和2005年。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表示,截至11月份,今年的平均气温比1961 至1990年同期的平均气温高0.55℃;过去十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961至1990年高0.46℃,是历史最热十年。
尽管气候预测有不确定性,但还是有一定的科学基础。有关气候预测的结果是:未来人类可能要进入一个更暖的世界。有科学家预测,到了2050年前后,在夏天,像巴黎那样超过35℃的温度就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温度,现在的高温可能就是未来几十年后的正常温度。
“暖调”中频繁出现“冷插曲”
令人记忆深刻的是,近十年,在我国气候变化的“暖调”中,出现过几次意外的“冷插曲”。2004年至2005年冬季我国出现两次大范围寒潮,造成长时期的降温和严寒天气,改变了从1986年以来大部分地区连续出现18个暖冬的局面。2008年年初,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南方城市管理、交通、电力、能源等遭受重大损失。2009年冬季,华北等地遭遇罕见的寒潮暴雪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所谓气候变暖,是指“整体趋势”在变暖,一般是指100年来的一个总趋势,但是由于气候存在年际波动,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趋多趋强的情况,并不排除某一年、某些地区会发生“寒冷事件”。
今年11月,欧洲出现大范围强降雪天气。丹麦日德兰半岛北部11月27日的日间气温仅-3.8℃,创下120年来11月日间气温最低纪录。英国11月底普降大雪,是1993年以来11月最大范围降雪。
这些极端冷事件的出现,让有些人提出了另一种观点,即未来世界可能进入“微冰河期”。北京大学教授王绍武称,“在20世纪后期,有好多人根据太阳活动周期,预测21世纪20-30年代地球将进入相对冷的时期,这种预测是有可能的。不过,地球究竟何时进入寒冷期、寒冷期会持续多长时间、寒冷期强度有多强等问题,还需要严格地研究,才能发表比较确切的预测结果。
根据米兰科维奇循环理论,近几百万年,由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气候具有周期为10万年左右的冰期-间冰期循环。这种自然的轨道变化可在几千年时间尺度上影响关键的气候系统,如全球季风、全球海洋环流、大气的温室气体含量等。
丁一汇则表示,“我们目前处于末次间冰期,但其向冰期演变的冷却趋势不会减缓现代的全球变暖,至少在30000年之内地球不会自然地进入下一个冰河期。地质年代气候变化的研究表明,每次由间冰期向冰期过渡的最早信号是北纬65°附近夏季是否有变冷现象,但现在这个地区并非如此,反而温度有明显上升。”
必须承认的“不确定性”
由于当前科学水平的限制,无论是对过去气候变化的检测,还是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称,在气候变化检测和预估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多种古气候代用资料有待进一步校订,分析存在偏差;器测时期观测资料的质量存在误差,尤其是上世纪前50年缺乏高质量的观测资料;对太阳活动和火山喷发的气候影响缺少了解;对气候系统内部的过程与反馈缺乏足够的认识;未来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情景的不确定性也比较大;气候模式的可靠性还不高。
丁一汇表示,气候变化研究仍存三大不确定性。
第一,资料的不确定性。1750年就是工业化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增加,但真正使用温度计测量是从18世纪中期开始的,而且全球也只有四个站的数据,显然不能代表全球温度。19世纪中叶以后,全球温度计测量才慢慢增多。所以许多研究有时不得不依靠代用资料。总体来看,1900年之前,由于资料观测很少,分歧很大。
第二,监测和归因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究竟归因于人类活动影响还是自然因素影响,或者归因于自然因素的哪一因素影响是很难的问题,也是大家经常争议的问题。IPCC把最近50年的温度上升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
第三,IPCC关于未来100年的气候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未来人口、技术、环保等问题发展趋势的不明朗,使得有人质疑关于未来100年的预测结论还能够作为决策者的主要科学支柱。其实这种预测主要是给决策者各种可能的情景和发展的范围,未来究竟如何,关键是看各国采取什么减排手段、减排力度如何。
有科学家认为,最近这十年,变暖的趋势停顿了。现在争论的焦点是,如果真的停顿了,就说明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并非全球变暖的主要推动力,或是另一个因素把温室气体作用掩盖,变冷的作用把变暖的作用抵消了。但现在变冷作用还没有真正找到。
链 接
气候冷好还是暖好?
目前,大部分科学家认同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很严重的,但是讨论到冷暖气候的利弊问题时同样存在争议。有的人认为暖和好,因为人类的文明、社会发展都是在暖的时候发展起来的,社会的文明衰落都是在冷的时候。
“我个人的看法其实冷暖的问题不是主要的。”丁一汇认为,不要拿冷暖来判断,应该看气候变化或向冷、暖转换的时候变幅有多大,速度有多快。如果气候变化的速度非常快,人类根本不能适应,不管暖的冷的都不行。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