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柏林6月6日电(记者韩墨)作为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德国在基础与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科技发展保持领先地位,必须以强大的创新能力作支撑。德国蓬勃的创新力,与其分工明确、统筹互补、高效运作的多层次科研体系密不可分。
企业是创新主体
在德国,企业一直是科研创新的主体。据统计,2010年,德国企业科研投入总额为490亿欧元,占全国科研总投入的70%。在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共有11家德国企业排在前25位。
宝马汽车公司华人工程师秦玉学告诉记者,德国的大型企业普遍设有研究部和开发部,分层次展开科研活动。研究部立足于探索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开发部负责利用现有知识与技术实现自主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与之相比,德国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每年约为80亿欧元,但德国各级政府和资助机构为它们提供了多种资助或联合研发项目。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普遍且深入。
总体上看,德国企业的创新活力来自其科研系统的整体优势。各个层面的行为主体围绕企业创新,通过合理的合作分工,取得良好成效。
层次分明 各司其职
在政府层面,不断完善法律法规、适时出台创新激励政策,起到了为创新“保驾护航”的作用。德国政府一直重视为企业和科研实体提供经费支持,近几年德政府科研投入均在200亿欧元左右。推动技术标准化也是政府的着力点,目的在于掌握产业话语权,帮助德国企业占据先机。
在决策层与执行部门之间,德国科学联席会议、科学委员会、科学院联盟等组成咨议团体,全面了解国家科研教育现状,就发展战略和重大立项向政府提出建议,是政府与科研主体之间的重要纽带。
在科研资金方面,德国有一批大型科研资助专业机构。比如德国研究联合会等公立机构,每年接受政府大量经费,并依据国家战略分配资金。它们对科技前沿趋势理解深刻,决策专业,可有效提高资源分配效率。私人科研资助机构则财力雄厚,根据自身偏好向科研主体提供项目资金或奖学金,是公共科研资金的有益补充。
除企业外,德国的非盈利性科研主体还包括全国近300所高校、各州立科研院所、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和另外3家非盈利科研机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等非盈利科研机构各有侧重,其分支遍布全国,年度预算分别为13亿至30多亿欧元不等,研究实力强大。
科研项目科学管理
汉堡工业大学教授曾安平是德国生物科技领域的知名学者,组织和参与了多项德国及欧盟重大科研项目。他告诉记者,德国的科研活动有一套相对完善和公平的规则,项目管理也比较科学。
曾安平说,他前不久申请到一个几百万欧元的研究项目,在此之前,他从未与专家委员会成员有过接触,“一切都靠项目和实力说话”,良性竞争可促使科学家专心于业务。
在德国,负责项目审核的专家委员会由政府委托的中介机构在全国择优选出,成员不得与项目申请人有利益关联。只要申请者的项目足够出众,就可以胜出。
在科研管理方面,曾安平说,政府的工作重心是确保选拔程序公正透明,因而极少参与项目的具体运作,一般会委托独立、专业的服务提供商负责协调与监督。
这种管理服务提供商可谓德国科研系统一大特色。全德大约有20家,较著名的有尤利希研究中心、DLR研究机构。它们的定位是独立的学术中介机构,就具体项目与政府签订合同,按照授权负责项目预评估、质量控制、进度监管、应用推广和公共关系等工作。
曾安平说,研究小组一般每半年向管理方提交进度报告,每年作一次全面总结,管理方还会定期访问实验室,询问项目进展。由于管理者也是专业人士,因此沟通往往更为顺畅。
多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德国十分重视营造富有活力的“人才培养环境”,为科研创新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技大学电气工程系副主任丁永健告诉记者,德国教育体系的一大优势是后备人才在走出校门前已深入接触一线,与工业界、科学界建立了广泛联系。
在职业教育领域,德国实行“双轨制”,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企业为学生安排一线实习和培训,时长为3年或3年半。政府对数百个职业制定毕业考核标准,以确保教学和人才质量的评判水平。
对于硕博士培养,丁永健说,德国90%左右的理工科研究生都是在企业界实习时完成学位论文的。这使学生得以大量接触一线,从实践中挖掘选题展开研究。事实上,很多学生的课题都会带动企业创新,有的还会申请到专利。
在德国,企业与高校的科研合作非常普遍。官方数字显示,目前德国高校的科研经费中约14%来自企业。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参与研究项目的学生也开拓了眼界,得到多方面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