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3-22
南溪古寨全景。
古房前劈柴的老人。
族人表演歌舞。
匈奴拴马石。
村里的老人在抄写族谱。
本报记者 叶 琦摄影报道
这里是安徽“最后一个匈奴部落”,他们的祖先来自蒙古大漠。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他们的语言在慢慢消失,习俗也不再那么受族人重视……
距安徽池州市东至县城25公里的花园乡南溪村,一个群山怀抱的深山峡谷里,生活着180多户、780多人,他们是匈奴休屠王后裔,被称为大山里“最后一个匈奴部落”。据记载,村民们的祖先来自蒙古大漠,唐朝末年为躲避黄巢之乱从徽州黄灯(今屯溪)迁居于此,至今已有1135年,传世60余代。
走进古寨,村内99条街弄均是青石铺路,民房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筑。村口小溪上有3座石拱桥,前人称此为“进村三把锁”,桥头立着千年古樟。村中园林格局风景幽美,空气宜人,古代的石碾、石磨仍在使用。
村里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祠堂——大成祠,前后三进,堂内共有100根柱子。52岁的金长志是祠堂八大首士之一。他告诉记者“祖先刚到这里时,先是在森林狩猎为生,后来开山种杂粮,直到今天的种田耕地。”
村里还保有很多源自草原匈奴部落的习俗,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三和一些重要节日,村民们都会进行祭祀活动,祭祖驱邪祈福、祭地“安苗”,大家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插秧季节,就剩最后一块田的时候,会把田里的泥巴往东家身上糊,这叫“糊仓”,寓意稻谷满仓。
金长志说,“现在村里70%的人都姓金,所以又叫金家村,其他30%的人多为外面嫁进来的媳妇,直到民国初年才允许族人与汉人通婚。”
村里的人说,83岁的老族长已经离世,新族长还没上任。要做族长,必须具备“三高”——辈分高、文化水平高、威望高。
匈奴人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言依靠一代代的口口相传,但目前正在渐渐消失。“祖父辈平时说话有2/3是匈奴语,父辈能有1/3,到我这一辈只能说一些常用语,年轻人基本都不会说了。”金长志说。
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念书或打工,年纪稍大的留在家里种烟叶、野葫芦和粮食,有40%左右村民留守,多为老人和孩子。
“寨子里现在通了网络,年轻人对先辈的文化也少有兴趣,能跳民族舞蹈的只有一些五六十岁的人。”花园乡政府的宋佩沛表示,“南溪古寨有很多宝贵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舞蹈和祭祀活动等等,如今都是靠百姓自己传承。恢复文化需要一定的人力和资金支持,比如造一个祭天金人就要花费五六万元,而且祭祀活动从早到晚程序特别多,对当地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