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ciencehuman.com 科学人 网站 2013-03-22
歼15触舰复飞时1台发动机故障 试飞员单发降落
资料图:歼15舰载机准备着舰
如果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那舰载机飞行员无疑就是“刀尖上的舞者”。
伴随着人民海军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的横空出世,频频掠过巨舰的共和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试飞员,也在世人面前展露出“刀尖上舞者”的英姿。
航母与战机是大国之剑,他们便是大国之胆。剑胆琴心,在茫茫大海上精彩演绎了惊世一着的活剧,呈现了舰、机、人完美合一的历史性瞬间。这一镜头定格在公元2012年11月23日。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自与舰载机结缘,他们已经不仅仅属于自己,更属于这个伟大的军队、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民族。他们的名字变成了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代号。就是由这个无名英雄群体组成的航母舰载战斗机“梦之队”,从零起步,在蓝天碧海之间,以中国胆量、中国智慧、中国干劲,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中国奇迹!
使命召唤
“刀尖上的舞蹈”看似壮美,实则是与死神共舞,时刻充满危险与挑战。就连拥有一流技术、一流人才的西方大国都时常酿出惨剧。
但,这并未让一切从白手起家的人民海军望而却步,相反,更激起了参与这个“勇敢者游戏”的血性。这可是国人的百年强军梦想!
发展航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它更是民族工程、强国工程、百年工程。海军吴胜利司令员、刘晓江政委一直高度关注,全力推动。特别是舰载机作为航母工程中重要而复杂、核心而关键的一环,吴司令员、刘政委一手抓航母工程建设、一手抓舰机适配,每逢重要关节点,都要靠前指挥,先后数十次组织机关研究舰载机航空兵部队组建和编制需求等重大事项,并提出立足全军选拔首批舰载机飞行员的战略构想。
那,谁将成为首当其冲的“勇敢者”?首长明确指示:到王牌部队去挑!
2006年9月,“海空雄鹰团”。一个年纪轻轻便叱咤风云的“空中骄子”首先进入海军选拔舰载机试飞员工作组的视线。他就是飞行大队大队长、现在的试飞员A。
追日逐月,鹰击长空。试飞员A可谓身手不凡:海军最先改装三代战机的飞行员,技术高超;曾在夜间驾驶单发战机安全着陆,处突不惊;曾驾驶出现故障的战机规避村落后成功跳伞,遇险不乱……
然而,有些问题又让工作组一时难以定夺:作为团里、师里的“宝贝疙瘩”,试飞员A目前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前途不可限量。他愿意来吗?
再者,舰载战斗机试飞是一条高风险的路。一般飞行员飞的是定型战机,有什么性能就按什么性能飞,而试飞员则需要把未定型战机的缺陷与能力飞出来,风险可想而知。他敢来吗?
还有,舰载机部队异地组建,这就意味着原先平静的家庭生活轨迹被彻底改变,将面临拖家带口或者两地分居,家属就业、孩子上学等诸多问题都会接踵而至。他能来吗?
工作组没有直接见试飞员A,而是迂回找到时任团政委,让他投石问路。团政委心里很矛盾,他实在不想让这名“爱将”离开,但航母事业太伟大了,他必须去说。他甚至幻想试飞员A找各种理由不去,但当试飞员A嘴里蹦出“我去”二字时,他从那坚毅的眼神里,分明看到作为毛主席曾经三次点将勇斗顽敌的“海空雄鹰团”官兵所独有的那股子精气神,看见了王昆等一大批战斗英雄和“王牌”飞行员的影子……
试飞员A迎着团政委的目光,认真地说:“试飞舰载机,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事,人民海军的光荣使命,我有份!我中了‘大奖’!”
工作组的同志还不放心,建议试飞员A回去跟妻子说一说。当晚,当试飞员A将自己的决定告诉妻子时,妻子语气平静:“你决定的事我支持,小心点就是。”试飞员A心里暖暖的。他知道,飞行员的妻子,早都练就了一套将担忧深藏不露的本领。
该团副参谋长、现在的试飞员B也是工作组比较中意的人选,他也早就做好了准备,谁知最后作为“备份”让他心里空落落的。两年后,海军工作组二进“海空雄鹰团”挑人,试飞员B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机会。面对组织的信任和这一特别有挑战性的事业,他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出发。
那段时间,从空军挑选其他几名试飞员,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舰载战斗机试飞员的行列。他们几乎都是与“试飞英雄”李中华一起成长起来的优秀试飞员,每个人都飞过10种以上机型,有的飞过了我国当前所有在役机型,有着非常丰富的试飞经验。今后,他们将和海军的同志一起飞过一道道艰难的“坎”,那就是完成由陆基飞行员到甲板飞行员的巨大跨越!
此刻的他们,一身虎气,满脸自豪。
从零起步
驻扎在黄土高原一个小城上的试飞院,没人想到,这里有一天会成为航母舰载机试飞员的摇篮。
而当试飞员们来到这里时,更没想到,一切是那么的捉襟见肘——试飞航母舰载机,国内尚属技术空白,资料少之又少,国外技术封锁壁垒森严,舰载机怎么飞谁也不知道……这一刻,他们真正明白什么叫“从零起步”了。
“王牌”就是“王牌”!时不我待。他们对着寥寥几份资料,驾着一架歼-11B战斗机就练开了。
练着舰飞行时,试飞员要用“反区操纵”技术,不断修正飞行中的偏差。这种操作是舰载机与陆基飞机操纵技术最大的区别,试飞员以前的着陆操纵技术中从没有用过,这让“天之骄子”们一时很难适应。
“为什么要这样飞?”“速度控制多少?”“油门加到多大?”……
一个个问号难得飞机研制人员面红耳赤。试飞员们这才醒悟:这些“?”,都需要他们通过一次次试飞来拉直!
要拉直“?”,就得通过舰机适配性试验。可航母还在船厂叮叮当当地修建,试飞的飞机还在厂里调试,海军兴建的试飞场地还在尘土飞扬中往前赶……
很显然,海军领率机关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吴胜利司令员、刘晓江政委一方面鼓励试飞员依靠现有条件潜心钻研,另一方面亲自挂帅调研,并及时召开常委会和专项领导小组会,果断作出“边施工建设,边研制生产,边试验试飞”的重要决策,以确保航母交付和舰载机着舰的时间节点。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组织上还专门协调安排试飞员家属、孩子的安置问题。
2012年3月,第一架舰载战斗机歼-15飞机刚刚完成6个架次试验试飞,就被拖进了海军某试训基地。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一“催熟”的果实,必将带来技术风险和安全风险的双重压力。
练鹰还需老猎手。飞行员出身、担任航母试验试航指挥部总指挥的海军张永义副司令员,把中军帐常年设在了试航试飞一线。天天和试飞员们同吃同住同训,吃透了底数,自然底气就足,此刻,他霸气外露,大手一挥:“4月份就搞舰机适配性试验试飞!”
这时,试飞机场的跑道刚完成,辅路还没修通,跑道外边尽是乱石堆,住房也没有。“这能行吗?”工业部门心里直打鼓。
而将军急呀,他太了解这些早已憋足劲的试飞员了!
为确立着舰航线,试飞员们一起研究所能搜索到的资料,探讨规划着舰航线。驾驶战机一次次冲入苍穹检验航线的合理性,又一次次将制订的方案推翻重来。
航母上的跑道不及陆基机场跑道的1/10,且处于运动状态,舰载机为实现平稳且精准的起降,有一套完全区别于一般战斗机的着陆操纵技术。试飞员们都是优中选优的飞行高手,原来的飞行动作早已形成了习惯,从头再来学“反区操纵”何等艰难!
没有捷径,只能练中摸,摸中练,让新的飞行技术取代旧的飞行习惯。
飞行!还是飞行!在一次次飞行中,试飞员们慢慢熟悉了边控制驾驶杆边调整油门大小,控制飞机精确着陆。谈及飞行的难度,试飞员A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舰载机飞行员都是数学家,苛刻的现实条件要求我们的飞行动作必须异常精确,我们的目标就是把飞行技术练成肌肉记忆。”
这种记忆来自于千锤百炼:
在2年多的舰机适配性试验试飞中,歼-15舰载机试飞员们创造了多项我军新机试验试飞的纪录,最高月试飞达21日、40架次,远远高于新机试飞阶段平均每月飞行的10架次;2年多的试飞,共进行8600多架次的起落。
在试验试飞阶段,飞机经过大强度试用,提前进行了大修,这在以往的新飞机试飞过程中是没有的。通过试验试飞,使得舰载战斗机的问题得以充分暴露和改进。
“如果战机的轨迹可视,那段时间,我们驾驶战机在空中划出的肯定是一幅让人眼花缭乱的印象派作品!”试飞员看似一句幽默的话语,却饱含着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经过不懈努力,试飞员们终于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航空母舰的着舰航线。
资料图:歼15舰载机准备从航母上起飞
挑战极限
舰机适配性试验,对舰载机试飞员来讲,主要承担完成歼-15战机鉴定定型科目的试飞任务。其中,包括低空大速度、失速尾旋等风险科目,以及上舰技术攻关和实现首次着舰,项项都是“鬼门关”!
而要闯过“鬼门关”,必须挑战极限,难怪一向活泼的试飞员C开玩笑说“已经跟死神握了无数次的手了”。
这是一次没有任何征兆的险情。
2011年6月的一天,试飞员C驾驶飞机完成试验任务后,调整好飞机状态,准备降落。
突然,告警灯发出刺眼的红光。xxx试飞员迅即扫了一眼仪表,发现液压表读数急速减小。
“液压系统漏油!”他断然出手,抢在液压系统失效前放下起落架。
小心!再小心!试飞员C握稳驾驶杆,全神贯注保持飞机平衡,跑道在他的视野中越来越宽。着陆——失去液压的飞机已经不能正常刹车,试飞员C使用应急刹车系统,将飞机停在跑道上。
险象环生,只要一招失误,就是一场灾难。“怕过吗?” 试飞员C淡然一笑:“试飞员就是敢跟死神打交道,斗呗,怕啥?”
肩扛使命,笑对风险。试飞员冲刺苍穹的身影,如同引擎剧烈的轰鸣,震撼着每个人的心。
那天,试飞员B在辽宁舰上刚刚完成点舰复飞,一台发动机转速骤然降低,出现险情。
试飞员B迅速操纵飞机调整好姿态,脑海里闪过一串数字:高度××米,距机场×××公里,还要飞行××分钟……随即,他果断将问题发动机关闭。
“单机着陆,机会难得,正好测试飞机的单发性能!” 试飞员B沉着地向塔台报告了情况。塔台上,担任指挥员的是试飞员A,他已数次经历险情,成竹在胸。
“可以下降至×××!”“明白!”“保持姿态!”“明白!”……塔台内,大家屏气凝神,听着试飞员A和试飞员B的默契对话。塔台外的试验人员并不知情,他们只看到试飞员B驾驶飞机划出一道完美的下滑轨迹,稳稳地停在了跑道上。
当飞机滑回机库,试验人员惊愕不已:“原来刚才这么险!” 试飞员B摘下头盔,嘿嘿笑了:“不是还有一台发动机嘛。”
胆大包天!举重若轻!在试飞员心中,遇险不足为奇,战胜危险,是他们的使命,更是他们的光荣。
这是一次陆上大速度挂索试验。跑道一头,试飞员A启动飞机,滑跑、加速,以200余公里的时速向前冲刺。
此时,机场尚未开放,跑道两边施工堆积的土石还没清理,一旦试验失败,飞机冲出跑道将直接威胁飞行安全。
为确保试验安全,指挥部决定滑跑抬前轮,采用两点钩索的方式进行。试验时,试飞员A按下旋钮,飞机放下尾钩,挂索!瞬间,他感觉血液上涌,眼前一片模糊,仿佛撞在了厚厚的“棉花墙”上。很快恢复意识后,他发现飞机已经停在了跑道上。
陆上大速度挂索成功!现场人员兴奋地向试飞员A竖起大拇指。他们知道,为了这个试验,试飞员A已经挑战了无数次的生理极限。
阻拦索被称为舰载机飞行员的“生命线”,为了真实了解“生命线”的质量,试飞员们还要测试它的极限数据。
偏心极限×米,偏航极限×度。按照工业部门给出的数据,试飞员们一次次向极限冲刺,每一次都是生理和心理的巨大考验。
那天,着舰指挥官驾驶战机冲向阻拦索。挂索瞬间,巨大的拉力将阻拦索一端拉断。断裂的阻拦索一端似一记流星锤,在空中打了一个转,狠狠地砸向机尾。“嘭”的一声,飞机尾翼被击中,幸亏塔台正确指挥,才化险为夷。目击这一情景的人们无不惊出一身冷汗。
试验现场,一位老工程师抚摸着断裂的阻拦索,眼泪都下来了,喃喃自语:“这条‘生命线’是试飞员用生命炼出来的啊!”
试飞,就是这样一门残酷的科学!然而,对于未来战场来说,它又是一门确保打胜仗的科学!
一着惊人
2012年11月23日,渤海湾雪后初霁。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的惊天大戏,在一片灿烂的朝阳中拉开大幕。
滑跑,风驰电掣。起飞,拔地而起。上午×时,滨海某军用机场,试飞员A第一个驾驶552号歼-15战机升空,即将演绎“刀尖上的舞蹈”。
这个“刀尖”很小——高速飞行的战机,必须精准落在甲板上4根阻拦索之间,而每根阻拦索间隔12米,有效着陆区域仅有36米,超过1毫米就是失败。
这个“舞蹈”很难——把疾如闪电的战斗机降落在行进中的航母甲板,形同过“鬼门关”,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而此时,试飞员A信心满满地加速向深海飞去。很快,辽宁舰出现在他的视野里,俨然漂浮在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舞蹈”就要开始了,辽宁舰上的官兵们都捏着一把汗。
而试飞员A与舰艉左舷的着舰指挥官的对话,平静得像闲聊——
试飞员A:“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官:“可以下降高度至×××。”
着舰指挥官:“航向××,航速××……”
试飞员A:“明白!”
……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十分默契。
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试飞员A娴熟地操纵着战机,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瞄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9时08分,随着“嘭”的一声,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好样的!”着舰指挥官当场给试飞员A打了个满分。
现场掌声雷动。
“从这一刻起,我们辽宁舰才是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拥上来的官兵忘情地与试飞员A紧紧拥抱,争相与他合影……
“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试飞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着舰对舰、机、人是一场生死大考,起飞对飞行员的技术、心理、生理同样是一种极限性挑战。
完成起飞前各项程序检查后,在穿黄色马夹的甲板起降人员接力引导下,试飞员A驾机滑行至起飞位。
推油门、松刹车,加力!加力!再加力!试飞员A把发动机转速提高到最大值,同时抬右手向甲板上起飞助理敬礼,示意一切准备就绪。
两名起飞助理心领神会,拉开弓步,挥动右臂,指向右前方,示意可以起飞。这个潇洒动作通过电视荧屏被国人争相模仿,后来由网络演绎成风靡全国的“航母Style”!
试飞员A驾着战机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舰艏滑跃甲板……他当时没有想到,这一连串的动作,引爆了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一次集体放飞。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时刻:共和国的舰载战斗机,第一次跃过辽宁舰滑跃14°甲板顶端,仰天长啸,凌云升空……
首架次滑跃起飞成功,掌声再次在辽宁舰响起,甲板再次沸腾了。
一切都在掌控中,一切远比想象中要顺利,这让一向喜欢挑战的试飞员A感觉意犹未尽。于是,加速、转向,他驾机又绕了回来。在通过辽宁舰的舰岛上空时做了个完美的横滚动作,舞起了空中“芭蕾”……
这一段额外的华丽舞蹈,一下子点燃了辽宁舰上所有人的激情,霎时间,欢呼声响彻海天……
“刀尖上的舞蹈”还在继续:紧随试飞员A之后,其他几名试飞员依次驾驶歼-15战机,顺利完成了在辽宁舰上的阻拦着舰和滑跃起飞……一着惊风雨,一飞冲海天。因为经过8600多架次的生死考验,今天的一着一飞,是那样轻松,那样优美,那样漂亮。“空中飞鲨”的完美演绎,把航母战鹰“梦之队”这一赞誉写在蓝天碧海之上。
这凌波海燕的沉稳潇洒一着,我们分明看见,试飞员日以继夜用心血汗水浇灌的梦想之花,在这一刻美丽绽放!
这举世瞩目的惊天动地一着,彻底打破了西方大国套在中国人头上的“魔咒”,中国人想干的事,一定能干成!
[腾讯网-中国海军网]
相关报道
美媒:歼31上航母将令中国海军立刻成世界领先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亮】中国新一代隐形战机将走向海洋?美国《连线》杂志网站3月13日根据中国国内媒体一些报道分析称,中国最新隐形战机J-31的原型机或被部署到中国首艘航母上。虽然需要克服很多制约性因素,但这最终将使中国把具备反雷达功能的战机部署到全世界。
《连线》的文章分析说,去年10月,一张拍摄于沈阳飞机制造厂机坪的照片使J-31首次揭开面纱。中国有媒体认为,J-31“有可能成为中国下一代舰载战机”。不过,J-31的总设计师孙聪也提出,这款新型隐形战机还需要进行改善才能达到舰载的标准。换句话说,它不会在短时间内就随航母下海。
“在任何情况下,J-31在海上的前景都会使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虽然已有十来个国家拥有了航母,但有舰载隐形战机的国家却屈指可数,而且没有一个国家将隐形战机列装到航母之上。”文章说。目前,美国海军正在研发F-35C的舰载版本,英国和意大利也在为自己的航母购置F-35。“西方国家在舰载隐形机研发方面的起步,比中国早了很多年,他们想抢在中国之前攻克这一难题。而北京刚刚开始打造其海军航空战斗力,这比美国建立首支适于远航的空军晚了整整一个世纪。”
文章还称,外界对J-31进军海上的猜测由来已久。有观察家发现,首次亮相的J-31有两个前轮,这是舰载机的典型特征,使其可更稳当地降落在相地狭小又处于运动中的舰载跑道上。但是,这款飞机也明显缺少其它海军战机的一些关键特征,包括尾钩(用于迅速勾住航母甲板上的阻拦索)和可折叠机翼(存放于甲板下方仓库时体积更小)等。
从北京的角度来讲,没有必要太急躁。中国的首艘航母“辽宁号”去年11月成功降落了首架舰载机。中国媒体称,它将于今年进行首次远程航行,以实现在两年内完全服役的目标。中国正建造海军油轮的消息也可佐证这个时间表,因为这种油轮可在航母在远程部署时为其加油。有报道还称,中国将在今年开始打造首艘完全国产的航母。
“辽宁号”已经拥有一些空军部队的基本因素,比如非隐形的J-15战机和其它多个型号的直升机。此外,中国正在研发一款与美国E-2类似的舰载雷达战机。但是,“辽宁号”缺少蒸气弹射器,这限制了它承受大型重型飞机起降的能力。而这种弹射器是大型美国航母的标准配备。
缺少弹射器还有可能对J-31的未来也产生影响。由于J-31必须完全依靠自己动力从航母甲板上起飞,它们的燃油和搭载武器都受到了影响。在隐形功能全部打开时,J-31只能搭载少量导弹和极少燃油潜入战区执行任务。不过公平来讲,美国的F-35在隐形模式时也只能装载很少量武器。
文章最后总结称,如果J-31被部署到海上,中国就可以在离其海岸线的合理飞行距离之内,把高科技空中力量投送到全球任何一个角落。不过,这并不会很快实现,同时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环球网]